
盼望着,盼望着,端午节终于快到了,五花八门的粽子已经开始称霸这一季度的美食榜。大家对粽子的热爱,也是渗进了骨子里,不论是“南北粽子之争”还是“咸甜粽子之论”,总会引起各方食客们的辩论。事不宜迟,今天就让曜影医疗内科赵媛医生,就一些特殊人群食用粽子注意事项展开,票选大家“粽”意的那个粽!
吃粽子向来不“随便”
粽子通常选用圆糯米作为主料,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素,同时往往含过多的脂肪、盐、糖。因此,吃粽子不能“随便”,什么人吃什么粽子,还要细细说来:
心血管病患者:现在的很多粽子中常常会放入肉、蛋黄等,让一个普通的糯米粽子成了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如果长期过量食用该类的粽子,可进一步增加血液内胆固醇的负荷,从而促进血管壁胆固醇沉积和加重动脉壁的硬化,因而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尽量少吃粽子。因为糯米粽子本身含糖量较高,如果粽子中加入了红枣、豆沙则含糖量更高。如果不加节制,就会进一步增加胰岛素抵抗,甚至可能短时间内导致患者血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更有甚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高渗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抢救不及时还有生命危险。血糖不稳定的人也需要少吃糯米食品,因为糯米的血糖生成指数略高于大米,即吃糯米比吃大米更易导致血糖升高。
胃肠道疾病患者:粽子的主料是糯米,不易消化,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的患者旧病复发。过于油腻的粽子,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甚至腹泻等情况。
胆道疾病患者:由于各种含肉类的粽子往往比较油腻,因此对于有胆囊炎,胆道结石的患者来说,不宜大量食用。油腻食物的摄入是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之一。某些情况下,短期内大量摄入这类较油腻的粽子,甚至可能诱发胰腺炎,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痛风患者:如果发现粽子内包有鱿鱼、干贝、鲍鱼等海鲜或包有香菇等高嘌呤食材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克制食用,以免痛风上身。
老人和儿童:粽子中含有的糯米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粽子风云榜,你PICK哪个?-粽子流派地图 https://www.7ca.cn/zsbk/zt/28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