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祖,收手吧。”
量化交易出世,令江湖之人闻风丧胆。

“量化交易”被股民称为价值投资的“刽子手”和收割韭菜的“镰刀”,主要是因为其运作方式和影响对市场和投资者造成了特定的不利影响。
在操作上,量化交易是指以先进的数学模型替代人为的主观判断,利用计算机技术从庞大的历史数据中海选能带来超额收益的多种“大概率”事件以制定策略,极大地减少了投资者情绪波动的影响,避免在市场极度狂热或悲观的情况下作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几个回合下来,量化交易也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今年6月,深交所就《深圳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同时上交所起草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并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

7月10日,证监会再次表示,将加强与香港方面沟通协调,抓紧制定发布北向资金程序化交易报告指引,对北向投资者适用与境内投资者相同的监管标准。明确高频量化交易差异化收费安排。根据申报数量、撤单率等指标,研究明确对高频量化交易额外收取流量费、撤单费等标准,以“增本”促“降速”。持续强化交易行为监测监管,对利用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量化交易从事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决依法从严打击、严肃查处。
对散户投资者来说,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应对策略。

在挑战方面,量化交易利用其高速的交易执行和复杂的算法,能够在市场中快速捕捉机会或对冲风险,这种高效性使得散户在直接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此外,量化交易的大量使用也意味着市场中的“噪音交易”减少,这要求散户投资者具备更高的市场理解和分析能力,以避免被量化策略所影响。
然而,量化交易并非没有破绽,散户可以通过识别和利用这些破绽来应对。例如,一些量化交易机构采用基于历史统计的深度学习策略,它们会对历史数据进行回测。散户可以在确认基本面无问题的前提下,敢于在股票或基金的历史低位进行买入,或在历史高位附近进行卖出,以此来对抗量化交易的对手盘。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观点认为量化交易大量从散户身上收割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散户无法与之抗衡。在极端行情中,国内量化机构也遭遇了大量的净值回撤,这表明量化机构并非“战无不胜”。
随着量化交易受到规范,散户能否迎来希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量化交易成刽子手!证监会加强监管措施,散户迎来希望?-证监会对量化交易的管理 https://www.7ca.cn/zsbk/zt/3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