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掌上长沙
2024-05-25 10:51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广军 通讯员 曾旺涛)艺术与生活总是息息相关,爆火剧集《新生》有了现实版:一男子分饰多角、自导自演,谎称“有关系”为企业介绍上市公司的大单,最终大单变“诈单”。25日,宁乡市法院通报了一起诈骗案,提醒广大企业经营者开展经营活动时应当合法合规,不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2023年7月,王某在与某材料公司经营者刘某的交往过程中了解到,某材料公司现急需拓展业务解决经营困境,在明知自己没有能力介绍业务的情况下,王某向刘某谎称自己有上市公司某集团的关系,能为某材料公司获得业务订单。
此后,为博取刘某的信任,王某操作微信小号捏造自己为某集团副总裁、某集团的公司采购总监“Tony”、某集团成本采购等多重身份与刘某沟通,逐步骗取刘某的信任。
2023年9月,王某还安排同事以“Tony”的身份一起到某材料公司上门考察;2023年10月,王某又制作某集团胸牌,组织10余人在某集团大门口拍照后,冒充某集团审核组到某材料公司考察。考察后,王某告知某材料公司订单能否谈成还需经初审、复审等程序。对王某身份坚信不疑的刘某等人为了业务能够顺利落地,多次投入资金、购买礼品作为“好处费”交予王某,这些资金和礼品实际被王某私下非法占有。经法院查明,某材料公司因受王某欺骗而产生的资金或礼品投入共计62260元。
“好处费”花出去了,可最终“大单”还是落了空,刘某到某集团核实,才发现这只是王某的“一出好戏”。2024年1月,露出马脚的王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赔偿了被害人损失,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
宁乡市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王某主动投案,到案后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系自首,可以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被告人王某自愿认罪认罚,可以依法从宽处理。被告人王某已赔偿了被害人损失,并取得了谅解,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最终被告人王某以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3个月,宣告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业务往来要谨慎细致,不要轻信他人片面言语,做好背景调查,从多方面沟通了解减少信息差异,积极排查线索风险。”法官提醒,本案中,王某利用某材料工厂经营不善,急需拓展业务的需求,一人编造多个身份并利用微信聊天的方式分饰多角、安排他人假冒公司高管、捏造审核程序等,以各项名目收取“好处费”,使得某材料公司遭受诈骗损失。在经营活动中,正常的业务磋商往来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和过程,但是一旦经营者因为急于求成而病急乱投医,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关系等来达到目的,便容易被有心人惦记并加以利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现实版《新生》上演 男子一人分饰多角诈骗“好处费”-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形式特征有 https://www.7ca.cn/zsbk/zt/38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