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后,常德、株洲等市发布因高温天气学校停课的通知,引发了许多家长的关注和讨论。
虽然已出伏,但在热情的湖南,高温并未“熄火”,秋老虎依然威力赫赫,未来一周长沙市内仍将出现38°C及以上的高温。
9月3日,记者从长沙市几家三甲医院了解到,出伏后仍收治了几例热射病患者。专家提醒,热射病病死率极高,不要认为已经进入秋天就放松警惕。
出伏后仍有患者因热射病紧急入院
年轻勤劳的小胡有着一手弹棉花的好手艺,8月25日,趁着清晨凉爽,他早早起床工作。谁知,工作1小时后小胡突然倒地,并出现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全身滚烫,被紧急送往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救治。
小胡进抢救室时,出现意识模糊、呼吸急促、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肛温高达42℃,心率达160次/分,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0%。
被确诊为热射病的小胡生命垂危,急诊医护人员分工合作,迅速展开抢救。去除衣物,冰毯+冰帽+冰块+冰盐水快速降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开通静脉通路快速补液……经积极治疗后,小胡核心温度迅速降至39℃以下。
在急诊ICU治疗后,小胡各项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但由于中暑温度高、时间长,一直迟迟未醒且合并癫痫发作,高温损伤大脑可能遗留长期神经功能损害,此时高压氧治疗对于小胡神经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但小胡由于发病时存在误吸合并有肺炎、无法拔除气管插管,带气管插管行高压氧治疗对于小胡和医务人员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黄艳与康复科高压氧室紧急联动,在医护人员全程守护下,小胡进行了3次高压氧治疗后逐渐转醒,癫痫症状得到控制,目前仍在恢复中。
黄艳介绍,中暑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机体由于产热散热失衡,体温中暑调节功能障碍或丧失、汗腺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分为热衰竭、热痉挛、热射病。患者小胡就属于热射病,该病病死率极高。
秋老虎时期学生如何预防热射病
伴随着秋老虎,“神兽”步入校园开启了新学期。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成人,儿童更是中暑的高发群体。在高温、高湿、强烈阳光照射(强热辐射)以及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活动,人体可能会遇到散热困难,导致体内热量蓄积,从而引发中暑现象。
儿童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受外界温度影响;基础代谢率高,产热相对多,年幼儿汗腺未发育成熟,体温调节能力不足,年幼儿自我表达能力不足,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儿童是中暑的高危人群。
如何做好防暑工作?预防危险的发生?专家给家长和学校支了几招。
1.饮食
夏日膳食需丰富多元,学校和家长在准备餐食时可保证清淡少油腻的原则,搭配瘦肉、禽蛋、乳品及豆制佳肴,保证孩子们优质蛋白的摄入。
2.饮水
学校可全天候供应室温纯净水,助力身体自然排汗,带走体内余热,达到消暑降温的目的。
3.运动
在阳光最强烈的时段,学校尽量避免学生进行外出活动,以免发生中暑现象;学校大课间活动和体育课也可转为室内活动。
4.穿着
孩子外出尽量穿着轻薄、透气、浅色的衣物,同时佩戴防晒宽帽檐的帽子,大量出汗后应及时更换掉被汗浸湿的衣物。
5.通风
教室窗户应保持常开状态,促进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让自然风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清新伴侣。
6.物资准备
学校可对各班级教室的风扇、空调进行深度检修与保养,确保每台风扇和空调运行状态良好,为师生提供清凉的学习环境;
另外,学校还可准备一些防中暑必备的药物:
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
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无极丹:能清热祛暑、镇静止吐。
避瘟散:为防暑解热良药。能祛暑化浊、芳香开窍、止痛。
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可开水泡代茶饮。
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出伏≠出暑!近期多地因高温天气停课,如何做好防暑?专家给出建议-高温天气下如何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https://www.7ca.cn/zsbk/zt/49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