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准备与设备检查
加工前的准备工作直接影响贴片质量。首先需核对物料清单,确认所有元件型号、数量与设计文件一致。锡膏需提前从冷藏环境取出,常温解冻至少4小时。操作人员需佩戴防静电手环,检查贴片机吸嘴是否清洁,确认供料器安装牢固。工作台面需用无尘布擦拭,避免灰尘影响焊接效果。
锡膏印刷操作要点
钢网对准是印刷工序的关键环节。通过精密定位销将钢网与PCB焊盘完全重合,刮刀压力控制在3-5kg/cm²范围内。印刷速度建议保持20-50mm/s,完成后用放大镜检查焊盘锡膏是否均匀。若发现连锡或漏印,需立即清洁钢网底部并调整刮刀角度。
高速贴片机编程技巧
设备编程需注意元件坐标校准和供料站位匹配。使用视觉系统抓取PCB基准点,补偿坐标偏移误差。0402等小尺寸元件建议设置70%贴装压力,QFP芯片需启用多引脚检测功能。编程完成后进行空跑测试,观察吸嘴取料高度是否与元件厚度匹配。
回流焊接温度曲线
设置四温区炉体参数需考虑锡膏特性。以典型无铅工艺为例:预热区以2°C/s速率升至150°C,恒温区保持180秒使助焊剂活化,回流区峰值温度控制在240-250°C,冷却速率不超过4°C/s。使用测温板实测各点温度,确保大焊点与小焊点温差在10°C以内。
目检与AOI检测方法
人工目检需配备3倍放大镜和环形光源,重点检查QFN芯片底部焊锡是否爬升。自动光学检测(AOI)应设置合适的灰度阈值,对虚焊、偏移缺陷的识别率需达到99%以上。发现连锡可用热风枪局部加热修复,元件偏移需检查贴片机Z轴参数。
分板与功能测试流程
V-CUT分板机需调整刀片深度至板厚的1/3处,避免损伤线路。拼板分离后使用毛刷清除板边碎屑。功能测试架需根据测试点制作专用探针模组,通电检测前确认供电极性正确。发现短路现象应立即断电,用酒精清洗可能残留的锡珠。
防氧化包装规范
加工完成的PCBA需在8小时内进行真空包装。湿度敏感元件需放置干燥剂并记录开封时间,MSL3级物料暴露时间不得超过168小时。包装袋应使用防静电铝箔材质,箱体内部用珍珠棉分隔,运输过程避免剧烈震动导致BGA焊球开裂。
生产异常处理方案
锡膏坍塌需检查车间温湿度是否超标(标准范围23±3°C,40-60%RH),立碑现象多因两端焊盘热容差异引起,可修改焊盘设计或降低回流焊升温斜率。设备抛料率高时,先检查元件供料间距是否正确,再调整取料高度参数。
视频拍摄注意事项
拍摄锡膏印刷过程需采用俯视视角,镜头对准钢网定位过程。特写镜头展示合格焊点的半月形轮廓,微距模式拍摄0402元件贴装效果。关键操作步骤添加文字标注,例如在回流焊温度曲线上叠加实时温度数据。后期剪辑时用画中画同步展示设备界面和实物操作。
新手常见误区解析
误将不同熔点的锡膏混合使用会导致焊点结晶异常,未定期校准贴片机吸嘴会产生位置偏移。部分操作者忽视设备接地,静电积累可能击穿CMOS元件。视频教程应特别强调:禁止徒手接触金手指,清洁钢网必须使用专用无尘纸。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线路板贴片加工流程视频教程:手把手教你快速上手 https://www.7ca.cn/zsbk/zt/5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