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引力波探测,很多人会先想到美国的 LIGO,但在日本岐阜县的池野山下,还藏着一位同样厉害的 “宇宙观察者”——KaGRA 引力波探测器。这个由诺奖得主梶田隆章带领打造的设备,藏在地下 200 米的坚硬片麻岩层中,专门捕捉那些穿越亿万年而来的时空涟漪。它的存在,让人类倾听宇宙的耳朵变得更加灵敏。
KaGRA 的诞生可是花了大功夫,2012 年就开始动工,光是建造过程就充满了巧思。和其他暴露在地面的探测器不同,它把自己藏在山体深处,1000 米厚的岩层能把地面震动噪音降到地表的百分之一,毕竟日本多地震,这样的设计能帮它避开不少干扰。更特别的是,它还自带 “制冷系统”,能把核心部件降到零下 253 摄氏度,这温度比宇宙空间的背景温度还低,就是为了减少热振动对观测的影响。

要是走进 KaGRA 的中央实验室,你肯定会被那套复杂的设备震撼到。高耸的真空罐、精密的低温系统和光学硬件被干净的塑料帘遮挡着,每个部件都待在专门的洁净室里。进入这里前不仅要脱鞋,还要彻底清洁设备,毕竟这里的激光室清洁标准达到了 ISO 一级,没人的时候简直干净得不像话。这些严格的要求可不是小题大做,因为 KaGRA 要测量的精度实在太惊人了 —— 能捕捉到比质子直径还小的空间拉伸变化。
那么这个 “地下巨人” 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说起来其实是个巧妙的 “光学游戏”。一切从一束激光开始,激光在隔音室里产生后,会经过一系列镜组处理,然后分成两束,分别钻进探测器那两条各长 3 千米的 “手臂” 里。这两条手臂呈直角延伸,激光在里面的真空管道里来回反射几百次,相当于把 3 千米的距离变成了几百公里,最后再重新汇合到探测器里。
正常情况下,两束光的波形会完美对齐、相互抵消,探测器也就接收不到信号。可一旦有引力波经过,就会悄悄把其中一条手臂稍微拉长一点,另一条稍微压缩一点,这下两束光的波长就对不上了,探测器就能捕捉到这个细微的变化。有意思的是,激光在手臂里走一趟只要几微秒,人要是坐电瓶车过去,可得花十分钟才能走完。
作为全球引力波探测网络的重要成员,KaGRA 可不是孤军奋战。它和美国的 LIGO、意大利的 Virgo 组成了 “铁三角”,也就是 LIGO-Virgo-KAGRA 合作组织,这个组织集结了全世界 1600 多名科学家,目标就是一起揭开宇宙的奥秘。单独一个探测器很难定位引力波的发源地,但三个探测器联手,就能像三只耳朵一样,通过信号到达的时间差锁定宇宙事件的位置。
2023 年 5 月,这个合作组织迎来了一个大发现。就在第四次观测运行开始后不久,LIGO 利文斯顿探测器先捕捉到了一个特殊的引力波信号,编号 GW230529。后来经过分析,KaGRA 也参与了数据解读,发现这个信号来自一颗中子星和一个神秘致密天体的碰撞。更让人兴奋的是,那个较重的天体质量在太阳的 2.5 到 4.5 倍之间,正好落在了已知最重中子星和最轻黑洞之间的 “质量缝隙” 里。
这个 “质量缝隙” 可是天文学界的老谜团了。2015 年引力波被首次探测前,科学家通过 X 射线和无线电观测发现,中子星和黑洞的质量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范围,中间正好差了 2 到 5 倍太阳质量的空白区。虽然之前有少数测量结果稍微触及了这个缝隙,但一直没定论。GW230529 信号的出现,第一次证实了中子星可能会和质量缝隙里的天体碰撞,而且这类事件可能比想象中更常见。
不过这个信号也留下了悬念,仅凭引力波数据没法确定那个质量缝隙里的天体到底是黑洞还是别的什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杰斯・麦基弗博士就说,未来要是能探测到类似事件,尤其是那些还伴随着电磁波爆发的,说不定就能解开这个谜。这时候 KaGRA 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它的超高灵敏度能探测到 7 亿光年外的引力波,每年都有机会捕捉到多个这类宇宙事件。
KaGRA 的团队还藏着不少 “黑科技”。朴茨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专门的工具,就算只有一个探测器看到信号,也能通过背景噪声模型判断事件是不是真的存在。要知道以前,大家都觉得必须多个探测器同时观测才能确认信号,现在有了这个技术,单个探测器的观测结果也能派上大用场了。
除了 GW230529,KaGRA 还参与了不少重要发现。比如 2023 年 11 月探测到的 GW231123 信号,来自两个分别是太阳 100 倍和 140 倍质量的黑洞合并,形成了 225 倍太阳质量的新黑洞,这可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黑洞合并事件。还有 GW190814 信号,里面那个神秘天体的质量也可能在缝隙里,这些发现都在不断挑战着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可能有人会问,花这么多钱建这么复杂的设备,就为了抓几个看不见摸不着的 “时空涟漪” 值得吗?其实引力波就像宇宙的 “声音”,以前我们靠电磁波观测宇宙,就像只用眼睛看世界,现在有了引力波,相当于能 “听见” 宇宙的故事了。比如通过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我们能知道这些致密天体是怎么形成的,它们的演化过程又藏着什么秘密。
中国科学家也在这个领域发力,上海天文台的团队就通过 KaGRA 参与的合作数据,发现双黑洞并合可能不是孤立事件,背后或许还有第三个致密天体在 “操控”。他们分析 GW190814 信号时,发现双黑洞可能在超大质量黑洞附近 “跳舞”,这种发现能帮我们解开双黑洞形成的谜题,说不定还能揭示更多宇宙演化的规律。
现在的 KaGRA 还在不断积累数据,和全球的探测器一起织就一张更密的 “宇宙探测网”。它就像一个耐心的 “时空听诊器”,静静躺在地下,捕捉着那些来自百亿光年外的微弱信号。每一个信号背后,都可能藏着一个颠覆认知的宇宙真相,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这个地下巨人带给我们更多惊喜。毕竟宇宙这么大,那些没被发现的奥秘,说不定正顺着时空涟漪,朝着 KaGRA 的方向赶来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地下沉睡的 “时空听诊器”:KaGRA 的宇宙探秘之旅 https://www.7ca.cn/zsbk/zt/60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