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移民文学,不少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厚重的大部头里挤满了孤独、挣扎与文化隔阂,仿佛每个字都得蘸着眼泪才能写出来。但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可就错过了移民生活里藏满的 “欢乐彩蛋”—— 毕竟一群带着母语口音、揣着家乡腌菜、在异国超市对着酱料瓶发呆的人,本身就是行走的喜剧剧本,而移民文学,就是把这些剧本搬进书页里的神奇魔法。
就像我认识的作家老周,当年揣着一本《英汉词典》和老妈塞的十包麻辣花生就登陆了温哥华。头三个月,他最大的文学创作是 “超市生存指南”:在奶酪区把蓝纹奶酪当成发霉豆腐差点报警,在蔬菜区对着羽衣甘蓝研究半小时,最后在便签本上写下 “这玩意儿比我老家的野菜还叛逆,煮不烂嚼不动,怀疑是植物界的移民刺客”。后来这些歪歪扭扭的便签被他整理成短篇集,居然成了当地华人圈的畅销书,有人说读的时候笑到呛咖啡,可笑着笑着就想起自己第一次在国外煮泡面,把盐当成糖放的糗事。
移民文学里的幽默,从来不是刻意抖机灵,而是从生活褶皱里抠出来的真实。比如作家李娟写她在新疆和哈萨克族邻居打交道的故事,看似是讲放牧、做酸奶的日常,却藏着满屏的 “文化错位梗”:邻居大妈热情地送来自制的马奶酒,李娟喝一口差点吐出来,却还要强装镇定说 “好喝”,结果大妈第二天又扛来一坛子;她想教邻居用微信视频,邻居大爷对着手机镜头里的孙子喊 “你怎么变小了,是不是被装在里面了”,还伸手去拍手机屏幕,想把孙子 “救” 出来。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被写进书里却格外鲜活,读的人一边笑一边忍不住想起,自己刚到国外时,是不是也有过对着自动门反复鞠躬、把 “exit” 当成 “入口” 的尴尬时刻。
还有些移民文学里的幽默,带着点 “苦中作乐” 的智慧。作家阿城在《棋王》里写知青在云南插队的生活,物资匮乏到连饭都吃不饱,可棋王王一生却能在煤油灯下,用捡来的硬纸板画棋盘,和工友们下得热火朝天。后来有人把这段故事类比到现代移民生活:在纽约唐人街的餐馆里,厨师们忙到半夜,还能凑在厨房角落,用手机玩 “斗地主”;在伦敦的留学生公寓里,几个年轻人买不起家具,就把纸箱拆开当桌子,一边吃泡面一边吐槽论文难写,可吐槽完了,又接着对着电脑屏幕敲字。这些场景没有轰轰烈烈的剧情,却把移民者在异国他乡的 “韧性” 藏在了笑声里 —— 就像老周总说的,“在国外过日子,就像拆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困难是什么,但笑着笑着,就把盲盒拆完了”。
移民文学里的幽默,还常常裹着一层 “乡愁” 的糖衣。作家严歌苓在《小姨多鹤》里写日本女子多鹤在中国的生活,她学着做中国菜,却总在饺子里包进日本的梅干;她学着说中国话,却在着急时冒出日语单词。这种 “不伦不类” 的融合,在移民生活里随处可见:在多伦多的华人家庭里,妈妈做的披萨上撒满了葱花和老干妈;在悉尼的公园里,华人奶奶带着孙子跳广场舞,背景音乐却是英文儿歌;在巴黎的中餐馆里,服务员一边用法语点餐,一边给客人推荐 “家乡味道的糖醋排骨”。这些细节被写进文学作品里,就成了最动人的笑点 —— 你会因为 “披萨配老干妈” 的奇怪搭配而笑,可笑着笑着,就想起自己家乡的味道,想起妈妈做的菜,想起小时候家门口的菜市场。就像有人读完老周的书后留言:“我在国外十年,第一次因为看到‘麻辣花生’这四个字,哭着笑了出来。”
其实移民文学从来不是只有一种模样,它可以是严肃的思考,也可以是轻松的调侃;可以是深沉的乡愁,也可以是热闹的欢笑。那些藏在文字里的笑点,就像移民者行李箱里的家乡特产,带着烟火气,带着人情味,也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就像老周后来在书的后记里写的:“我写这些故事,不是想让大家觉得移民生活有多容易,而是想告诉大家,哪怕在陌生的地方,我们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 可能是一碗热汤,可能是一句熟悉的乡音,也可能是一次因为文化差异闹出的笑话。这些快乐,就像黑暗里的小灯,亮着亮着,就把日子照得暖起来了。”
现在再读移民文学,我总觉得那些文字里的人物就像身边的朋友:他们会因为分不清 “left” 和 “right” 而坐反公交车,会因为在国外过春节没有鞭炮声而有点失落,会因为吃到一口家乡菜而热泪盈眶,但他们也会在这些时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就像有人说的,移民文学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它讲述了多少波澜壮阔的故事,而是它把普通人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写成了一本 “笑着读下去,读完还想回味” 的书 —— 毕竟生活已经够难了,能在文字里找到点乐子,顺便想起自己的故事,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或许未来某一天,当我们翻开一本新的移民文学,还会看到更多这样的故事:有人在东京的地铁站里,因为帮老太太捡了一次包,就学会了几句日语;有人在墨西哥的小镇上,因为爱吃 tacos,就和当地摊主成了朋友;有人在南非的草原上,因为看了一次长颈鹿,就写下了人生第一首诗。这些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藏着最真实的生活,藏着最朴素的快乐,也藏着每个移民者心里,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土地。而这,大概就是移民文学最动人的地方 —— 它用笑声,把乡愁酿成了酒,让每个读它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味道。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移民文学:行李箱里装着的笑点与乡愁 https://www.7ca.cn/zsbk/zt/6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