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里的那些 “离谱” 乐子:古人要是有朋友圈早炸锅了

历史剧里的那些 “离谱” 乐子:古人要是有朋友圈早炸锅了

打开某部古装历史剧,刚跟着镜头里的王侯将相代入到紧张的朝堂纷争中,下一秒就看见宫女袖口露出的智能手机充电线 —— 这种让人瞬间出戏的 “名场面”,想必不少观众都遇见过。历史剧本该是带着大家穿越回过去的 “时光机”,可有时候这些不经意的 “小破绽”,反倒把严肃的历史变成了大型喜剧现场,让人一边吐槽一边忍不住追下去,毕竟谁能拒绝看古人在屏幕里上演 “古今混搭” 的荒诞戏码呢?

就拿服装道具来说,历史剧的服化道团队简直像在玩一场 “大家来找茬” 的游戏。有部讲唐朝的剧,贵妃娘娘头上插的金簪子看着珠光宝气,可仔细一看,簪子上刻的花纹居然是现代机器压制的几何图案,要是真放到唐朝,工匠师傅见了怕是要当场跪下来喊 “神仙工艺”。更绝的是某部三国题材的剧,士兵们穿的铠甲看着威风凛凛,结果有个镜头拍到铠甲内侧,赫然印着 “XX 五金厂定制” 的白色标签,网友调侃说这是 “三国时期就实现工业化生产了”,曹操要是知道自己的军队装备着现代工厂的产品,估计得从棺材里爬出来给后勤官一顿骂。

历史剧里的那些 “离谱” 乐子:古人要是有朋友圈早炸锅了

除了道具,历史剧里的台词更是 “雷人重灾区”。有部讲宋朝的剧,女主角对着男主角深情表白:“你真是我的如意郎君,就像那夜空中最亮的星!” 且不说宋朝有没有 “如意郎君” 这种说法,“夜空中最亮的星” 明明是现代歌词,要是宋朝有版权法,这首歌的作者怕是要穿越回去讨版权费了。还有部明清剧更离谱,官员弹劾奸臣时义正言辞地说:“大人,您这行为就是典型的‘内卷’啊!” 听到 “内卷” 两个字,观众瞬间笑喷,合着几百年前的古人就已经开始卷了?要是真这样,那现在的年轻人倒也不算孤单,至少有 “前辈” 陪着一起卷。

不过话说回来,历史剧里的这些 “离谱” 情节,有时候也不是故意的,大概率是工作人员一时疏忽。毕竟要还原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生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小到一针一线,大到建筑风格,都得仔细研究。就像有部讲汉朝的剧,为了还原当时的服饰,剧组专门请了历史学家做顾问,光是设计一件曲裾深衣就花了三个月,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确实惊艳,观众看了都忍不住夸 “这才是真正的汉朝范儿”。可即便如此,还是难免会有漏网之鱼,比如有个镜头拍到演员的鞋子,鞋底居然是现代的橡胶底,虽然不仔细看看不出来,但还是被眼尖的网友截图发了出来,好在大家也没太较真,反而调侃说 “汉朝人也需要防滑鞋底,没毛病”。

历史剧里的角色塑造也常常充满 “反差萌”。按理说,历史人物大多是严肃庄重的,可有些剧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把古人塑造成 “段子手”。有部讲明朝的剧,张居正和海瑞讨论政务,张居正突然说:“海大人,您这脾气要是放在现在,怕是要被网友骂‘情商低’啊!” 海瑞愣了一下,反问:“情商是什么?能吃吗?” 这段对话一出来,观众直接笑出眼泪,合着明朝的大臣也关心 “情商” 问题?还有部讲清朝的剧,乾隆皇帝和纪晓岚聊天,乾隆抱怨说:“最近批奏折批得我腰酸背痛,要是有个按摩椅就好了。” 纪晓岚赶紧接话:“皇上,奴才这就去给您找工匠做一个!” 要是真有清朝版按摩椅,那乾隆怕是要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享受现代按摩服务的皇帝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历史剧都靠 “离谱” 博眼球,有些剧虽然也有小瑕疵,但整体上还是尊重历史的,而且还能通过幽默的方式让历史变得更有趣。比如有部讲春秋战国的剧,里面有个情节是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路上遇到大雨,弟子们的衣服都湿透了,孔子笑着说:“咱们这趟‘游学’,倒是顺便体验了一把‘雨中漫步’啊!” 虽然 “雨中漫步” 是现代说法,但这段情节既展现了孔子乐观的性格,又让观众觉得亲切,比干巴巴地讲历史有趣多了。还有部讲秦朝的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想给老百姓起个统一的称呼,大臣们争论不休,有个大臣开玩笑说:“不如叫‘老铁’吧,听着亲切!” 秦始皇瞪了他一眼:“胡闹!哪有叫‘老铁’的?” 这段小插曲既符合秦朝统一文字、度量衡的历史背景,又用幽默的方式缓解了剧情的紧张感,让观众在笑声中记住了这段历史。

有时候想想,历史剧就像一道 “古今混搭” 的菜,虽然偶尔会放错调料,但只要味道大差不差,大家也愿意尝一尝。毕竟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看历史剧不是为了做学术研究,而是想在放松的同时了解一点历史知识。要是所有历史剧都像历史教科书一样严肃,那估计没几个人能坚持看下去。就像有次朋友问我:“你明明知道那部历史剧有很多 bug,为什么还看得那么起劲?” 我笑着说:“因为看着古人在屏幕里说现代话、用现代道具,就像看一场穿越剧,既有趣又解压,而且还能顺便吐槽,多有意思啊!”

记得有部历史剧里有个情节,苏轼在被贬黄州时,对着长江感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要是能有杯冰镇可乐就好了!” 这段台词虽然离谱,但却让我忍不住笑了出来,甚至觉得有点可爱。毕竟历史已经过去,我们无法真正回到过去,历史剧能做的,就是在尊重历史大框架的前提下,用更生动、更有趣的方式把历史呈现给观众。至于那些小小的 “穿帮” 和 “离谱” 情节,就当是历史剧给观众的小彩蛋好了,毕竟谁能拒绝在看剧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让自己捧腹大笑的小惊喜呢?

下次再看历史剧的时候,不妨带着轻松的心态,说不定你也能发现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 “离谱” 乐子。或许某天,你会在某部剧里看到秦始皇拿着手机自拍,或者武则天对着镜子吐槽 “今天的妆容不够精致”,到时候可别太惊讶,毕竟历史剧的乐趣,有时候就藏在这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小细节里。要是古人真的有朋友圈,看到这些剧里的自己,不知道会不会发一条动态吐槽:“这编剧怕不是对我有什么误解?”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历史剧里的那些 “离谱” 乐子:古人要是有朋友圈早炸锅了 https://www.7ca.cn/zsbk/zt/61105.html

上一篇 2025年10月18日 17:54:35
下一篇 2025年10月18日 18:05:37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