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总在午后把旧书店的木门推开半扇,让阳光斜斜切进堆着书的角落。木质书架泛着浅褐色光泽,每道木纹里都藏着经年累月的墨香,有的书脊磨损得厉害,用细麻绳仔细捆着,像是怕惊扰了里面沉睡的故事。她习惯坐在靠窗的藤椅上,手边放着搪瓷杯,里面泡着老白茶,水汽袅袅升起时,能模糊看见玻璃上贴着的 “谢绝议价” 纸条,纸条边角微微卷起,是被无数次指尖摩挲过的痕迹。
来店里的大多是熟客,有人会在历史区停留许久,指尖轻轻拂过泛黄的书页;有人偏爱散文诗集,偶尔会轻声念出几句,声音与窗外的蝉鸣交织在一起。林砚很少主动搭话,只在有人询问某本书时,才会起身从书架深处翻找,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什么。她记得每本书的位置,就像记得自己过往的某些片段,清晰又带着些许朦胧。

这天下午,店里来了位陌生的女人。她穿着米白色连衣裙,头发用素色发绳松松挽着,手里拎着棕色皮质手提袋,站在入口处停顿了几秒,目光缓缓扫过书架。林砚抬眼时,正好对上她的视线,女人轻轻点头,算是打过招呼,随后便走向文学类书架,脚步很轻,几乎听不到声音。
林砚重新低下头,翻看手里的旧账本,上面记录着每本书的购入日期和价格,字迹是父亲留下的,遒劲有力。十年前,父亲把这家书店交给她时,说:“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缘分,你要做的,就是帮它们找到对的人。” 那时她还不懂,总觉得卖书不过是简单的交易,直到遇到越来越多的人,听他们讲起与书有关的故事,才慢慢明白父亲话里的深意。
女人在书架前站了很久,偶尔会抽出一本书,翻看几页,又轻轻放回原处。阳光渐渐西斜,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给她的轮廓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林砚注意到,她的目光多次停留在一本蓝色封皮的诗集上,那本书是去年从一位老人手里收来的,封皮有些褪色,扉页上有钢笔写的小字,字迹娟秀,像是女子的笔迹。
终于,女人伸手取下那本诗集,指尖在封皮上轻轻摩挲着,像是在触摸珍贵的回忆。她捧着书走到柜台前,声音轻柔:“请问这本多少钱?” 林砚抬头,看见她眼底藏着淡淡的笑意,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心的事。“二十块。” 林砚回答,目光落在诗集上,“这本书的前主人说,这是她年轻时最喜欢的书,后来搬家,实在带不走,才忍痛割爱。”
女人点点头,从手提袋里拿出钱包,抽出一张二十元纸币,递过来时,林砚无意间瞥见她手腕上戴着一串银手链,链坠是小小的书本形状。“我小时候,外婆也有一本一模一样的诗集。” 女人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些许怀念,“她总说,诗里藏着最温柔的时光,可惜后来那本书在搬家时弄丢了,我找了很多年,都没找到。”
林砚愣了一下,没想到这本看似普通的诗集,还藏着这样的故事。“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她轻声说,“就像这本书,兜兜转转,还是遇到了懂它的人。” 女人笑了,眼底泛起淡淡的泪光:“是啊,说不定这就是外婆在帮我找它呢。” 她小心翼翼地把诗集放进手提袋,又看了看店里的书架,像是在寻找其他熟悉的痕迹。
临走前,女人又回头看了一眼书店,轻声说:“以后我会常来的,这里的氛围,很像外婆以前住的老房子。” 林砚点点头,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街道尽头,阳光渐渐暗了下来,店里的光线变得柔和。她拿起那杯老白茶,喝了一口,茶已经凉了,但心里却暖暖的。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女人果然常来书店。有时会买一本书,有时只是在店里坐一会儿,翻看几页书,和林砚聊几句。林砚知道了她叫苏晚,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因为工作调动,半年前搬到这个城市。苏晚也渐渐知道,林砚的父亲去年去世了,这家书店是父亲留下的念想,也是林砚对父亲的牵挂。
有一次,苏晚带来了一块自己做的桂花糕,放在柜台前:“这是我外婆教我做的,你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林砚拿起一块,放进嘴里,桂花的香气在舌尖散开,甜而不腻,让她想起小时候,父亲也常给她买桂花糕,每次都说是街角那家老店的,味道最正宗。“很好吃。” 林砚笑着说,“和我小时候吃的味道很像。”
苏晚也笑了:“外婆说,食物里藏着记忆,吃到熟悉的味道,就像回到了过去。” 那天下午,她们聊了很久,从喜欢的书籍聊到童年的趣事,从城市的变化聊到对未来的期许。窗外的蝉鸣渐渐稀疏,秋风开始带着些许凉意,店里的旧书散发着愈发浓郁的墨香,像是在静静聆听她们的对话。
入冬后的一个周末,苏晚没有来书店。林砚有些担心,站在门口看了好几次,街道上行人匆匆,却始终没有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接下来的几天,苏晚依然没有出现,林砚心里的担忧越来越重,她想给苏晚打电话,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问过她的联系方式。
就在林砚以为苏晚不会再来的时候,一个雪后的午后,店门被轻轻推开,苏晚走了进来,身上落着薄薄的雪花,脸色有些苍白。“抱歉,这几天有点事,没能来。” 苏晚轻声说,把手里的保温桶放在柜台上,“我熬了点姜茶,天这么冷,你喝点暖暖身子。”
林砚打开保温桶,姜茶的香气扑面而来,喝一口,暖意从喉咙一直传到心底。“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林砚看着苏晚苍白的脸色,忍不住问道。苏晚笑了笑,眼底带着些许疲惫:“前段时间外婆生病,我回老家了一趟,现在已经没事了。” 她顿了顿,又说:“这次回去,我在旧箱子里找到了外婆当年的日记本,里面提到了这本诗集,还说希望有一天能遇到懂它的人。”
林砚看着苏晚,忽然觉得,这家旧书店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更像是一个收集故事、连接情感的港湾。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过往,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而她,有幸成为这些故事的倾听者和见证者。
雪渐渐停了,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店里,落在苏晚带来的姜茶上,泛起温暖的光泽。苏晚拿起一本放在柜台上的散文书,轻轻翻开,目光落在书页上,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林砚坐在藤椅上,看着苏晚的侧脸,又看了看满店的旧书,忽然觉得,这样的时光,安静而美好,就像书里那些温柔的文字,让人心里充满了暖意。
她不知道这家旧书店未来会怎样,也不知道还会遇到多少像苏晚这样的人,但是她知道,只要这些旧书还在,只要墨香还在,就会有更多的故事在这里发生,就会有更多的缘分在这里相遇。就像父亲曾经说过的那样,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缘分,而她,会一直在这里,等着那些与书有缘的人,等着那些藏在墨香里的旧时光,再次绽放出温柔的光芒。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墨香里的旧时光 https://www.7ca.cn/zsbk/zt/61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