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的巷弄像被时光揉皱的绸带,弯弯曲曲绕出无数个相似的转角。我每天下班都会经过巷口的修车铺,铺子里的老张师傅总坐在那张掉了漆的木凳上,手里的扳手转着相同的圈,给自行车补胎时的动作几乎分毫不差。他先把内胎从轮圈里剥出来,泡进装着清水的铁盆,看着气泡冒出来的位置做个记号,再用粗砂纸来回打磨橡胶表面,动作慢却稳,仿佛重复了千百次的流程里藏着某种不变的规矩。
有次我加班到天黑,巷子里的路灯坏了几盏,只有老张铺子里的灯还亮着。他正给一辆旧自行车上链条,脚踩踏板的节奏均匀得像钟摆,链条卡进齿轮的瞬间发出清脆的 “咔嗒” 声,和我前几次路过时听到的一模一样。我站在巷口等他忙完,才发现他铺子墙上挂着的日历已经泛黄,每一页右下角都用铅笔写着相同的数字 —— 那是当天补过的轮胎数量,有的日子写着 “5”,有的写着 “8”,笔迹歪歪扭扭,却一笔一画都透着认真。

后来我才知道,老张守着这家铺子已经二十三年。他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想接他过去同住,可他总说 “巷子里的人还需要我”。每天清晨,他都会把铺子门前的路面清扫干净,再把工具一一摆好;傍晚收工时,又会仔细检查每样工具是否归位,最后把那盏挂在门口的白炽灯拧亮,等着可能来修车的人。
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我路过巷口时发现老张正蹲在地上,给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修三轮车。寒风把他的头发吹得有些凌乱,可他手里的活却没停,先用钳子把松动的螺丝拧紧,再往链条上抹些润滑油,动作依旧是那样熟练。老人不住地道谢,还从口袋里掏出几个橘子要塞给他,老张笑着推辞:“您客气啥,这点活不算啥。” 等老人骑着修好的三轮车慢慢离开后,老张才站起身,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转身走进铺子里。
有一次我去修车,趁他忙活的间隙和他聊天,问他每天重复这些事情会不会觉得枯燥。他停下手里的活,抬头看了看巷子里来来往往的人,笑着说:“你看啊,每天来修车的人不一样,车子出的毛病也不一样,怎么会枯燥呢?再说了,能帮大家把车修好,让他们能顺顺利利地出门,我心里也踏实。” 他的话很朴实,却让我忽然明白,那些看似重复的日常里,藏着不为人知的温暖。
今年春天,巷子里开始改造,不少老旧的铺子都搬了家,可老张的修车铺却依旧留在原地。施工队的人来问他要不要暂时停业,他却说 “要是我停业了,巷子里的人车子坏了找谁修啊”,最后只是在铺子门口搭了个简易的棚子,继续营业。有天我路过时,看到棚子下挤满了人,有的是来修车的,有的则是特意来看看他,还有人从家里带来了热茶,递到他手里。
如今,我依旧每天经过巷口的修车铺,看着老张重复着那些熟悉的动作,看着那盏白炽灯在暮色里准时亮起。有时候我会想,或许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这样的 “反复”,重复着上班下班的路,重复着照顾家人的日常,重复着坚持自己的热爱。可正是这些看似平淡的反复,构成了我们生活中最真实的温暖,也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
巷子里的风依旧吹着,老张的修车铺依旧在那里,那盏灯也依旧在暮色里亮着。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会持续多久,也不知道老张还会在巷口守多少年,但每当我看到那盏亮起的灯,心里就会涌起一股莫名的安心。或许,当我们学会在反复的日常里寻找意义,就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感动。
有天傍晚,我又一次在巷口看到老张,他正坐在木凳上,给一辆儿童自行车补胎。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手里的扳手转着圈,和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他时一模一样。巷子里的人来来往往,有人和他打招呼,他笑着回应,声音里满是亲切。那一瞬间,我忽然觉得,这样的 “反复”,真好。
现在每次路过巷口,我都会下意识地朝修车铺的方向望一眼,看看那盏灯是否亮着,看看老张是否还在铺子里忙活。有时候看不到他的身影,心里会有些惦记,直到看到他从铺子里走出来,才放下心来。或许,对于巷子里的很多人来说,老张的修车铺和那盏灯,早已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依赖。
记得有次下雨天,我看到老张正冒雨把一辆停在路边的自行车搬到铺子里避雨。那辆自行车看起来有些破旧,显然不是来修车的,可他还是细心地把车座上的雨水擦干净,再用塑料布盖好。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 “万一车主回来找不到车,或者车被雨淋湿了,多着急啊”。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感受到了他骨子里的善良。
日子一天天过去,巷子里的变化越来越大,新的楼房拔地而起,新的店铺也陆续开张,可老张的修车铺和那盏灯,却始终是巷口最熟悉的风景。有时候我会想,等我老了,会不会也像老张一样,守着一件自己热爱的事情,在反复的日常里,温暖着身边的人,也被身边的人温暖着。
那天晚上,我加班到很晚,路过巷口时,看到老张的铺子还亮着灯。他正坐在灯下,戴着老花镜,缝补着一副破旧的手套。灯光把他的侧脸照得很柔和,手指虽然粗糙,却很灵活。我没有上前打扰,只是站在巷口,看着那盏灯,心里满是感动。或许,这就是生活中最美好的样子,在反复的时光里,守着一份热爱,藏着一份温暖,让每个路过的人,都能感受到岁月的温柔。
不知道以后巷子里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也不知道老张的修车铺会守到什么时候,但我知道,只要那盏灯还在暮色里亮起,只要老张还在铺子里忙活,这条巷子就永远不会失去它的温度。而我们每个人,也都能在这样的 “反复” 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安心。
有次我和朋友说起老张的故事,朋友问我:“你觉得他这样日复一日地重复,值得吗?” 我想了想,回答说:“或许对于老张来说,这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他愿意这样做,他在这些重复的事情里找到了快乐,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就像巷子里的那棵老槐树,年复一年地发芽、开花、落叶,看似重复,却给每个季节都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也给路过的人带来了不一样的回忆。
现在,我每次经过巷口,都会和老张打个招呼,有时候会停下来和他聊几句。他总是很热情,会问我工作忙不忙,身体好不好。有时候我会带些水果给他,他总是推辞半天,最后才收下,还会硬塞给我一瓶他自己泡的菊花茶。那些简单的互动,就像巷子里的风一样,温柔而亲切,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巷口的那盏灯,依旧在每天的暮色里准时亮起,老张也依旧在铺子里重复着那些熟悉的动作。或许,这样的日子还会持续很久很久,或许有一天,老张会离开这里,去和儿子团聚,或许那盏灯也会因为巷子的改造而被换掉。但我知道,那些曾经的 “反复”,那些藏在重复日常里的温暖,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片段。
每次看到老张专注修车的样子,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奶奶给我缝衣服的场景。奶奶的眼睛不好,却总能把针线穿得很整齐,缝衣服时的动作也是那样熟练,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却从来不会觉得厌烦。那时候我总问奶奶累不累,奶奶说:“给我的乖孙缝衣服,怎么会累呢?” 现在想来,奶奶和老张一样,都在重复的动作里,倾注了自己的爱与牵挂。
生活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而那些 “反复” 的日常,就像河底的鹅卵石,看似平淡无奇,却在岁月的冲刷中,变得越来越光滑,越来越温暖。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抱怨过生活的重复与枯燥,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感受那些重复背后的故事与情感,就会发现,原来平淡的日子里,也藏着这么多的美好与感动。
巷子里的暮色又一次降临,老张铺子里的灯准时亮起。我站在巷口,看着那盏灯发出的暖黄色光芒,心里忽然充满了希望。或许,在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像老张一样的人,守着自己的热爱,在反复的日常里,温暖着这个世界,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我们,也应该学会在这样的 “反复” 里,放慢脚步,感受生活的温度,珍惜身边的每一份美好。
不知道当多年以后,我再次回到这条巷子,还能不能看到老张的修车铺,还能不能看到那盏在暮色里亮起的灯。但我知道,那些曾经的记忆,那些藏在重复日常里的温暖,会永远留在我的心里,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就像巷子里的老槐树,即使有一天枝繁叶茂不再,它曾经带来的阴凉与芬芳,也会永远被人记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巷口那盏灯,总在暮色里重复亮起 https://www.7ca.cn/zsbk/zt/6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