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蹲在阁楼角落,指尖拂过积灰的樟木箱时,金属搭扣发出一声闷响。她刚把父母的老房子收拾出来,准备下周交给新房东,此刻阳光斜斜地从老虎窗漏进来,在地板上投出细长的光斑,照亮了木箱里露出的暗红色木壳。那是外婆留下的座钟,钟摆早已停摆,玻璃罩上还留着几道浅浅的划痕,像谁当年不小心用指甲划出来的。
她把座钟抱到楼下客厅的八仙桌上,找了块软布慢慢擦拭。木质钟身被岁月浸出温润的光泽,钟面上罗马数字的漆皮有些剥落,指向三点十分的指针像是被施了魔法,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同一个姿势。林小满忽然想起十岁那年的暑假,也是这样闷热的午后,外婆就是坐在这张八仙桌旁,教她辨认钟面上的数字。

那时外婆的头发已经半白,梳成一丝不苟的发髻,她握着林小满的小手,一根一根数着钟面上的刻度:“这是一,这是二,等长针走到十二,短针指到六的时候,你外公就该从厂里回来了。” 林小满记得自己总爱盯着钟摆看,看着它左右摇晃,发出 “滴答、滴答” 的声响,像是在数着等待的时光。有一次她趁外婆不注意,偷偷把钟摆往旁边拨了拨,结果那天下午的时钟走得忽快忽慢,外婆直到做饭时看了看窗外的太阳,才笑着发现了她的小动作。
后来林小满上了中学,开始住寄宿学校,每个周末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客厅里的座钟。外婆会提前把钟调准,然后坐在旁边的藤椅上织毛衣,等她进门就说:“今天比上周早了五分钟呢。” 座钟的玻璃罩里渐渐积了些灰尘,外婆却从不轻易拆开清理,她说里面藏着时光的痕迹,擦得太干净,就会把回忆也擦掉了。林小满那时候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只觉得外婆的想法有些奇怪,直到多年后外婆去世,她在整理遗物时,才在钟座的夹层里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外婆年轻时的字迹,写着 “今天他送了我这座钟,说要和我一起数着日子过下去”。
原来这座钟是外公送给外婆的定情信物,当年外公在钟表厂工作,特意挑选了最精致的一款座钟,亲手刻上了两人名字的首字母。林小满小时候总觉得座钟的声音有些单调,此刻再听,却仿佛能听出其中藏着的温柔。她轻轻打开钟座的后盖,里面的齿轮已经有些生锈,她想起外婆在世时,总会在每年春天的时候,给座钟上一次油,然后小心翼翼地调整齿轮的位置,让它走得更准一些。那时候外婆的手已经有些颤抖,却依然做得格外认真,像是在完成一件重要的仪式。
高三那年的冬天,外婆生了一场重病,住进了医院。林小满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医院看望她,每次离开前,外婆都会叮嘱她:“记得回家看看座钟,别让它停了。” 有一次林小满因为考试复习到很晚,忘记了给座钟上弦,第二天早上发现钟摆已经停了,她心里忽然涌起一阵恐慌,赶紧跑去医院告诉外婆。外婆躺在病床上,虚弱地笑了笑,说:“没关系,等我回家了,咱们一起把它调好。” 可那座钟最终还是等不到外婆回家,在她去世后的第三天,林小满发现钟摆自己停了下来,无论怎么上弦,都再也走不动了。
从那以后,座钟就被放进了阁楼的樟木箱里,林小满再也没有打开过。直到今天收拾老房子,她才又一次看到这座钟,钟面上的罗马数字依然清晰,只是指针再也不会移动。她找来一把小螺丝刀,小心翼翼地拆开钟座的后盖,试图清理里面的齿轮,忽然发现齿轮之间卡着一根细小的红线,那是外婆织毛衣时常用的线,大概是当年不小心掉进去的。林小满把红线轻轻取出来,放在手心,仿佛又感受到了外婆的温度。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客厅里的光线变得柔和起来。林小满把座钟重新组装好,放在八仙桌上,虽然钟摆依然没有动静,但她却觉得心里某个角落被重新填满了。她想起小时候外婆教她认时间的模样,想起外婆坐在藤椅上织毛衣的身影,想起那些被座钟的 “滴答” 声陪伴的日子。或许就像外婆说的,座钟里藏着时光的痕迹,即使它不再走动,那些温暖的回忆也永远不会消失。
林小满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梧桐树。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在模仿座钟摆的动作。她忽然想,如果外婆还在,看到这座钟,会不会又笑着说些什么呢?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玻璃罩上的划痕,仿佛能透过这些痕迹,看到那些逝去的时光,看到外婆温柔的笑容,看到座钟曾经走过的每一分每一秒。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老座钟里的时光刻度 https://www.7ca.cn/zsbk/zt/61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