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集里的时光褶皱

整理阁楼时,指尖触到樟木箱盖的刹那,一股混合着木质清香与旧纸气息的味道漫了出来。箱子边角的铜扣已经氧化出暗绿色的锈迹,轻轻一掰就发出 “咔嗒” 的轻响,像是老物件在低声回应。里面铺着的蓝布帕子早已褪色,掀开时簌簌落下细碎的棉絮,而那本深蓝色封皮的文集,就静静躺在帕子中央,封面上用钢笔写的 “拾穗集” 三个字,笔画间还能看出当年落笔时的力道。

这是爷爷留下的文集。记忆里他总在傍晚坐在阳台的藤椅上,膝头摊着稿纸,钢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和巷口卖豆腐脑的梆子声、邻居家孩子的嬉笑声揉在一起,成了童年最安稳的背景音。那时我总凑过去看,他会把稿纸侧过来,指着某段文字念给我听,阳光透过纱窗落在他银白的发梢上,也落在那些带着墨香的字迹里。只是那时的我听不懂文字里的故事,只觉得那些弯弯曲曲的笔画,像极了院子里爬满墙的牵牛花藤。

去年夏天整理旧物时,我才真正翻

开这本文集。页上贴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是年轻时的爷爷站在大学图书馆前,白衬衫领口系着深色领带,手里抱着几本书,笑容清亮得像雨后的天空。照片下方用铅笔写着日期:1968 年 9 月 12 日。那是他刚上大学的日子,也是文集里第一篇文章的写作时间。

第一篇文章题为《图书馆的灯》,字迹工整,偶尔有几处修改的痕迹,墨水晕开的地方像是时光留下的泪痕。文中写他每天傍晚都会去图书馆,选一个靠窗的位置,看阳光从玻璃窗斜切进来,落在书页上,把文字染成温暖的金色。有时遇到下雨天,雨点敲在玻璃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他就把窗户推开一条缝,让带着水汽的风飘进来,混着书页的墨香,成了记忆里最特别的味道。文章结尾写着:“这些灯光下的时光,像是撒在掌心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出花来。” 那时的他,大概还不知道,这些文字会成为日后岁月里,留给家人最珍贵的宝藏。

文集里夹着一张浅粉色的信笺,边缘已经有些卷曲,上面是奶奶的字迹,娟秀而温柔。信里写着:“你寄来的文章我都读了,尤其是《故乡的河》那篇,让我想起小时候跟着母亲去河边洗衣的日子,河水清得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岸边的芦苇在风里晃啊晃,像极了母亲的白发。” 信的落款是 1972 年 5 月,那时爷爷因为工作调动,暂时去了外地,两人只能靠书信往来。而《故乡的河》就收录在文集的第二部分,文中详细描写了故乡那条蜿蜒的小河,春天时岸边开满了野花,夏天孩子们在河里摸鱼捉虾,秋天芦苇荡里满是白色的芦花,冬天河面结了冰,成了孩子们的天然滑冰场。字里行间满是对故乡的眷恋,也藏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文集中间有几页纸特别薄,像是被反复翻阅过很多次。其中一篇《女儿的第一幅画》,写的是父亲第一次收到女儿画作时的心情。那时姑姑才三岁,用蜡笔在纸上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小人,旁边写着 “爸爸” 两个字,笔画东倒西歪,却让爷爷高兴了好几天。他在文中写道:“那幅画贴在书桌前的墙上,每天下班回来,只要看到它,一天的疲惫就都消散了。孩子的笔触是最纯粹的阳光,能照亮所有平凡的日子。” 我想象着爷爷当年看着那幅画的模样,嘴角一定带着温柔的笑意,眼里满是为人父的喜悦。如今姑姑已经年过五十,每次提到这篇文章,都会红着眼眶说:“没想到爸爸还记得这么清楚,我早就忘了自己还画过那样一幅画。”

去年冬天,我带着文集去了爷爷曾经就读的大学。图书馆还是当年的模样,红砖墙爬满了常青藤,门口的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我走进图书馆,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像爷爷当年那样,把文集摊在桌上。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书页上,那些熟悉的文字在光影里仿佛活了过来,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钢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还有爷爷低沉而温柔的朗读声。旁边有个学生抱着几本书走过,脚步轻轻的,生怕打扰了这里的安静。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文集里的文字不仅仅是爷爷个人的记忆,更是一段时光的缩影,是无数平凡日子里的温暖与感动。

有一次家庭聚会,我把文集带去,读了其中一篇《中秋夜》。那篇文章写的是爷爷年轻时和家人一起过中秋的场景,院子里摆着一张小桌,上面放着月饼和水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父亲和叔叔则在一旁追逐打闹。文中写道:“月亮挂在天上,像一个银盘子,把院子照得亮堂堂的。那时总觉得时光过得很慢,慢到可以把每一个瞬间都刻在心里。” 读着读着,姑姑忽然说:“我记得这个场景,那天我还不小心把月饼掉在了地上,爸爸你还安慰我说,没关系,月亮会把掉在地上的甜味收起来,下次还会还给我们。” 爷爷去世已经十年了,但通过这些文字,那些逝去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我们身边,家人们的记忆在文字里重叠,温暖得让人眼眶发热。

文集的最后几页是空白的,但夹着一张爷爷晚年写的便签,字迹已经有些颤抖,上面写着:“这些文字,是我写给时光的信,希望多年以后,有人能在这些文字里,感受到曾经的温暖与热爱。” 如今,我常常在傍晚时分,像爷爷当年那样,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翻开这本旧文集。阳光透过纱窗落在书页上,那些带着墨香的文字,像是时光里的星星,闪烁着温暖的光芒。有时风从窗外吹进来,翻动书页,发出轻轻的声响,像是爷爷在轻声朗读,又像是时光在低声诉说。

这本旧文集,就像是时光的容器,装着爷爷的青春、爱情、亲情,装着那些平凡却温暖的日子。每次翻开它,都像是走进了一段旧时光,能看到爷爷年轻时的笑容,能听到家人之间的欢声笑语,能感受到那些藏在文字里的深情。或许,这就是文集的意义吧,它能让逝去的时光变得鲜活,能让深藏的情感得以延续,能让每一个读到它的人,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与感动。下次家庭聚会,我想把文集里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也知道,曾经有那样一段时光,有那样一些人,用文字记录下了生活里的点点滴滴,而这些点点滴滴,早已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旧文集里的时光褶皱 https://www.7ca.cn/zsbk/zt/61520.html

上一篇 2025年10月19日 12:55:18
下一篇 2025年10月19日 13:00:48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