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提起文艺复兴,你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或是米开朗基罗雕刻的《大卫》雕像。但其实在那个热闹又充满活力的时代里,文学领域同样藏着一大堆宝藏 —— 有把普通人的故事写得活灵活现的,有敢跟传统权威 “叫板” 的,还有用文字把人性的美好和复杂扒得明明白白的。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严肃的学术腔调,像聊八卦似的,好好说说文艺复兴文学里那些有意思的人和事。
先从一个大家可能有点耳熟的名字说起吧,他就是但丁。你肯定听过《神曲》这本书,但你知道吗?这本书在当时可是相当 “叛逆” 的存在。要知道,那时候大部分重要的书籍都得用拉丁文写,毕竟拉丁文是教会和上层社会认可的 “高级语言”,可但丁偏不。他非要用自己家乡的方言 —— 托斯卡纳方言来写《神曲》,而且书里还把当时的教皇放进了 “地狱” 里受罚。这在当时简直是胆子大到没边儿了!但也正是因为他这股 “任性”,不仅让更多普通人能读懂这本巨著,还间接帮意大利语定下了基础。想想看,要是没有但丁这份勇气,说不定后来我们读意大利文学,还得先啃半天拉丁文呢。
说完但丁,咱们再聊聊薄伽丘。这家伙写的《十日谈》,放到现在看都特别 “敢说”。书里讲了十个年轻人因为躲避瘟疫,跑到乡下别墅里,每天每人讲一个故事,一共凑了一百个故事。这些故事里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神仙皇帝,净是些普通人的生活 —— 有聪明的姑娘怎么捉弄坏心眼的地主,有商人怎么靠智慧发家,还有教会里的人背地里干的那些荒唐事。薄伽丘就像个爱说真话的朋友,一点不藏着掖着,把当时社会的各种小秘密、小矛盾都写了出来。而且他特别擅长刻画人物,书里的每个角色都像你身边能遇到的人,有优点也有缺点,特别真实。那时候很多人看了《十日谈》都觉得 “哇,原来文学还能这么写”,也难怪这本书能流传这么久。
接下来咱们把目光从意大利转到英国,这里有个绕不开的大人物 —— 莎士比亚。说真的,就算你没完整读过他的剧本,也肯定听过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些经典句子。莎士比亚最牛的地方,就是他太懂人了。不管是国王、贵族,还是平民、小偷,他都能把这些人的心思、脾气写得入木三分。比如《哈姆雷特》里的王子,一边纠结着要不要为父亲报仇,一边又怀疑自己的能力,那种内心的挣扎,就算过了几百年,我们读起来还是能感同身受。还有《威尼斯商人》里的夏洛克,虽然大家都觉得他是个吝啬鬼,但莎士比亚也没把他写成一个纯粹的坏人,反而写出了他作为犹太人在当时受到的歧视和委屈。而且莎士比亚还特别会玩文字游戏,他的剧本里有好多幽默的对话、优美的诗句,哪怕是悲剧,也能让你在难过的时候,感受到语言的魅力。现在全世界还有那么多剧院在演他的戏,就知道他的作品有多有生命力了。
除了这几位,文艺复兴时期还有好多有意思的作家。比如西班牙的塞万提斯,他写的《堂吉诃德》特别搞笑又特别让人感动。主角堂吉诃德把自己当成古代的骑士,穿着破烂的盔甲,骑着瘦马,带着仆人去 “冒险”,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羊群当成军队,闹了一大堆笑话。但好笑之余,你又会觉得他特别可爱 —— 他明明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不切实际,却还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向现实低头。塞万提斯通过这个荒唐的故事,其实是在跟当时那些脱离现实的骑士小说 “对着干”,告诉大家真正的勇敢不是空想,而是脚踏实地。还有法国的拉伯雷,他写的《巨人传》简直脑洞大开,书里的巨人一口能喝掉好几桶酒,一顿饭能吃掉几十只羊,里面充满了各种夸张的描写和幽默的讽刺,读起来特别解压,也能感受到当时人们对自由和快乐的追求。
文艺复兴文学最让人喜欢的地方,其实不是它有多少深奥的道理,而是它充满了 “人” 的味道。在这之前,很多文学作品都把神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人只是神的 “附属品”,但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们不这么想。他们觉得人本身就很了不起 —— 人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追求爱情和财富,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也可以有自己的缺点和烦恼。所以他们的作品里,没有完美的 “圣人”,只有真实的 “人”。不管是但丁在《神曲》里对人性善恶的思考,还是莎士比亚对人物内心的挖掘,其实都是在告诉大家:“嘿,关注一下你自己,关注一下你身边的人,你们的故事同样值得被书写。”
而且这些作家还特别 “接地气”。他们不把文学当成上层社会的 “专属玩具”,而是用普通人能看懂的语言,写普通人关心的事情。但丁用方言写作,薄伽丘写民间故事,莎士比亚的剧本里也有很多平民的角色和口语化的对话。这种 “接地气” 的风格,让文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 “奢侈品”,而是变成了能走进千家万户的 “日常用品”。也正是因为这样,文艺复兴的文学才能影响那么多人,甚至改变了后来文学发展的方向。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可能会觉得里面有些情节有点老套,有些观念跟现在不一样,但这一点都不影响我们喜欢它们。因为这些作品里藏着最真实的人性,藏着最鲜活的生活,藏着古人对世界、对自己的思考。就像我们现在读《十日谈》,依然会为里面人物的聪明机智而拍手叫好;读莎士比亚的悲剧,依然会为角色的命运而难过;读《堂吉诃德》,依然会被主角的执着而打动。
你看,几百年过去了,这些文字依然能跟我们产生共鸣,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那么,如果你有机会翻开一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你最想先读哪个故事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聊聊文艺复兴文学:那些超有料的故事和作家们 https://www.7ca.cn/zsbk/zt/61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