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总喜欢在某个没人打扰的时刻,抱着一本书窝在沙发里,手指轻轻划过书页,眼睛跟着文字慢慢移动,嘴里不发出一点声音,却能在心里跟故事里的人聊得热火朝天。这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就像拥有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不用跟别人分享,也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节奏里。
有时候读一本特别有趣的小说,看到主角遇到危险,心里会跟着紧张,忍不住屏住呼吸,连翻页的动作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打扰到故事里的情节发展;看到搞笑的段落,又会忍不住在心里哈哈大笑,肩膀一耸一耸的,要是旁边有人,肯定会觉得我莫名其妙。但这种只有自己能懂的快乐,只有在默读的时候才能体会到,那种私密又畅快的感觉,比跟朋友一起看电影还要过瘾。
其实一开始我也不是很喜欢默读,总觉得看书就得读出声来,不然好像没把文字的意思吃透。小时候老师还经常让我们大声朗读课文,说这样能加深记忆。可后来发现,大声朗读的时候,注意力很容易被自己的声音带偏,有时候读着读着就走神了,根本没明白课文讲了什么。反而换成默读之后,注意力能更集中,眼睛看到的文字能直接钻进心里,还能随时停下来琢磨一句话的意思,那种感觉就像在跟作者悄悄对话。
记得有一次看一本散文集,里面有篇文章写作者小时候在乡下跟着外婆摘菜的场景,文字特别细腻,连阳光洒在菜叶上的样子都写得清清楚楚。我默读的时候,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出那些画面,甚至能想象到空气里的青草味,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大声朗读的时候从来没有过的。后来我还跟朋友分享这段经历,朋友说她从来没这样过,我才发现,原来默读还能给人带来这么特别的体验,就像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专属的放映厅,只有在默读的时候才会开启。
而且默读特别方便,不用在意场合,也不用打扰别人。比如在地铁上,大家都安安静静的,你拿出一本书默读,既不会影响到别人,也能让自己在嘈杂的环境里找到一片安静的角落;再比如午休的时候,同事们都在休息,你想看书又怕打扰到别人,默读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既能享受阅读的快乐,又不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有时候我还会在排队的时候拿出手机看电子书,虽然屏幕小,但默读的时候照样能沉浸进去,不知不觉就把排队的时间变成了享受的时光。
不过也有人觉得默读没意思,说没有声音的陪伴,读书就少了点乐趣。但我觉得,默读的乐趣恰恰在于这种 “安静”。因为安静,你才能更专注地感受文字里的情感,才能更仔细地品味作者的心思;因为安静,你才能在心里跟自己对话,把书中的内容跟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就像有时候看到书中的一句话,你会突然停下来,想到自己经历过的类似事情,那种共鸣的感觉,只有在安静的默读中才能慢慢体会到。
还有一次,我看一本推理小说,里面的情节特别曲折,每一个细节都可能隐藏着线索。我默读的时候,一边看一边在心里分析,还会倒回去重新看之前的内容,生怕错过什么关键信息。那种跟着主角一起破案的紧张感,比看悬疑电影还要刺激。要是当时大声朗读,肯定没办法这么仔细地思考,也不会有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后来我还跟同样喜欢推理小说的朋友聊起这件事,朋友说她也更喜欢默读推理小说,因为这样能更好地梳理线索,看来大家在这一点上还挺有共识的。
其实默读不仅能带来阅读的快乐,还能帮我们缓解压力。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每天要面对工作、学习的压力,有时候真的觉得特别累。这时候找个安静的地方,拿出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默读一会儿,就能让心情慢慢平静下来。文字就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平你心里的烦躁,让你暂时忘记生活中的烦恼,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我有时候工作累了,就会在晚上睡前默读几页书,不知不觉中,一天的疲惫就消失了,睡眠质量也变好了。
当然,默读也不是适合所有的书,比如诗歌,有时候大声朗读能更好地感受韵律美;还有一些需要记忆的内容,大声朗读可能更容易记住。但对于大多数散文、小说、故事书来说,默读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些书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情节的发展,需要你慢慢品味,细细感受,而默读正好能给你这样的机会。
现在想想,默读真的是一种特别棒的阅读方式,它不像大声朗读那样引人注目,却能给人带来更细腻、更私密、更沉浸的阅读体验。它就像一个贴心的朋友,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你需要,它就会陪在你身边,带你走进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世界。
不知道你们平时更喜欢默读还是大声朗读呢?有没有在默读的时候遇到过特别有趣的事情,或者有过什么特别的体验?要是有的话,不妨跟我分享一下,说不定我们还能找到更多关于默读的快乐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偷偷告诉你,默读才是解锁快乐星球的隐藏密码 https://www.7ca.cn/zsbk/zt/6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