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崖村坐落在连绵起伏的黛色群山之间,村口那棵三人合抱的老樟树,树皮上布满深深浅浅的纹路,像是承载着数百年光阴里的秘密。村里的老人常坐在樟树下的青石板上,摇着蒲扇给孩子们讲过去的故事,其中最让人着迷的,便是关于后山 “忘忧藤” 的传说。没人说得清这个传说始于哪一辈,只知道从祖辈开始,就有人声称见过那种能让人忘却烦恼的藤蔓,只是见过的人寥寥无几,且都对藤蔓的具体位置守口如瓶。
村里的林阿婆是少数愿意多提几句忘忧藤的老人。她年轻时曾跟着父亲进山采药,在一处隐蔽的崖壁下,见过成片缠绕在岩石上的藤蔓。那些藤蔓的叶子呈心形,叶脉间泛着淡淡的银光,清晨时分,叶片上的露珠会折射出七彩的光晕,远远望去,像是崖壁上缀满了细碎的星辰。更奇特的是,靠近藤蔓时,心里积压的愁绪会像被风吹散的云雾般渐渐淡去,只剩下一种说不出的平静。

林阿婆说,当年她父亲曾告诫她,忘忧藤虽能解忧,却不可过度依赖。那时村里有个叫阿福的年轻人,因家境贫寒,又迟迟娶不到媳妇,整日愁眉不展。偶然听闻忘忧藤的传说后,他偷偷进山寻找,竟真的找到了那片藤蔓。此后,阿福每天都会进山,在藤蔓旁待上许久。渐渐地,他不再为家境发愁,也不再惦记娶媳妇的事,可日子久了,人们发现他连自己的名字、父母的模样都记不清了,每天只是茫然地坐在藤蔓下,像个失去灵魂的木偶。
后来,阿福的父母找到村里的老族长,恳请老族长救救阿福。老族长带着几个族人进山,在藤蔓旁找到了阿福。老族长看着那片散发着奇异光芒的藤蔓,叹了口气说:“这忘忧藤能吸走人的烦恼,可烦恼也是人记忆的一部分,吸走了烦恼,也会连同相关的记忆一起带走。过度依赖它,只会让人变成没有过去的空壳。” 说完,老族长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几株晒干的艾草,点燃后绕着藤蔓熏了起来。艾草的烟雾弥漫开来,藤蔓上的银光渐渐黯淡,阿福也慢慢清醒过来,虽然还是记不起一些琐事,但总算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和家。
从那以后,青崖村的人对忘忧藤多了几分敬畏,没人再敢轻易去寻找它。只有在遇到实在迈不过去的坎时,才会在老族长的带领下,隔着远远的距离对着藤蔓祈祷,祈求能获得面对困境的勇气,而不是奢求忘记烦恼。林阿婆说,她后来再进山采药时,也曾远远见过那片藤蔓,只是它似乎比以前更隐蔽了,叶片上的银光也只在特定的清晨才会显现,像是在刻意躲避人类的视线。
村里的孩子们对这个传说充满了好奇,常常缠着林阿婆问,忘忧藤现在还在吗?它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林阿婆总是笑着摸摸孩子们的头说:“它在不在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生活里的烦恼就像路上的石头,跨过去就好了,要是总想着把石头搬走,反而会忽略了路边的风景。”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却依旧盼着有一天能亲眼见见那传说中的忘忧藤。
有一年夏天,青崖村遭遇了罕见的旱灾,田里的庄稼都快枯死了,村民们急得团团转。村长召集大家商量对策,有人提议去后山寻找忘忧藤,祈求它能带来雨水。老族长摇了摇头说:“忘忧藤解不了天灾,面对困难,我们得靠自己。” 说完,老族长带着村民们开凿水渠,从山涧引水灌溉庄稼。白天,男人们顶着烈日挖渠,女人们则在家中烧好茶水送到工地,孩子们也帮着捡拾石块。大家齐心协力,虽然辛苦,却没人抱怨。
就在水渠快要挖通的时候,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雨水滋润着干裂的土地,田里的庄稼渐渐恢复了生机。村民们欢呼雀跃,纷纷说这是他们的诚心感动了上天。只有林阿婆望着后山的方向,若有所思地说:“或许,这才是忘忧藤真正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 不是忘记烦恼,而是学会和烦恼相处,用勇气和努力去战胜它。”
日子一天天过去,青崖村的忘忧藤传说依旧在村民口中流传着。每当有外乡人偶然听到这个传说,想要进山寻找忘忧藤时,村民们都会热情地劝阻,给他们讲阿福的故事,讲旱灾时大家齐心协力的经历。渐渐地,外乡人也明白了这个传说的真正意义,不再执着于寻找藤蔓,反而会把青崖村人的生活态度带回自己的家乡。
如今,林阿婆已经九十多岁了,身体依旧硬朗,还常常坐在村口的老樟树下,给新一代的孩子们讲忘忧藤的传说。阳光透过樟树的枝叶洒在她脸上,映出满脸的皱纹,却也透着一股平和与安详。孩子们围在她身边,眼神里满是向往,他们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传说中的道理,但这个关于忘忧藤的故事,就像一颗种子,在他们心里埋下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青崖村的山依旧青翠,老樟树依旧枝繁叶茂,忘忧藤的传说也依旧在山间回荡。它不像其他传说那样充满惊心动魄的情节,却用最朴素的道理,告诉人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烦恼与困境。或许,这就是这个传说能流传百年的原因 —— 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一代又一代地滋养着青崖村人的心灵。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青崖村的忘忧藤传说 https://www.7ca.cn/zsbk/zt/6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