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这事儿,咋就成了办公室的 “欢乐喜剧人” 现场?

问责这事儿,咋就成了办公室的 “欢乐喜剧人” 现场?

提起问责,不少人第一反应准是皱眉头,觉得这俩字自带严肃 BGM,仿佛下一秒就要有人站出来念 “检讨说明书”。可你要是真在办公室里蹲点观察几天就会发现,问责这事儿有时候比综艺还精彩,各种让人忍俊不禁的名场面能凑够一整季 “办公室欢乐喜剧人”。

就拿隔壁部门的小张来说吧,上回因为把客户需求表的日期填错,导致项目延期了两天。领导找他谈话的时候,他先是一脸委屈地说 “我明明检查了三遍,可能是电脑屏幕反光没看清”,接着又掏出手机展示自己前一天加班到半夜的朋友圈,试图用 “辛苦值” 抵消 “失误值”。最后领导没忍住笑,说 “你这认错态度像极了上学时忘带作业,先找借口再卖惨”,最后罚他给整个部门买奶茶,这事才算翻篇。原本紧张的问责现场,愣是变成了 “奶茶众筹大会”,小张后来还调侃自己 “这杯奶茶买得值,既认了错,还让大家记住了‘日期不能瞎填’”。

其实在工作里,问责从来都不是 “找替罪羊” 的游戏,反而更像给大家提个醒的 “闹钟”。只不过有的 “闹钟” 响起来像温柔的提醒,有的却像突然的惊雷,吓得人一激灵。就像我们公司之前搞的 “问责小剧场”,把平时工作中可能出错的场景编成小品,比如有人把 “客户要的蓝色方案” 做成了 “绿色方案”,有人把 “下周开会” 记成了 “下下周开会”,演员们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演绎出来,台下的人笑得前仰后合,可笑着笑着就记住了 “这些错可不能犯”。比起开会时领导念厚厚的规章制度,这种 “幽默问责” 的效果反而更好,至少没人会在听的时候偷偷玩手机了。

不过也有让人哭笑不得的 “问责翻车现场”。有次市场部的小李因为没及时回复客户消息,被领导叫去谈话。小李为了表现自己 “深刻认识错误”,当场写了一篇八百字的检讨,里面还引用了 “吾日三省吾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等名言警句,差点没把领导看笑。更有意思的是,检讨里还写了 “以后每天定十个闹钟提醒自己看消息”,结果第二天他因为闹钟太多,睡过了头,上班迟到了半小时。后来领导开玩笑说 “你这检讨写得挺用心,就是执行起来咋还跑偏了”,最后让他把检讨里的 “十个闹钟” 改成 “三个关键时段闹钟”,这事才算解决。现在小李每次看到闹钟,都会想起这段 “尴尬又好笑” 的问责经历,反而再也没错过客户消息。

还有些时候,问责会变成 “集体欢乐秀”。之前我们部门做活动策划,因为有人漏算了场地费用,导致预算超了不少。部门经理没先批评人,反而把大家叫到一起,说 “咱们今天来个‘错误复盘会’,谁能找出这次预算出错的三个原因,就奖励一包零食”。大家瞬间来了兴致,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有人说 “当时算的时候光顾着看场地大小,忘了问水电费”,有人说 “没对比三家报价,直接用了第一家的价格”,还有人说 “最后没让财务再核对一遍”。最后每个人都找出了问题,经理也没罚谁,反而买了一大箱零食,让大家边吃边讨论怎么改进。后来有人说 “这哪是问责啊,分明是‘零食诱导式纠错’,不过我喜欢”。从那以后,我们部门再做预算,每个人都会主动多核对几遍,生怕错过 “找错领零食” 的机会。

当然,也不是所有问责都这么轻松。有时候遇到比较严重的错误,该严肃还是得严肃,但就算是严肃的问责,也能多一点幽默的调味剂。比如有次技术部的小王因为代码写错,导致系统崩溃了一小时,影响了不少用户。领导找他谈话时,先没说责任问题,反而问 “你这代码写得挺有‘创意’,是不是想给大家放个‘短暂假期’啊”。小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主动承认了错误,还提出了改进方案。领导最后说 “创意可以有,但别用在代码上,这次就罚你给技术部的同事们做一次‘代码避坑分享’,让大家都学学你这个‘反面教材’”。后来小王的分享特别精彩,还把自己出错的地方编成了 “代码段子”,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仅记住了错误点,还觉得小王特别坦诚。

其实仔细想想,问责之所以能变成 “欢乐现场”,关键在于大家没把它当成 “批评大会”,而是当成了 “查漏补缺的机会”。就像家里大扫除,发现地上有灰尘,不是先指责 “谁没打扫干净”,而是一起动手把灰尘清理掉,顺便想想 “下次怎么能少点灰尘”。工作中的错误就像地上的灰尘,难免会有,重要的是怎么用轻松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大家因为害怕问责而不敢做事。

现在我们办公室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问责之后,大家都会一起吃点东西,不管是奶茶、零食还是水果,边吃边聊怎么改进。有人说 “这是‘问责后的甜蜜补偿’”,也有人说 “吃了这顿,下次可别再犯错了”。可不管怎么说,这种带着幽默和温度的问责,让大家少了对犯错的恐惧,多了对改进的动力。毕竟谁还没犯过错呢,重要的是犯错之后,能不能笑着把问题解决,还能让大家都记住这个教训。

那你呢?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特别有意思的问责场景?是像小张那样 “用奶茶认错”,还是像小李那样 “写检讨翻车”?或许这些有趣的经历,反而能让我们更明白问责的真正意义 —— 不是为了惩罚谁,而是为了让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得更好。

关于问责的 5 个常见问答

  1. 问:工作中犯错被问责,总觉得很没面子,该怎么调整心态?

答:其实大家都有犯错的时候,就像上学时谁没忘带过作业、考试错过题呢?问责不是为了让你丢面子,更像是有人提醒你 “这里踩坑啦,下次绕着走”。你可以像小张那样,把问责当成 “买奶茶请客” 的机会,既能认错,还能和同事拉近关系,面子这事儿自然就没那么在意啦。

  1. 问:如果同事犯错,领导让我一起参与问责讨论,我该怎么说才不会得罪人?

答:别想着 “批评同事”,而是从 “一起找问题” 的角度出发。比如别说 “都怪你没检查清楚”,可以说 “咱们这次是不是漏了个核对环节呀?下次咱们一起多核对一遍怎么样”。就像我们部门 “零食诱导式纠错” 那样,用轻松的语气提建议,同事不仅不会生气,还会觉得你是在帮他呢。

  1. 问:问责的时候,领导越说越严肃,我紧张得说不出话,该怎么办?

答:可以试着 “给严肃的氛围加点小幽默”。比如小李写检讨引用名言时,领导都被逗笑了,紧张感瞬间就没了。你也可以说句轻松的话,比如 “领导,我这次错得确实有点‘离谱’,我已经记下来了,下次绝对不犯这种‘搞笑错误’”,说不定领导就笑了,氛围也能缓和不少。

  1. 问:有时候觉得问责就是走形式,批评完了问题还是没解决,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答:那你可以主动把 “形式” 变成 “实际行动”。比如被问责后,别只说 “我知道错了”,而是提出 “下次我会这么改”,还可以拉着同事一起讨论改进方法。就像技术部小王那样,把自己的错误变成 “代码避坑分享”,让大家都学到东西,这样问责就不是走形式,而是真的能解决问题啦。

  1. 问:如果犯错的是领导,下属能参与问责吗?

答:当然可以,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别直接说 “领导你错了”。可以找个轻松的机会,比如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笑着说 “领导,上次咱们那个项目,是不是有个小环节可以再优化下呀?我觉得如果那样调整,可能会更顺利”。领导也是普通人,只要你态度诚恳又不失幽默,他肯定愿意听你的建议,毕竟问责的目的是为了把事情做好,不是分谁的职位高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问责这事儿,咋就成了办公室的 “欢乐喜剧人” 现场? https://www.7ca.cn/zsbk/zt/62088.html

上一篇 2025年10月20日 16:04:58
下一篇 2025年10月20日 16:09:0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