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技术风险,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 “那是程序员或者大公司才要操心的事”,跟自己没啥关系。但其实不是这样,咱们日常用手机刷 APP、用智能家居控制家电、甚至在线上交水电费,背后都可能藏着各种技术风险,只是大多时候咱们没太留意而已。今天就想跟大家掰扯掰扯这些贴近生活的技术风险,不用讲复杂的专业术语,就用咱们都能听懂的话聊聊,说不定你听完会发现 “哦,原来我之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就拿咱们每天都用的手机 APP 来说吧,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只是想下载一个简单的拍照软件,结果安装完打开,它却弹出一堆权限请求,一会儿要访问你的通讯录,一会儿要获取你的位置信息,甚至还要查看
你相册。你可能会纳闷 “我就拍个照,要这些信息干啥”,但有时候为了赶紧用上软件,就随手点了 “允许”。可你知道吗?这里面就藏着技术风险。如果这个 APP 的技术防护做得不到位,你给出去的这些个人信息,很可能会被泄露出去,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去做不好的事情,比如收到一堆骚扰电话、垃圾短信,更严重的还可能遭遇电信诈骗。
再说说现在很火的智能家居,像智能音箱、智能门锁、智能灯泡这些,确实让咱们的生活方便了不少。比如下班回家,不用找钥匙,直接用指纹或者手机 APP 就能开门;躺在床上,就能用语音控制关灯、调空调温度。但这些方便的背后,也有技术风险在跟着。之前就看到过新闻,有用户家里的智能摄像头被黑客破解,家里的日常活动被别人偷偷监视;还有人发现,自己没操作,智能音箱却突然发出奇怪的声音,甚至给别人拨打电话。这都是因为智能家居设备在连接网络的时候,如果安全设置没做好,比如用了简单的密码,或者设备本身的系统有漏洞,就容易被黑客盯上,进而侵犯咱们的隐私,甚至影响咱们的生活安全。
除了手机 APP 和智能家居,线上支付也是咱们经常接触,且容易遇到技术风险的地方。现在大家出门都很少带现金了,买东西、吃饭、打车,基本都是用微信或者支付宝付款,有的时候甚至扫个码就能完成交易。这种支付方式确实便捷,但如果不小心,也可能掉进技术风险的坑。比如有人会伪造商家的收款码,你扫了之后,钱就转到了骗子的账户里;还有的人会收到一些冒充银行或者支付平台的短信,里面带着虚假的链接,你点进去之后,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或者验证码,这些信息就会被骗子获取,进而把你卡里的钱转走。另外,有时候咱们在公共场合连接免费的 WiFi,如果这个 WiFi 是不法分子搭建的 “钓鱼 WiFi”,那么你在这个 WiFi 环境下进行线上支付,支付信息也可能被窃取,造成财产损失。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技术风险听起来挺吓人的,那咱们是不是就不能用这些方便的技术产品了?其实也不用这么极端,技术本身是为了让咱们的生活更好,只要咱们多留意一些细节,就能在享受便利的同时,降低遇到技术风险的概率。比如在下载 APP 的时候,尽量去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下载,不要随便从网上找不明链接下载,因为那些不明链接里的 APP,很可能被植入了恶意程序。在给 APP 授权的时候,多想一想 “这个权限是不是必要的”,比如一个计算器 APP,要访问你的位置信息就完全没必要,这种时候就应该果断拒绝。
对于智能家居设备,买回来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修改默认密码,并且设置一个复杂一点的密码,不要用生日、电话号码这种容易被猜到的密码。同时,要经常检查设备的系统更新,很多设备厂商会通过更新系统来修复之前发现的安全漏洞,及时更新就能让设备更安全。另外,尽量不要把所有的智能家居设备都连接到同一个网络,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单独给智能家居设备搭建一个专用的网络,这样即使其中一个设备被破解,也不会影响到其他设备的安全。
在线上支付的时候,也要多留个心眼。扫码付款之前,先仔细核对一下收款方的信息,确认是正规商家再付款;收到陌生的短信或者链接时,不要轻易点击,尤其是里面涉及到银行卡信息、支付密码、验证码的内容,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不确定短信或链接的真实性,可以直接联系银行或者支付平台的官方客服咨询。还有,在公共场合使用 WiFi 的时候,尽量不要进行线上支付、转账等涉及敏感信息的操作,如果一定要用,最好使用自己手机的流量,或者连接有官方认证、加密的 WiFi 网络。
咱们普通人可能不是技术专家,没办法像程序员那样去发现和修复技术漏洞,但只要咱们在使用这些技术产品的时候,多一份谨慎,多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就能有效避开很多技术风险。比如平时可以多看看新闻,了解一下最近有哪些常见的技术诈骗手段,做到心中有数;跟家人朋友聊天的时候,也可以互相提醒一下,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他们对技术风险的防范意识可能相对弱一些,咱们多跟他们说说,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
其实技术风险并不是离咱们很遥远的事情,它就藏在咱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可能是一次不经意的 APP 授权,可能是一次随意连接的 WiFi,也可能是一次没仔细核对的扫码付款。但只要咱们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时,不放松对安全的警惕,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技术风险对咱们生活的影响。毕竟,咱们用技术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为了给自己添堵,你说对吗?
那你在平时使用这些技术产品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技术风险呢?或者你还有哪些防范技术风险的小妙招,都可以跟大家分享分享,让更多人能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和财产安全。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聊聊那些藏在生活里的技术风险,你可能每天都在碰到 https://www.7ca.cn/zsbk/zt/62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