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 “本质” 绑住啦!聊聊反本质主义这回事儿

咱们平时聊天总爱说 “某某东西本来就是这样”“这个人本质上就怎样”,比如有人会说 “苹果天生就是甜的”“猫天生就高冷”,好像每个事物都有个固定不变的 “本质”,不管外界怎么变,这个核心都不会动。但反本质主义偏偏要跟这种想法 “抬抬杠”,它觉得很多我们以为的 “本质”,其实根本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来被我们自己或者社会慢慢 “造” 出来的。

就拿水果举例吧,咱们现在觉得苹果、香蕉是水果,番茄、黄瓜是蔬菜,但你知道吗?1893 年美国最高法院还专门判过 “番茄是蔬菜” 的案子,因为当时蔬菜要收税而水果不用,商家为了避税才争这个。要是番茄真有个 “水果本质”,哪还用得着法官来定夺?再比如 “甜” 这个属性,有人觉得苹果本质是甜的,但酸苹果、涩苹果也真实存在,甚至有些品种的苹果酸到能让人皱眉头,要是硬说 “甜是苹果的本质”,那这些不甜的苹果难道就不是苹果了?

其实生活里这种 “本质迷思” 特别多。比如有人会说 “男生本质上就该坚强”“女生本质上就该温柔”,但咱们身边肯定有特别细腻敏感的男生,也有特别飒爽果敢的女生,要是用所谓的 “本质” 去套,不就把活生生的人给框死了吗?反本质主义就是想打破这种 “一刀切” 的思维,告诉我们很多标签和定义都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场景、文化、时间在变化的。

再说说咱们常吃的粽子,南方人觉得咸粽子才是 “正宗”,北方人可能觉得甜粽子才对味,要是有人说 “粽子的本质就是甜的” 或者 “粽子的本质就是咸的”,估计两边都得吵起来。但实际上,粽子的 “本质” 从来不是固定的,从最早的黍米粽,到后来的肉粽、豆沙粽、蛋黄粽,甚至现在还有榴莲粽、小龙虾粽,它的样子、馅料一直在变,所谓的 “正宗本质” 不过是某部分人习惯了的口味而已。反本质主义就是要提醒我们,别把自己习惯的东西当成 “唯一真理”,很多事物的样子都是人赋予的,不是天生就定死的。

还有咱们穿衣服这件事,以前有人会说 “裙子本质上就是给女生穿的”,但现在男生穿裙子也越来越常见,不管是舞台上的艺人,还是日常街头的年轻人,都有不少人会尝试裙装。要是还抱着 “裙子有女生专属本质” 的想法,看到男生穿裙子就觉得奇怪,不就显得有点固执了吗?反本质主义不是要否定裙子本身,而是要否定 “裙子只能给女生穿” 这种固定的定义,毕竟衣服的 “本质” 是保暖、好看,至于谁来穿,本来就不该有那么多限制。

可能有人会问,要是连 “本质” 都没有,那我们怎么认识世界啊?其实反本质主义不是要让世界变得混乱,而是要让我们更灵活地看待事物。比如我们认识一只猫,不用非要认定 “猫的本质是高冷”,而是可以观察这只猫有时候会黏人,有时候会躲起来,有时候会追着激光笔跑,这样反而能看到更真实的猫,而不是被 “高冷本质” 这个标签给限制住。就像咱们认识朋友,也不会只靠 “他本质上是个好人” 这种判断,而是会通过一次次相处,看到他的优点、缺点,看到他不同场景下的样子,这样的认识才更全面。

再举个例子,咱们平时用的手机,要是说 “手机的本质是打电话”,那现在的智能手机可就 “不务正业” 了,它能拍照、上网、玩游戏、办公,甚至还能当门禁卡、公交卡用。要是一直抱着 “手机本质是打电话” 的想法,可能就没法好好利用手机的其他功能,甚至会觉得 “手机不该用来玩游戏”。但反本质主义会告诉我们,手机的用途是随着技术发展和人的需求在变化的,没有一个固定的 “本质用途”,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开发它的功能,而不是被最初的定义给绑住。

生活里还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有人觉得 “工作的本质就是赚钱”,所以只找工资高的工作,却忽略了自己喜不喜欢、能不能学到东西;有人觉得 “学习的本质就是考高分”,所以只盯着分数,却忘了学习本身的乐趣。反本质主义不是说赚钱、考高分不重要,而是说别把这些当成唯一的 “本质”,不然就会错过很多其他重要的东西。就像工作,除了赚钱,还能让我们实现价值、交到朋友、提升能力;学习除了考高分,还能让我们了解世界、满足好奇心、学会思考,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部分。

其实反本质主义离我们一点都不远,它就藏在我们日常的小选择里。比如你今天不想按 “女生该留长发” 的说法,剪了个短发;比如你不想按 “年轻人就该喜欢流行音乐” 的说法,偏偏喜欢听老歌;比如你不想按 “上班族就该穿正装” 的说法,穿了舒服的休闲装,这些都是在打破 “本质” 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反本质主义不是一种高深的理论,而是一种更包容、更灵活的生活态度,它让我们不用被别人定的 “规矩” 和 “本质” 绑架,而是能看到事物更多的可能性,也能看到更真实的自己。

可能有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陷入 “本质思维”,比如看到别人做了和自己习惯不一样的事,就会下意识地想 “他怎么能这样,这不符合某某的本质啊”,但其实只要多想一想,就会发现很多 “本质” 都是我们自己或者社会约定俗成的,不是天生就有的。就像以前大家觉得 “外卖只能送饭菜”,现在外卖能送水果、药品、鲜花,甚至还能送宠物用品,要是一直抱着 “外卖本质是送饭菜” 的想法,不就跟不上生活的变化了吗?

反本质主义也不是要我们否定一切,而是要我们保持怀疑和思考,别轻易相信 “这就是事物的本来样子”。比如我们看到一个标签,别马上就接受,而是可以想一想 “这个标签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其他可能”。就像看到 “某某食物是健康的”,别马上就认定它的本质是健康,而是可以了解一下它的成分、适用人群,毕竟对有些人来说健康的食物,对另一些人可能并不适合。

总的来说,反本质主义就是想让我们活得更轻松、更自由,不用被那些所谓的 “本质” 和 “规矩” 绑住手脚。生活里的很多事物都没有固定的样子,很多定义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去理解它们,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毕竟世界这么多样,人这么复杂,要是都用 “本质” 来框定,岂不是太可惜了?不如放下对 “本质” 的执念,多看看事物的不同面,多尝试一些新可能,这样的生活说不定会更有趣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别被 “本质” 绑住啦!聊聊反本质主义这回事儿 https://www.7ca.cn/zsbk/zt/62260.html

上一篇 2025年10月20日 23:51:29
下一篇 2025年10月20日 23:55:41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