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盯着电脑屏幕上弹出的招标公告,指尖在鼠标上顿了三秒。那是市第三中学的扩建项目,包含两栋教学楼和一个风雨操场,总造价近八千万元。作为建安集团项目部经理,他清楚这个项目对公司的意义 —— 不仅能填补教育类工程的业绩空白,更能为明年的资质升级打下基础。办公室里的空调嗡嗡作响,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穿梭的车流,拨通了技术总监老周的电话。
“三中的标,我们得拿下。” 陈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老周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随即传来翻文件的沙沙声:“我刚看了招标要求,抗震等级要达到八度,还有绿色建筑二星标准,技术上得下点功夫。” 两人约定下午三点召开项目启动会,陈峰挂了电话,打开 Excel 表格,开始罗列需要协调的部门:预算部、技术部、采购部,还有负责资质文件的行政组,每一项都像一块必须严丝合缝的拼图。
启动会上,长方形会议桌被各类文件堆满,预算部的小李抱着笔记本电脑,眉头拧成了疙瘩。“初步测算下来,主材价格比去年涨了 12%,要是按招标控制价算,利润空间只有 5 个点。” 她的话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采购部的老王立刻接话:“我联系了三家建材商,下周能拿到最新报价,说不定能压下来两个点。” 陈峰敲了敲桌子,把话题拉回重点:“利润的事我们再想办法,但技术标必须做到无可挑剔。老周,你们团队要重点突出抗震技术和绿色建材的应用,这是招标方明确提到的加分项。”
接下来的一周,项目部成了昼夜不息的战场。白天,技术团队忙着绘制施工图纸、编制技术方案,每一个数据都要反复核对;预算部的同事则围着电脑计算工程量,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到了晚上,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陈峰常常会在各个工位间穿梭,了解进度、解决问题。有天深夜,他看到小李趴在桌上揉眼睛,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数字。“还没弄完?” 陈峰轻声问。小李抬起头,眼里带着血丝:“还有几项主材的价格没确认,怕影响整体预算。” 陈峰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熬太晚,明天一早我跟你一起对接建材商,保证不耽误进度。”
就在投标文件即将定稿的前三天,意外发生了。行政组的小张在整理资质文件时发现,公司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还有半个月就要到期,虽然已经提交了延期申请,但新证还没下来。“没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投标文件直接会被否决。” 小张急得快哭了,拿着旧证跑来找陈峰。陈峰接过证件,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大脑飞速运转。他立刻联系了住建局的相关负责人,说明情况,对方表示可以出具一份证明文件,证明公司已提交延期申请且符合延期条件,这份证明可以作为投标资质的补充材料。放下电话,陈峰松了口气,赶紧安排小张去住建局办理证明,同时叮嘱技术部暂停装订投标文件,等证明文件到手后一起放入。
办理证明的过程并不顺利。第二天,小张在住建局跑了一上午,才被告知需要补充公司近三年的安全生产事故记录。陈峰得知后,亲自带着资料赶了过去。在办事大厅,他耐心地向工作人员解释项目的重要性,以及公司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我们公司近三年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生产事故,这是记录清单,您可以核对。” 陈峰递上厚厚的资料,眼神里满是诚恳。或许是他的态度打动了对方,工作人员加快了审核速度,当天下午就出具了证明文件。当小张把证明文件带回公司时,整个项目部都欢呼起来,压在大家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投标文件提交的前一天晚上,项目部全体成员留下来进行最后的核对。技术标、商务标、资质文件,三大册厚厚的文件,每个人都分到了一部分内容,逐页检查。陈峰负责核对技术方案中的关键数据,他戴着眼镜,逐行阅读,时不时用红笔在纸上做标记。“这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写错了,应该是 C35,不是 C30。” 陈峰指着一处错误说道,老周立刻上前修改。预算部的小李则在核对报价汇总表,确保各项费用加总无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当最后一页文件核对完毕时,东方已经露出了晨曦。
投标当天,陈峰带着两名同事,小心翼翼地抱着密封好的投标文件来到招标现场。现场已经来了不少投标单位,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小声交流着。陈峰找了个位置坐下,心里既紧张又期待。上午九点,投标正式开始,各投标单位依次提交文件,然后进行开封、唱标。当工作人员念出建安集团的投标报价时,陈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 报价比控制价低了 3 个点,处于中等水平,既不会因为价格过高失去竞争力,也不会因为价格过低导致利润微薄。
唱标结束后,便是漫长的等待。接下来的一周,陈峰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时不时会刷新招标网的公告,查看评标结果。期间,他还接到了招标方的电话,就技术方案中的一些细节进行询问,陈峰都一一耐心解答。他知道,这或许是评标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每一个回答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
一周后,招标结果公布,建安集团成功中标。当陈峰在招标网上看到公司名称的那一刻,他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项目部的每一个人。办公室里再次响起欢呼声,大家互相击掌庆祝,连日来的疲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老周拍着陈峰的肩膀:“还是你领导得好,咱们这一个月的努力没白费。” 陈峰笑着摇摇头:“这是大家一起拼出来的,没有每个人的付出,咱们拿不下这个标。”
几天后,建安集团与市第三中学签订了施工合同。在签约仪式上,校方负责人握着陈峰的手说:“我们之所以选择你们,不仅是因为报价合理,更重要的是你们的技术方案详细、可行,让我们看到了你们的专业和诚意。” 陈峰点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个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不辜负校方的信任,也不辜负项目部全体成员的辛苦付出。
如今,市第三中学的扩建项目已经开工,工地上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陈峰每周都会去工地巡查,看着教学楼的框架一点点搭建起来,他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每一个成功的项目背后,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与坚持,而那场紧张又难忘的投标经历,也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激励着他在工程领域不断前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书里的昼夜:一场学校扩建项目的投标实录 https://www.7ca.cn/zsbk/zt/62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