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麦浪在微风中翻涌,金色的波纹里,一台红色的联合收割机正沿着田垄缓缓前行。锋利的割台将成熟的麦穗卷入机身,短短几分钟,原本沉甸甸的麦秆就变成了整齐的麦垛,饱满的麦粒则通过输送管落入随行的运输车中。不远处,几位农户站在田埂上,手里握着智能手机查看收割进度,脸上没有了往年抢收时的焦急。这样的场景,如今在我国的乡村田野上越来越常见,曾经依赖人力和畜力的农耕图景,正被越来越多高效、智能的农业机械改写。
过去,每到农忙时节,农户们总要全家上阵,天不亮就扛着农具往田里赶。播种时,一人在前拉着犁,一人在后扶着把手,半天下来只能完成几分地的作业;收割小麦时,镰刀要一把把挥动,弯腰弓背一整天,腰杆都直不起来,晚上还要在灯下连夜脱粒、晾晒。遇上天气突变,成熟的庄稼来不及收割,一年的辛苦就可能付诸东流。如今,这些辛苦的记忆正在被农业机械一点点冲淡。播种机可以根据土壤肥力自动调节播种密度,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在最合适的位置生根发芽;植保无人机能精准喷洒农药,不仅减少了农药用量,还避免了农户直接接触化学品的风险;联合收割机更是将收割、脱粒、清选等工序一次性完成,一台机器一天的工作量,抵得上几十个人几天的劳作。

在河南的一个种粮大户王建国的田里,我们看到了更细致的机械作业场景。他承包的两千多亩耕地,从春耕到秋收,几乎全程依赖农业机械。春耕时,带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拉着旋耕机,按照设定好的路线行进,耕地的深度误差不超过 1 厘米,既保证了土壤的疏松度,又避免了过度耕作造成的土壤板结。播种环节,多功能播种机不仅能播下种子,还能同步完成施肥、覆土等操作,种子间距均匀,肥料用量精准,每亩地能节省近 10 公斤化肥。王建国说:“以前雇人耕地、播种,不仅成本高,还总担心活儿干得不细致。现在有了这些机械,只要在电脑上设定好参数,机器就能精确作业,省心又省力。”
除了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的种植和采摘也越来越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助力。在山东的一处蔬菜种植基地,一台蔬菜移栽机正在忙碌地将育好的菜苗移栽到田间。机器前方的传送带将菜苗有序输送到栽苗装置,随后栽苗装置精准地将菜苗植入土壤,同时完成浇水作业。基地负责人李娟介绍,以前移栽蔬菜全靠人工,一个熟练工人一天最多能移栽一亩地,现在这台移栽机一天能移栽 20 亩,而且移栽的菜苗行距、株距整齐,成活率比人工移栽还高。“有了这台机器,我们再也不用在农忙时四处找工人了,还能提前上市时间,抢占市场先机。” 李娟笑着说。
农业机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改变了农户的劳作方式和生活节奏。以前农忙时节,农户们往往要连续忙碌一两个月,白天在田里劳作,晚上还要处理收获的庄稼,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现在,有了农业机械的帮助,农忙时间大大缩短,农户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技术、发展副业。在江苏的一个村庄,不少农户在农闲时参加了村里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学习如何操作智能农机、如何通过手机 APP 监测农田墒情。有的农户还利用闲置的房屋开办了农家乐,吸引城市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增加了家庭收入。
当然,农业机械的普及和应用也并非一帆风顺。对于一些小规模种植的农户来说,购买大型农业机械的成本较高,而且地块分散,大型机械作业不便。针对这些问题,各地也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有的地方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农户可以通过入股的方式使用合作社的农机,降低了使用成本;有的地方推出了农机租赁服务,农户根据自己的需求租赁农机,既满足了生产需要,又避免了闲置浪费。此外,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对购买农机的农户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减轻了农户的经济负担。
在安徽的一个农机合作社,我们看到了热闹的景象。合作社里停放着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各类农机,农户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前来预约农机服务。合作社负责人张勇介绍,合作社成立五年来,已经吸纳了周边 200 多户农户入社,拥有各类农机 50 多台(套)。每到农忙时节,合作社都会根据农户的种植面积、作物品种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合理调配农机,确保家家户户都能及时完成耕作。“以前农户自己买农机,不仅花钱多,还怕坏了没人修。现在加入合作社,不仅能用上先进的农机,还能享受维修、保养等一条龙服务,大家都很满意。” 张勇说。
农业机械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围绕农机的生产、销售、维修、服务,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一些农机生产基地,我们看到生产线不停运转,工人们在组装、调试各类农机;农机销售店里,前来咨询、购买农机的农户络绎不绝;农机维修网点遍布乡村,确保农机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得到维修。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农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机械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工具,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力量。从田埂上的小型农机到智能化的大型装备,从单一功能的机械到多功能的综合作业平台,农业机械的每一次进步,都在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面貌,改变着农户的生活。当我们行走在乡村的田野上,看到的不再是疲惫的身影,而是忙碌的机械和农户脸上轻松的笑容。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农业机械还会给我们的乡村带来哪些新的惊喜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田埂上的钢铁伙伴:农业机械如何重塑耕耘日常 https://www.7ca.cn/zsbk/zt/62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