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挤牙膏时总在想,刷牙这事儿到底算不算完成口腔清洁的 “全垒打”?直到某天吃完火锅,牙缝里卡着的香菜叶在开会时突然冒头,才后知后觉发现,有些清洁死角,还真得靠点 “外援”。而在众多口腔护理小能手当中,漱口水绝对是被低估的那一个 —— 它不像电动牙刷那样需要上手操作,也不必像牙线那样考验技术,拧开盖子倒半杯,仰头 “咕嘟咕嘟” 30 秒,嘴巴里的清爽感能从早维持到下午茶时间。
第一次正经用漱口水,是被闺蜜按头安利的。那会儿刚拔了智齿,医生反复叮嘱要保持口腔卫生,可刷牙时稍不注意就会碰到伤口,疼得眼泪直流。闺蜜甩来一瓶薄荷味的漱口水,说这玩意儿比盐水漱口温和,还能把牙缝里的食物残渣 “冲” 出来。半信半疑倒了半瓶盖,刚入口就被薄荷的清凉劲儿呛得直皱眉,可吐出来的时候,真真切切看到水里飘着几丝肉丝 —— 那瞬间突然明白,原来嘴巴里藏着这么多 “漏网之鱼”。

后来慢慢摸索出规律,不同漱口水的 “性格” 简直天差地别。薄荷党和水果党能吵上三天三夜,就像甜粽咸粽的南北之争。试过一款号称 “清晨唤醒” 的薄荷漱口水,那感觉就像往嘴里塞了块冰镇薄荷糖,连打个嗝都带着凉气,适合熬夜赶方案的凌晨(哦不对,是适合需要提神的白天)。而水果味的就温柔多了,草莓味的像喝了口淡草莓汁,葡萄味的自带果香,早上用完美滋滋去上班,连同事都问是不是换了新香水。
有人说漱口水是 “智商税”,刷完牙再漱口纯属多此一举。但只要试过一次吃完蒜苔炒肉后用漱口水,就会彻底改变这个想法。要知道,食物残渣藏在牙缝里,就算刷得再仔细也难免有漏网之鱼,这些残渣在嘴里 “发酵” 一晚上,早上起来口气能把自己熏晕。而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就像口腔里的 “清洁工”,能深层清洁牙缝里的污垢,还能抑制细菌滋生,坚持用一周,连早上起来的口气都淡了不少。
不过选漱口水也是门学问,不是越贵越好。像我这种敏感牙龈,就踩过不少坑。曾经跟风买过一款号称 “强效杀菌” 的漱口水,结果用了两天牙龈就开始出血,吓得赶紧停用。后来才知道,含酒精的漱口水虽然清洁力强,但会刺激牙龈,还会让口腔变得干燥,适合口腔状态健康的人用。而含氟的漱口水就温和多了,不仅能清洁口腔,还能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像我这种爱吃甜食的,现在每次吃完蛋糕都会用它漱漱口,心里踏实多了。
还有些人觉得漱口水用起来麻烦,其实完全可以根据生活场景灵活调整。上班党可以在办公室备一小瓶便携装,吃完外卖后去洗手间漱一漱,避免跟同事说话时的尴尬;学生党可以在宿舍放一瓶大瓶装,晚上睡前刷完牙再漱漱口,第二天早上起来嘴巴还是清清爽爽的;就连出差党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现在很多品牌都出了独立包装的漱口水,一片像果冻一样,拆开就能用,放在行李箱里不占地方,简直是出门在外的 “口气救星”。
其实漱口水的作用远不止清新口气这么简单。之前有段时间长智齿,牙龈肿得连饭都吃不下,医生就让我用含抗菌成分的漱口水,说能缓解牙龈炎症。坚持用了三天,牙龈红肿真的消了不少,也不那么疼了。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有些漱口水还能辅助治疗口腔溃疡,加速伤口愈合,像我这种容易长口腔溃疡的,现在家里常备着一瓶,每次溃疡发作时用它漱漱口,好得都比平时快一些。
当然啦,漱口水再好也不能代替刷牙和使用牙线。就像再厉害的清洁剂也不能代替扫帚,漱口水只能作为口腔护理的 “辅助工具”,要想拥有健康的口腔,还是得坚持早晚刷牙、饭后用牙线,再搭配漱口水做深层清洁,三者结合才能形成 “口腔防护网”。
现在我的洗漱台上,除了牙膏牙刷,总会摆着两三瓶不同功效的漱口水。早上用水果味的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晚上用薄荷味的深层清洁,吃完重口味的食物后再用便携装救个急,口腔状态一直保持得不错。有时候看着镜子里自己露出的大白牙,都会偷偷开心 —— 原来保持嘴巴清爽,真的能让人变得更自信。
或许有人觉得,每天花 30 秒漱口太浪费时间,但想想看,生活里的小确幸不就是这样吗?是早上起来喝的第一杯温水,是午后晒在身上的阳光,也是用漱口水时那 30 秒的清爽。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慢慢积累起来,就成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小秘密。
下次再有人问起保持口气清新的秘诀,我大概会笑着晃了晃手里的漱口水 —— 毕竟,嘴巴里的清爽感,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有多舒服呀。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