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柜最深处压着一件米白色毛衣,领口和袖口都起了细密的球,像被岁月揉碎的棉絮。每次拉开抽屉,指尖总会先碰到它粗糙的纹理,仿佛还能触到二十年前冬夜的温度。那时母亲总坐在客厅的老藤椅上,台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毛线针在指间翻飞,偶尔停下来把线绕两圈,针脚里落满窗外飘进来的月光。我趴在书桌前写作业,总能听见毛线穿过针孔的细微声响,混着厨房里砂锅咕嘟的暖意,把寒夜熬得软软的。后来才知道,那些看似平常的夜晚,藏着一个母亲能给的全部温柔。
毛衣织好那天是冬至,母亲把它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我枕边。清晨醒来摸到那团温热,拆开时看见袖口绣着小小的梅花,针脚有些歪歪扭扭,却是我见过最精致的图案。穿上身时刚好合身,毛线贴着皮肤传来妥帖的暖,仿佛裹着母亲掌心的温度。那天上学路上,寒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可胸口始终暖融融的,连呼吸都带着羊毛的柔软气息。同学问起这件毛衣,我总会得意地扬起下巴说 “我妈妈织的”,仿佛穿着全世界最珍贵的铠甲。

高中时学业越来越重,常常熬夜到后半夜。母亲会悄悄走进书房,把那件旧毛衣披在我肩上,轻声说 “别冻着”。毛衣上还留着阳光晒过的味道,混着淡淡的肥皂香,瞬间驱散了所有疲惫。有一次模拟考试失利,我趴在书桌上哭,母亲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坐在我身边,轻轻摩挲着毛衣上的绒毛。她说 “这件毛衣织坏了三次,每次拆了重织,总能织得更好”,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原来成长就像织毛衣,难免有错针漏针,可只要愿意重来,总能织出想要的模样。
后来我去外地读大学,临走前母亲把旧毛衣折好放进行李箱,反复叮嘱 “天冷就穿上”。第一次在异乡过冬,气温骤降,我翻出那件毛衣穿上,瞬间想起家里的暖。视频通话时,母亲看着我身上的毛衣,笑着说 “没想到还能穿”。其实毛衣已经有些小了,袖口也磨破了边,可我还是舍不得扔。每次穿上它,就像母亲还在身边,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我。
去年冬天回家,我发现母亲的鬓角又添了些白发。她翻出一件新织的毛衣,说 “给你织了件新的,旧的该换了”。我接过新毛衣,柔软的毛线贴着掌心,可心里却空落落的。我抱着旧毛衣对母亲说 “还是这件好”,母亲愣了愣,随即笑了,眼角泛着微光。那天晚上,我又穿上旧毛衣坐在书房里,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时,母亲坐在藤椅上织毛衣,台灯的光温柔地洒在我们身上,时光好像从未走远。
如今这件旧毛衣依旧躺在衣柜最深处,每次整理衣物时,我都会拿出来摩挲一会儿。它不再崭新,甚至有些破旧,可上面的每一个针脚,都藏着母亲最真挚的爱。那些年母亲织毛衣的夜晚,那些披在肩上的温暖,那些无声的安慰,都化作了岁月里最珍贵的回忆。或许有一天,这件毛衣会彻底不能穿了,可它带给我的暖,会永远留在心里,陪着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寒冬。
今年冬天又要来了,不知道母亲会不会再织一件新毛衣。但我知道,无论走多远,无论过多久,只要想起那件旧毛衣,想起母亲的爱,就永远不会觉得孤单。下次回家,我想和母亲一起坐在藤椅上,听她讲织毛衣时的故事,就像小时候那样,让时光慢一点,再慢一点,把那些温暖的瞬间,再延长一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