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里的时光褶皱

旧书里的时光褶皱

书架最底层那排深蓝色封皮的旧书,总在梅雨季泛出淡淡的纸浆香气。它们的书脊大多已经开裂,露出里面泛黄的棉线,像老人手背暴起的青筋,却依旧倔强地支撑着每一页承载的故事。我常常在某个无事的午后,蹲在书架前轻轻抽出一本,指尖划过封面时,能触到岁月留下的细小凹痕,那是多年前不小心滴落的茶渍,或是被笔尖划过的浅痕,每一道都藏着一段模糊却温暖的记忆。

这些旧书大多是祖母留下的,有些扉页上还留着她娟秀的字迹,日期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某个春日。她总说书本是有生命的,每一次翻阅都是与过去的对话,所以即便是书页边角卷起,她也会用指尖一点点捋平,再用镇纸压上整夜。有一次我在一本《牡丹亭》里发现半张褪色的戏票,票根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只隐约能看到 “游园惊梦” 四个字,想来是祖母年轻时去戏院看昆曲留下的纪念。

去年整理书房时,我曾想过将这些旧书捐赠出去。打包时,一本《唐诗三百首》从中间滑落,夹在里面的信纸飘了出来。那是祖父写给祖母的信,字迹工整,字里行间满是思念:“今日路过巷口的书局,见你常读的那本《漱玉词》新到了一册,已为你买下,待归时与你一同品读。” 信纸的边缘已经卷起,纸面也泛着淡淡的黄色,却依旧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温情。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这些旧书早已不是简单的文字载体,它们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与情感,是时光留下的珍贵馈赠。

夏日的夜晚,我喜欢将旧书摊在阳台的藤椅上,就着月光翻看。书页在指尖轻轻翻动,发出细微的 “沙沙” 声,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有一本《朝花夕拾》,书页上有祖母用红笔做的批注,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那一篇,她写道:“幼时家乡也有这样的园子,夏日可摘桑葚,冬日可堆雪人,如今想来,满是怀念。” 那些红色的字迹已经有些褪色,却依旧清晰地记录着祖母的童年时光。我仿佛能透过这些字迹,看到年轻时的祖母坐在窗前,一边翻看书本,一边回忆着家乡的点点滴滴。

秋雨绵绵的日子,旧书的纸浆香气会变得更加浓郁。我曾在一本旧词典里找到过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年轻的祖母和祖父,他们站在书局的门口,手里捧着刚买的新书,脸上满是笑容。照片的背面写着日期:1956 年 9 月 12 日。那一天,应该是他们相识的日子吧。我想象着他们当年的模样,祖母穿着浅蓝色的旗袍,祖父穿着笔挺的中山装,两人并肩走在书局的书架前,指尖划过一本本新书,挑选着彼此喜爱的书籍。那样的场景,温馨而美好,即便隔着数十年的时光,依旧能让人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冬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玻璃洒在旧书上,给书页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我会将旧书放在膝盖上,慢慢翻看,偶尔遇到夹在书中的干枯花瓣,便会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放在手心细细端详。那些花瓣大多是玫瑰或茉莉,虽然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娇艳,却依旧能让人联想到曾经的芬芳。有一次,我在一本《宋词选》里发现了一朵干枯的腊梅,花瓣呈淡淡的黄色,摸起来有些粗糙。祖母曾说过,她年轻时最喜欢腊梅,每到寒冬腊月,便会折一枝腊梅插在书桌上的花瓶里,让整个房间都充满淡淡的香气。想来这朵腊梅,便是她当年精心收藏起来的吧。

如今,市面上的新书越来越多,装帧也越来越精美,可我依旧偏爱这些旧书。它们或许没有华丽的封面,没有光滑的纸张,却有着新书无法比拟的厚重与温度。每一本旧书都是一段时光的缩影,每一页纸都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每一个字都承载着真挚的情感。我常常想,等到多年以后,当我老去,这些旧书又会被谁珍藏呢?它们会不会也成为别人眼中的珍贵回忆,继续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每当我翻开这些旧书,都仿佛能听到时光的脚步声,那些逝去的岁月、那些难忘的人和事,都在书页间缓缓浮现。或许,这就是旧书的魔力吧,它们能将时光定格,能让记忆永存,能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满满的温暖与感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上一篇 2025-08-22 03:21:30
下一篇 2025-08-22 03:28:28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