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件起球的旧毛衣,藏着我整个青春的暖

那件起球的旧毛衣,藏着我整个青春的暖

衣柜最深处压着一件枣红色毛衣,领口和袖口的毛线已经起了细密的球,像撒了一把碎星星。每次换季整理衣物时,指尖触到那片柔软的瞬间,眼眶总会不自觉发热。这件毛衣是母亲织的,针脚算不上精致,甚至能看到几处歪斜的纹路,但它裹着的温度,却足以抵御往后人生里所有的寒冬。

记得第一次见到它时,我正坐在初中教室的窗边,看着窗外飘起那年的第一场雪。母亲突然出现在教室后门,手里紧紧攥着一个蓝色布袋,额头还沾着未化的雪粒。她看见我,眼睛立刻亮起来,快步走到我座位旁,把布袋塞到我手里:“刚织好的,试穿看看合不合身。” 周围同学的目光都聚过来,我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却在触到布袋里毛衣的温度时,心跳漏了一拍。那是种带着阳光气息的暖,混着母亲指尖特有的皂角香,瞬间把冬日的寒冷都隔在了窗外。

那件起球的旧毛衣,藏着我整个青春的暖

那天放学路上,我裹着这件新毛衣,脚步都轻快了许多。风卷着雪沫打在脸上,可胸口却像揣了个小暖炉,连呼吸都带着暖意。同学凑过来摸了摸毛衣的料子,羡慕地说:“你妈妈手真巧,这颜色真好看。” 我嘴上没说话,心里却像灌了蜜,偷偷把下巴埋进毛衣的领口,贪婪地吸着那股属于母亲的味道。

从那以后,这件枣红色毛衣就成了我的冬日标配。早晨背着书包出门,母亲总会帮我把毛衣的领口理好,再叮嘱一句:“路上小心,别把毛衣蹭脏了。” 傍晚放学回家,我会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穿着毛衣窝在书桌前写作业。母亲坐在旁边的缝纫机前做活,缝纫机 “哒哒” 的声响和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成了那段日子最温暖的背景音。有时我写累了,会转头看她,她的手指在毛线和布料间灵活地穿梭,灯光下,她的头发里已经能看到几根银丝,可眼神却依旧温柔。

有一次下大雨,我没带伞,放学时只能站在教学楼门口等。风裹着雨水往衣领里灌,我冻得瑟瑟发抖,紧紧抱着胳膊。就在这时,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撑着伞从雨里跑来,是母亲。她的裤脚已经湿透了,紧紧贴在腿上,头发也被雨水打湿,贴在脸颊上。可她手里却小心翼翼地拿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件干燥的外套。“快把外套穿上,别冻着了。” 她一边说,一边把我拉到伞下,用自己的身体挡住迎面而来的风雨。我穿上外套,又把毛衣的领口拉了拉,突然发现母亲的肩膀已经被雨水打湿了一大片。“妈,你伞往自己那边挪挪。”“没事,我不冷。” 她笑着说,可我却看见她的嘴唇已经有些发紫。那天回家后,母亲就感冒了,可她还惦记着我的毛衣,夜里还起来把我白天不小心蹭脏的毛衣洗干净,晾在暖气旁。

后来我上了高中,开始住校。临走前,母亲把那件枣红色毛衣叠得整整齐齐,放进我的行李箱里,还在旁边放了一包毛线和一根针。“毛衣要是起球了,就自己用针挑一挑,要是哪里破了,记得跟我说,我给你补。” 我点点头,眼眶却有些红。在学校的第一个冬天,我又穿上了这件毛衣。夜里宿舍里暖气不太足,我裹着毛衣躺在床上,仿佛又回到了家里的书桌前,能听到母亲缝纫机 “哒哒” 的声响。有次给家里打电话,母亲问我:“毛衣还合身吗?要不要我再给你织一件新的?”“不用了妈,这件就很好。” 我说,其实我是怕她太辛苦。

高三那年冬天特别冷,期末考试前的一个周末,我没回家。母亲担心我,特意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来学校看我。她带来了我爱吃的红烧肉,还有一件新织的灰色毛衣。“枣红色那件可能有点小了,我给你织了件大的,你试试。” 她一边说,一边把新毛衣递过来。我接过毛衣,摸了摸料子,和那件枣红色毛衣一样柔软。“妈,你不用这么辛苦的,学校里不冷。”“没事,你学习累,穿暖和点才能好好复习。” 她坐在我宿舍的床边,拉着我的手问我最近的学习情况,又叮嘱我要按时吃饭,别熬夜。临走时,她又想起了什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几个新的毛衣扣。“上次看你枣红色那件毛衣的扣子有点松了,给你换几个新的。” 我接过盒子,看着母亲布满老茧的手,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高考结束后,我考上了外地的大学。去学校报到那天,母亲送我到火车站。她帮我提着行李箱,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要照顾好自己,注意保暖,别舍不得穿毛衣。火车开动时,我从窗户里往外看,母亲还站在月台上,挥舞着手臂,直到她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一个模糊的点。我坐在火车上,打开行李箱,看到那件枣红色毛衣和灰色毛衣叠放在一起,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少了点什么。

大学期间,我很少再穿那件枣红色毛衣了。不是因为它不好看,而是因为我发现,它已经有些短了,袖子也不够长了。可我还是舍不得扔掉它,每次放假回家,都会把它拿出来洗干净,晾干,再叠好放回衣柜里。母亲看到了,总会说:“这件毛衣都旧了,扔了吧,我再给你织件新的。”“不要,我就要这件。” 我说,母亲无奈地笑了笑,不再说什么。

去年冬天,我回家过年。一天晚上,我和母亲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突然发现母亲在织毛衣。她的眼睛不如以前好了,织一会儿就要停下来揉一揉眼睛。“妈,你怎么还在织毛衣啊?”“给你织件新的,你那件枣红色的都穿了这么多年了。” 我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拿起她织了一半的毛衣,摸了摸上面的针脚。和那件枣红色毛衣一样,算不上精致,却充满了温暖。“妈,不用了,我有很多毛衣了。”“不一样,这是我给你织的。” 母亲说,语气里带着一丝固执。那天晚上,我和母亲聊了很久,聊起我小时候穿那件枣红色毛衣的趣事,聊起她织毛衣时的辛苦。母亲说,那时候白天要上班,只能晚上等我睡了以后织毛衣,常常织到半夜。“有时候织着织着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针还插在毛衣上。” 她笑着说,可我却听得鼻子发酸。

现在,母亲已经很少织毛衣了。她的眼睛越来越不好,手指也不如以前灵活了。可那件枣红色毛衣,我依然好好地收在衣柜里。每次看到它,我就会想起母亲坐在台灯下织毛衣的身影,想起她冒雨给我送外套的场景,想起她对我的点点滴滴的爱。这件起球的旧毛衣,虽然已经不再时髦,也不再合身,却承载着我整个青春的记忆,裹着母亲最真挚的爱。

有时候我会想,等我以后有了孩子,我也要把这件毛衣拿给他看,告诉他这件毛衣背后的故事。告诉他,曾经有一个人,用她的双手,一针一线地织出了温暖,织出了爱,织出了我整个青春里最珍贵的回忆。不知道多年以后,当这件毛衣变得更旧,上面的球起得更多,我再看到它时,会不会依然像现在这样,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感动?会不会依然能想起那些被母爱包裹的日子,想起那个总是把最好的都留给我的母亲?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上一篇 2025-08-22 05:42:11
下一篇 2025-08-22 05:48:32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