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下班回家的小巷里,总能在转角的旧纸箱旁遇见一只三花猫。它耳朵尖沾着点灰,尾巴却总是翘得笔直,见人过来会先往后缩半步,等发现你手里没拿威胁性的东西,又会试探着蹭蹭你的裤脚。这种带着警惕又藏不住亲近的小模样,像极了城市里许多默默生存的流浪猫 —— 它们不是宠物,却早已成了我们日常生活里无声的邻居。
小区楼下的便利店老板老张,每天都会在门口的旧泡沫箱里放半碗猫粮。他说三年前冬天,一只橘猫在店门口冻得缩成一团,他扔了块面包过去,从此这只猫就天天守在这儿。后来老张干脆网购了成袋的猫粮,渐渐的,来吃粮的猫从一只变成三只,有橘猫、黑猫,还有一只断了尾巴的白猫。附近的住户知道后,也会偶尔带些猫罐头过来,泡沫箱里的食物从没断过。

这些毛孩子好像天生就懂怎么在钢筋水泥里找活路。它们知道哪家餐馆的后厨会扔剩菜,知道哪个车棚的角落能遮风挡雨,甚至能记住哪些住户会温柔地给它们递零食。有次加班到深夜,在小区的长椅上坐着休息,一只黑白相间的流浪猫悄悄走过来,在我脚边蜷成一团,微弱的呼噜声在安静的夜里格外清晰,那一刻突然觉得,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自己好像也不是那么孤单。
不过,流浪猫的生活也充满了不易。春天会担心它们误食有毒的花草,夏天要躲避突如其来的暴雨和炎热的暴晒,秋天容易被飘落的枯叶里藏着的虫子叮咬,冬天则要在寒风里艰难地寻找温暖的栖身之所。有时候会看到有些流浪猫的耳朵缺了一块,或者腿有些跛,不用想也知道,它们肯定是在觅食或者争抢地盘的时候受了伤。小区里有位退休的阿姨,专门准备了一个小药箱,里面放着碘伏、棉签和绷带,遇到受伤的流浪猫,就会小心翼翼地给它们处理伤口,时间久了,那些猫咪看到阿姨,就会主动凑过去,一点也不害怕。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流浪猫的生活。有些小区会专门设置 “流浪猫投喂点”,里面放着干净的猫粮和水,还有志愿者定期过来清理;有些爱心人士会给流浪猫做绝育手术,避免它们繁衍出更多无家可归的小生命;还有些人会在网上发布流浪猫的照片和信息,帮它们寻找愿意收养的主人。去年冬天,小区里一只怀孕的三花猫在车底下生下了四只小猫,消息传开后,大家纷纷从家里拿来旧毯子、纸箱和猫粮,有人还专门在车棚的角落给它们搭了一个温暖的小窝。等小猫们稍微长大一点,有三只都被好心的住户收养了,剩下的一只,就成了整个小区的 “团宠”,每天都有不同的人给它送吃的,陪它玩耍。
其实,流浪猫和我们一样,都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它们不会说话,却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着我们 —— 在我们疲惫的时候,给我们一个温暖的依偎;在我们孤独的时候,用呼噜声给我们一丝慰藉。我们或许不能给每一只流浪猫一个家,但可以多一点善意,多一点包容,在它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比如路过的时候,不要故意驱赶它们;看到受伤的时候,能帮忙处理一下伤口;家里有多余的食物,能给它们留一点;甚至只是在天气冷的时候,给它们一个装满旧衣服的纸箱,让它们能有一个温暖的小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早上出门,都会习惯性地往小区的投喂点看一眼,看看那些熟悉的小身影有没有出现。有时候会看到它们在阳光下懒洋洋地晒太阳,有时候会看到它们追逐打闹,有时候会看到它们安静地趴在那里,眼神里满是平和。看着它们自在的模样,心里总会觉得暖暖的。或许,这就是人与动物之间最美好的相处方式 —— 不打扰,却互相陪伴;不索取,却彼此温暖。未来的日子里,希望这座城市能给这些毛孩子们更多的空间,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关爱流浪猫的队伍中来,让它们能在这座城市里,更安心、更快乐地生活下去。你呢?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群可爱的流浪猫,有没有发生过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