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总听朋友说旧物市场藏着宝藏,这周终于抽时间去逛了趟家附近的露天集市。刚走到路口就被热闹劲儿裹住,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混着烤红薯的甜香飘过来,连空气里都带着种让人放松的烟火气。本来只打算随便看看,结果一脚踏进去就挪不动道,最后揣着五十块出门,居然拎了三大袋东西回来,现在想想还忍不住笑。
市场里的摊位摆得密密麻麻,却透着种乱中有序的可爱。有的老板把老唱片摞成小山,黑胶盘面泛着温润的光泽;有的摊位铺着格子布,上面摆满了带着年代感的铁皮玩具,青蛙跳、铁皮火车,一看就想起小时候攥着零花钱不肯撒手的样子。最有意思的是拐角处一个卖老相机的摊位,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大爷,说起每台相机的来历都滔滔不绝,连哪年在哪拍过全家福都记得清清楚楚。
我蹲在一个卖陶瓷小摆件的摊位前挪不开眼,架子上的小猫存钱罐歪着脑袋,釉色虽然有些磨损,却比商场里崭新的玩偶多了份亲切感。老板是个穿碎花裙的阿姨,见我盯着看就笑着说:“这是前两年收的老物件,原来的主人是个小姑娘,说存了好几年的硬币都在里面呢。” 我忍不住问多少钱,阿姨摆摆手说:“喜欢就给五块吧,放我这也是落灰,给它找个喜欢的新家更划算。”
抱着存钱罐继续往前走,又被一个装满旧书的纸箱吸引。里面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儿童读物,《舒克贝塔》《格林童话》的封面都有些泛黄,书页间还夹着当年读者留下的小纸条。有本《成语故事》里夹着张用铅笔写的便签,字迹歪歪扭扭:“送给小明,希望你像故事里的英雄一样勇敢。” 瞬间就被这种陌生人的温柔戳中,问老板能不能把这本书卖给我,老板爽快地说:“十块钱拿走,这些书能有人愿意读,比什么都强。”
逛到一半的时候,肚子开始咕咕叫,顺着香味找到一个卖糖炒栗子的小摊。老板是对年轻夫妻,正忙着用铁铲翻炒栗子,栗子裂开的缝隙里冒出热气,甜香能飘出去好几米。买了一小袋刚出锅的栗子,烫得直甩手也舍不得放下,咬开一口又甜又面,比超市里真空包装的好吃太多。夫妻俩一边称重一边跟我聊天,说他们每周末都来这儿摆摊,熟客多了就像朋友一样,有时候还会收到老顾客带来的自家腌菜,听得我心里暖暖的。
最惊喜的收获是在市场快收摊的时候遇到的。一个卖旧首饰的摊位前,老板正忙着收拾东西,我瞥见一个银色的小镜子躺在角落里,镜面边缘刻着细碎的花纹,虽然有些氧化,却透着精致。问老板多少钱,老板看了一眼说:“这个啊,本来是跟其他首饰一起收来的,也不知道值多少钱,你要是喜欢就给十五块吧,我这也快收摊了。” 我赶紧付钱把镜子揣进兜里,回家用软布擦了擦,镜面居然还很清晰,照镜子的时候都觉得比平时开心了几分。
不知不觉就逛到了下午,市场里的摊位开始陆续收摊,老板们互相打着招呼,有的还约着收摊后一起去吃附近的面馆。我拎着三个袋子往回走,里面装着五块钱的存钱罐、十块钱的旧书、十五块的小镜子,还有二十块钱买的糖炒栗子和两串糖葫芦,五十块钱刚好用完,却觉得收获比花五百块买的东西还多。
路上遇到邻居张阿姨,看见我拎着这么多东西,笑着问我是不是去大采购了。我兴奋地跟她讲起在旧物市场的经历,张阿姨听完也眼睛发亮:“我年轻的时候也常去逛这种市场,那时候还在里面淘到过一个老算盘,现在还在家里当摆设呢。” 说着就约我下周一起再去逛,说要带我去她认识的一个老摊位,那里有很多有意思的老物件。
回到家把淘来的东西一一摆开,存钱罐放在书桌上,旧书放进书架,小镜子摆在梳妆台上,每次看到都能想起逛市场时的快乐。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抱太大期待,只是想找个地方打发周末时间,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意外收获。那些旧物件或许不值多少钱,却带着时光留下的温度,藏着陌生人的故事,这种独一无二的感觉,是在商场里买不到的。
现在每次路过市场附近,都会忍不住放慢脚步,想看看有没有新的摊位出现,有没有新的惊喜在等着。有时候还会跟朋友推荐这个地方,他们有的觉得旧物市场都是别人用过的东西,没什么好逛的,可只有真正去过的人才知道,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旧物件里,藏着多少不期而遇的温暖和快乐。
下周就要跟张阿姨一起再去逛市场了,不知道这次又能淘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或许会遇到一本夹着老照片的相册,或许会找到一个带着花纹的旧茶杯,又或者只是在某个摊位前跟老板聊聊天,听听那些关于旧物件的故事。想想就觉得期待,毕竟在旧物市场里,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到什么惊喜,这种未知的快乐,不正是逛市场最吸引人的地方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