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着星星画圈圈:我和星轨的那些事儿

追着星星画圈圈:我和星轨的那些事儿

各位喜欢抬头看天的朋友,有没有试过在某个晴朗的夜晚,盯着天上的星星看很久?你可能会发现,那些看似一动不动的星星,其实也在慢慢 “走路”。而把它们 “走路” 的轨迹拍下来,就成了超浪漫的星轨照片 —— 一圈圈围绕着某个中心点的光带,像给夜空系上了发光的丝带,又像星星在黑夜里偷偷画的圈圈。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我追着拍星轨的那些好玩经历,还有关于星轨的小知识,说不定能勾起你也想去试试的念头呢。

第一次知道星轨这东西,是在朋友的朋友圈里。他发了一张在郊外拍的照片,漆黑的背景上,无数条金色的光带绕着一颗亮星转,下方还能看到几棵歪歪扭扭的小树剪影。当时我就惊了,这星星咋还能拍出 “尾巴”?难道是相机出了啥神奇故障?后来才知道,星轨根本不是星星真的长了尾巴,而是地球在转,星星的位置相对发生了变化,相机长时间对着天空拍摄,就把这些变化的轨迹记录下来了。说直白点,就是我们站在地球上跟着地球 “转圈圈”,看星星的时候觉得是星星在绕着我们转,相机就把这种 “错觉” 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美景。

刚开始拍星轨的时候,我可闹了不少笑话。那时候以为只要把相机架在那儿,开着快门等就行,结果第一次拍的时候,等了半个多小时,拿回相机一看,画面漆黑一片,连颗星星都没捕捉到。后来才知道,原来拍星轨不仅要选对天气,还得选对地方 —— 光污染太严重的城市里,路灯、霓虹灯的光会把夜空照亮,星星的光就被盖过去了,根本拍不出清晰的轨迹。那之后,我就开始跟着一群摄影爱好者往郊外跑,有时候为了找个好机位,得开车一两个小时,到那种连手机信号都不太好的地方。不过当看到满天繁星在镜头里慢慢画出轨迹时,就觉得之前的麻烦都值了。

记得有一次去山里拍星轨,本来查好天气预报说是晴天,结果到了晚上,半空中突然飘来几朵云。当时我都快急哭了,因为为了这次拍摄,我提前一周就调好了工作,还特意借了更专业的镜头。就在我蹲在地上沮丧的时候,同行的一位老大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别急,说不定云会给咱们带来惊喜。” 没想到真被他说中了,没过多久,那几朵云慢慢散开,月光从云缝里漏出来,洒在远处的山尖上,而星轨在云层的缝隙里若隐若现,拍出的照片既有星星的灵动,又有山峦的厚重,比我预想的还要好看。从那以后我就明白,拍星轨有时候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每次拍摄都充满了期待。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拍星轨需要很专业的设备,其实并不是这样。我刚开始拍的时候,用的就是一台普通的入门级单反相机,镜头也是相机自带的套头,只要掌握好技巧,一样能拍出不错的作品。首先得把相机架在三脚架上,因为长时间曝光如果手拿着相机,稍微一动画面就会模糊。然后要把相机的快门速度调慢,一般来说,拍星轨需要曝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具体时间得根据当时的光线情况来定。另外,ISO(感光度)也不能调太高,太高的话画面会有很多噪点,影响星轨的清晰度,一般控制在 100 到 400 之间就差不多了。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可以用快门线或者相机的定时拍摄功能,避免按快门的时候碰到相机导致画面抖动。

除了拍摄技巧,选对时间也很重要。一般来说,每年的春秋两季是拍星轨的好时候,这两个季节天气比较稳定,云层相对较少,而且夜晚的温度也不会太低,不至于在外面冻得瑟瑟发抖。冬天虽然星星更亮,但太冷了,相机电池消耗得特别快,有时候拍着拍着相机就自动关机了,得揣在怀里捂半天才能再用。夏天的话,天气容易突变,而且蚊虫特别多,上次在湖边拍星轨,我穿了长袖长裤还被蚊子咬了好几个包,回来痒了好几天。不过夏天的银河特别清晰,如果能把星轨和银河结合起来拍,画面会更壮观。

拍得多了,我还发现星轨其实也分很多种形态。最常见的是围绕北极星的同心圆星轨,因为北极星几乎正对着地球的北极点,地球自转的时候,其他星星看起来都是围绕着北极星转的,所以拍出来的轨迹就是一圈圈的圆。如果你往南方拍,星轨就不是圆形的了,而是一条条抛物线,因为南方的星星没有一个固定的 “中心点”。还有一种星轨是 “星芒轨”,就是在星轨的每个转折点都能看到星星的芒角,这种效果需要用小光圈拍摄,一般把光圈调到 f/8 到 f/16 之间,就能拍出星星的芒角,让星轨看起来更有质感。

有时候拍星轨的时候,我会坐在三脚架旁边,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慢慢移动。那时候周围特别安静,只能听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虫鸣。看着星星的轨迹在相机屏幕上一点点变长,就会觉得时间好像变慢了,之前因为工作、生活积累的压力,也在那一刻慢慢消散。有一次,我在拍星轨的时候,遇到了一群露营的年轻人,他们看到我在拍星星,就围过来看热闹,还跟我分享他们带的零食和饮料。我们一起坐在草地上,聊着天,看着星星,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虽然之前互不相识,但因为星轨,我们有了一段特别美好的相遇,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温暖。

现在我已经拍了快三年星轨了,电脑里存了几百张星轨照片,每一张都对应着不同的故事 —— 有在山顶冻得流鼻涕拍的,有在湖边被蚊子咬得满腿包拍的,还有在沙漠里顶着风沙拍的。有时候翻看这些照片,就像在翻看自己的日记本,每一张都能让我想起当时的场景和心情。有人问我,拍这么多星轨,会不会觉得腻?其实不会,因为每次拍的星轨都不一样,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天气,拍出来的效果都有差别,而且每次拍摄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体验。

最近我还打算尝试拍 “创意星轨”,就是在拍摄过程中加入一些人为的元素,比如用手电筒在镜头前画图案,或者让朋友拿着荧光棒在画面里走动,让星轨照片更有故事性。不过这个技巧难度有点大,需要反复练习,我已经失败了好几次,但我觉得没关系,毕竟拍星轨的乐趣本来就在于不断尝试和探索。

其实不止是拍星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不需要一开始就做到完美,重要的是愿意去尝试,愿意去体验。也许你第一次拍星轨会拍砸,第一次做饭会做糊,第一次旅行会遇到麻烦,但这些不完美的经历,都会成为你日后珍贵的回忆。就像那些星轨,它们不是一开始就是完整的圆圈,而是星星一点一点移动,慢慢形成的轨迹。生活也是一样,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去走,一点一点去积累,才能画出属于自己的 “星轨”。

如果你也对星轨感兴趣,不妨找个晴朗的夜晚,带上相机去郊外试试。不需要太专业的设备,也不需要太丰富的经验,只要有一颗愿意抬头看天、愿意感受美好的心,说不定你也能拍出让自己惊喜的星轨照片。至于你会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会拍出怎样特别的星轨,那就得等你自己去探索啦。

关于星轨的 5 个常见问答

  1. 拍星轨一定要用单反相机吗?

不是哦,现在很多微单相机、甚至部分性能较好的手机(支持长曝光功能)也能拍星轨。手机拍的话建议搭配手机三脚架,避免画面抖动,同时尽量选择专业模式,手动调整快门速度、ISO 等参数,一样能拍出不错的效果。

  1. 为什么城市里很难拍出清晰的星轨?

主要是因为城市里光污染严重,路灯、广告牌、建筑物的灯光会让夜空变亮,这种 “光雾” 会掩盖星星的光芒,导致相机难以捕捉到星星的轨迹。如果想在城市拍,建议找高楼较少、灯光较暗的公园或江边,而且最好避开满月前后,因为月光太亮也会影响星轨拍摄。

  1. 拍一次星轨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时间不一定,主要看你想拍的星轨长度。如果只是想拍短一点的轨迹,曝光 10-20 分钟就够了;如果想拍完整的同心圆星轨,可能需要曝光 30 分钟到 1 小时,甚至更久。不过曝光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画面里的噪点会变多,影响画质,一般建议单次曝光不超过 1 小时,要是想拍更长的轨迹,可以用 “叠加法”—— 拍多张短曝光的照片,再用软件合成。

  1. 拍星轨的时候,怎么找到北极星?

北极星是拍同心圆星轨的关键,找到它就能确定拍摄的中心点。最简单的方法是先找到北斗七星(像个勺子的形状),然后沿着北斗七星勺口的两颗星(天枢星和天璇星)连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 5 倍的距离,就能看到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啦。如果看不到北斗七星,也可以找仙后座(像个 “W” 的形状),仙后座中间的三颗星连线延长,也能找到北极星。

  1. 拍星轨遇到多云天气,是不是就只能放弃了?

不一定哦!如果只是少量薄云,反而可能让星轨更有层次感 —— 云层会让部分星轨若隐若现,拍出的照片有种朦胧的美感。但如果是厚厚的乌云,把星星都挡住了,那就只能等云散或者下次再拍啦。另外,拍的时候可以多观察天气变化,有时候云层移动很快,说不定等十几分钟,云就会散开,给你留出拍摄的机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上一篇 2025-09-24 20:14:15
下一篇 2025-09-24 20:20:04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