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总能抛出让人惊叹的消息。从瘫痪患者用意念玩游戏,到计划让人类控制机器人,这个 2016 年在加州诞生的公司,正试图撬开大脑与机器对话的神秘大门。
首款产品 Telepathy 早已不是概念。它能让植入设备的人仅凭意念控制手机、电脑,整个过程不用动眼,更不用动手。第一位受试者 Noland 术后的生活彻底改变,不仅直播用它玩《文明 6》,还能在三万英尺高空创作猫猫表情包,每周使用时长超过 70 小时 —— 比我们每周睡觉的时间还多 14 小时。

这种 “数字独立性” 对患者来说意义非凡。脊髓损伤或 ALS 患者不用再依赖家人协助,靠思想就能看视频、读书、逛网页。更酷的是,Neuralink 还打算和特斯拉的 Optimus 机器人结合,未来受试者或许能直接用大脑信号控制机械手,完成端杯子、开门这类日常动作。
Neuralink 的底气藏在技术细节里。大脑本质靠电信号运作,它的植入设备就是通过读写这些信号实现交互的。手术机器人会先在头骨上开个几厘米的小洞,把比头发丝还细的电极线植进去 —— 精度能达到微米级,比人类外科医生还准,能巧妙避开血管。这些电极线通过无线蓝牙传输数据,设备没电了还能用电磁垫感应充电,现在的版本充几分钟就能用 4-5 小时,下一代目标是续航翻倍。
团队的野心远不止 “恢复功能”,而是给人类 “超能力”。人类大脑和设备的天然通信带宽只有每秒 1 比特,一天下来传递的信息少得可怜。Neuralink 现在已经能做到每秒 10 比特,Noland 在光标控制测试中更是跑出 9.5 BPS 的成绩,打破了人类纪录。下一代设备会把电极通道增加到 3000 个,未来甚至要冲击千兆级带宽。马斯克设想,某天用 Neuralink 的人交流速度会比普通人还快,电子竞技里可能都会出现 “脑控选手”。
但光鲜成绩背后藏着不少麻烦。Noland 曾遇到光标准确度下降的问题,检查发现 85% 的电极线都位移了。原来手术时进入颅骨的小气穴会推动植入体移位,这成了早期手术的棘手难题。更让人揪心的是其他受试者的反馈,有人出现记忆混乱,想打开音乐 App 却跳转到相册,还有人短期记忆出现断层,妻子提起前晚的对话自己毫无印象。
动物实验的争议也从未停过。前雇员起诉称,自己多次被携带乙型疱疹病毒的猴子抓伤感染,要求治疗时还遭威胁。有数据显示,2018 到 2022 年间,约 1500 只实验动物因测试死亡,其中 23 只恒河猴术后出现脑肿胀、瘫痪等症状,15 只最终被安乐死。马斯克否认虐待动物,但这些消息还是让人们对技术安全性打上问号。
数据安全更是悬在头顶的剑。曾有匿名志愿者透露,自己的脑波数据在暗网被拍卖,黑客还通过刺激大脑海马体让他 “看见” 不存在的火灾警报。现在设备用蓝牙通信,虽然方便连接各种电子设备,但未来如果没有独特的安全协议,后果不堪设想。
监管层也开始敲响警钟。FDA 曾因 “导线迁移可能引发脑出血” 驳回申请,欧盟甚至紧急叫停消费级脑机设备销售。毕竟把电极植入大脑不是小事,一旦出问题可能影响神经功能,而目前的技术还没法完全避免风险。
Neuralink 的路线图已经画到了 2028 年:2025 年要植入言语皮层帮失语者 “脑控说话”,2026 年让盲视患者通过摄像头 “看见”,2028 年要实现多脑区植入,甚至尝试治疗精神疾病。这些目标听起来像科幻电影,但每一步都得踩着安全的红线前行。
技术迭代总会伴随着争议。有人期待它能治愈绝症、解放人类双手,有人担忧它会让人类变成 “半机械人”,甚至失去意识主权。当大脑信号能被读取、写入,当记忆可能被干扰、数据可能被窃取,我们到底该拥抱这份 “超能力”,还是该警惕它背后的代价?Neuralink 的故事才刚刚展开,而人类与机器的共生之路,显然还有太多问题需要回答。
常见问答
- Neuralink 设备植入会很痛苦吗?
手术由微米级精度的机器人完成,会进行麻醉,术后恢复期可能有轻微不适,但多数受试者反馈疼痛感在可接受范围内。不过手术需要开颅,仍属于有创操作,存在感染或电极移位的风险。
- 普通人未来能植入 Neuralink 吗?
目前产品主要针对残障人士,短期目标是医疗用途。马斯克表示未来会推向健康人群,实现 “增强认知” 等功能,但这需要先解决安全性、伦理和监管问题,具体时间还未确定。
- 设备的电池续航和充电方便吗?
现有版本一次充电能用 4-5 小时,充电仅需几分钟,支持电磁感应充电。下一代产品计划将续航提升到 8 小时,未来还想实现睡枕、衣袖等场景的无线充电,做到全天使用无忧。
- 脑波数据会不会被黑客窃取?
目前设备用蓝牙通信,存在一定安全风险,曾有受试者反映数据遭泄露。Neuralink 团队表示正在研发专属通信协议,未来会通过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安全,但目前尚未完全解决该问题。
- 动物实验的争议是真的吗?
确有相关争议和诉讼。公司承认实验中动物死亡,但否认虐待指控,称部分动物本身患有疾病。前雇员曾爆料,因马斯克要求加速开发,动物死亡数量超出必要范围,相关争议仍在持续发酵。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