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假期最后一天的返程路,顶多是 “稍微有点堵”,直到我把车开上高速入口,才明白自己还是太年轻。前方的车流像被按下暂停键的贪吃蛇,五颜六色的车屁股排成长龙,一眼望不到头,连最显眼的红色跑车都淹没在这片 “钢铁海洋” 里,活像块被丢进火锅的枸杞,没了往日的嚣张。我握着方向盘的手突然开始冒汗,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在家多啃两口老妈做的酱猪蹄,至少不用在这儿闻尾气。
打开导航软件,屏幕上大片的红色像泼了一桶辣椒油,连平时最冷清的辅路都标着 “缓慢”,语音播报的 “前方拥堵剩余 2.5 公里” 重复了三遍,我连 100 米都没挪出去。旁边车道的大哥大概是憋坏了,摇下车窗开始啃面包,面包屑顺着风飘到我车窗上,我刚想摆手示意,他又塞了一大口,腮帮子鼓得像只储存粮食的松鼠。后面的大姐更绝,直接在副驾支起小桌子,泡了杯速溶咖啡,看那悠闲的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在咖啡馆等位,不是在堵得动不了的高速上。
好不容易往前挪了几十米,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 “车展现场”。左边是贴着卡通贴纸的家用车,车身上还挂着假期旅游买的小挂饰,随着车身轻微晃动叮当作响;右边是辆越野车,车顶架着自行车,估计车主是去郊外露营的,现在却和我们一起困在车流里,活像个穿着登山服却挤在地铁里的人,有点格格不入。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前面的面包车,后窗上贴着 “新手驾驶,保持距离”,结果司机师傅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在中控台上扒拉手机,大概是在刷 “如何快速通过拥堵路段” 的攻略,看得我赶紧踩了踩刹车,生怕他突然变道。
到了中午,太阳越来越晒,车里的空调开久了有点闷,我想打开车窗透透气,结果刚按下按钮,就闻到一股混合着汽油味、食物香味和汗味的复杂气息。斜前方的车居然在后备箱支起了小烧烤架,虽然只是烤火腿肠,但那滋滋冒油的声音和香味,还是勾得我肚子咕咕叫。我摸了摸包里的面包,突然觉得索然无味,早知道堵车能堵出 “路边野餐” 的氛围,我也该带点水果和零食,而不是只装了两瓶矿泉水。
下午的时候,车流终于开始缓慢移动,我以为能松口气,结果前面发生了小剐蹭。两辆车的车主下车理论,一个说 “你变道不打转向灯”,另一个说 “你跟车太近”,嗓门越来越大,引得周围车主纷纷摇下车窗围观,还有人拿出手机拍照,活像在看街头辩论赛。后来还是交警赶来调解,两人才不情不愿地把车挪到应急车道,可这一耽误,后面的车流又堵成了长龙,我听见旁边的大哥叹了口气说:“早知道这样,我昨天就该返程,现在好了,还得在这儿多等一个小时。”
傍晚的时候,我终于开到了服务区,刚停下车就看见到处都是人,洗手间门口排着长队,便利店的货架被抢购一空,连平时没人买的泡面都卖光了。我找了个角落坐下,啃着最后一根火腿肠,看着周围疲惫却又带着点无奈的人们,突然觉得有点好笑。有人在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说 “别担心,我已经到服务区了,估计晚上就能到家”;有人在和朋友吐槽堵车的经历,说 “下次假期再也不自驾了,坐高铁多省心”;还有小朋友在服务区的空地上追跑打闹,大概是坐了一天车太无聊,精力还没耗尽。
等我再次上路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高速上的车灯连成了一条光带,从远处看像一条发光的巨龙,蜿蜒在夜色里。虽然还是有点堵,但大家似乎都平静了不少,很少有人变道加塞,偶尔有人超车,也会提前打转向灯示意。我打开收音机,里面正在播放轻松的音乐,跟着旋律轻轻哼着歌,突然觉得这场漫长的返程路,虽然无奈又好笑,但也多了很多平时不会有的体验 —— 比如看到那么多有趣的车,遇到那么多可爱的人,还有那种大家一起 “熬” 过堵车的默契。
快到市区的时候,车流终于通畅起来,我踩下油门,感觉车子像挣脱了束缚的小鸟,轻快地往前跑。看着窗外熟悉的街道和灯光,我突然想起早上出发时的场景,那时还抱怨堵车太麻烦,现在却觉得这场 “车海求生” 也挺有意思。不知道下次假期返程,还会不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会不会又看到那些贴着卡通贴纸的车、在车里烧烤的人,还有在服务区抢泡面的热闹画面。也许下次,我会提前做好准备,带上足够的零食和水果,甚至带上一本书,在堵车的时候慢慢读,把这场无奈的返程,变成一次特别的旅行记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