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自家小院子里种点花花草草,还是在田里种些蔬菜、庄稼,草害绝对是让人头疼的事儿。这些野草长得快、抢东西还厉害,一不小心就把咱们精心照料的植物给欺负了,所以搞清楚草害是咋回事,怎么解决它特别重要。下面就用问答的形式,跟大家聊聊关于草害的那些常见问题。
咱们先搞明白,到底啥样的草才算造成草害的草啊?其实也不是所有野草都能算,得是那些长在不该长的地方,还会影响咱们种的作物、花卉正常生长的草。比如在菜地里长的狗尾草、稗草,它们会跟蔬菜抢土壤里的养分、水分,还会遮挡阳光,让蔬菜长得又瘦又小,这样的草就属于会造成草害的草。
那这些会造成草害的草,一般都有啥特点啊,为啥这么难对付?它们的特点可多了,首先就是繁殖能力超强。有的草光靠种子就能繁殖,一株草能结出上百甚至上千粒种子,这些种子还特别能扛,埋在土里好几年都能发芽;还有的草不用种子,靠根、茎就能繁殖,哪怕把它的根断成几截,每一截扔在土里都能长成新的草。另外,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也特别强,不管是干旱的地方、潮湿的地方,还是土壤贫瘠的地方,都能长得好好的,这就导致它们特别难清除。
草害除了会跟作物抢养分、水分和阳光,还有没有其他不好的影响啊?当然有啦!一方面,很多野草是病虫害的 “藏身之所”,比如蚜虫、红蜘蛛这些害虫,还有一些真菌性病害,都喜欢先在野草上存活、繁殖,然后再转移到咱们种的作物上,让作物生病生虫,产量和品质都会下降。另一方面,如果田里或者院子里的野草长得太多太密,还会影响田间的通风,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天气里,通风不好就容易让作物出现烂叶、烂果的情况,而且除草的时候也特别费劲儿,不管是人工拔草还是用工具除草,都会增加不少工作量。
咱们平时区分野草和咱们种的作物幼苗,有没有啥简单点的办法啊?其实还是有一些小技巧的。首先看外观,咱们种的作物幼苗,一般长得都比较整齐,叶片的形状、颜色都比较统一,比如白菜苗的叶子是椭圆形的,颜色翠绿,排列也很规整;而野草幼苗就比较杂乱,叶片形状五花八门,有的是细长的,有的是锯齿状的,颜色也可能偏深或者偏浅。然后看生长速度,野草幼苗长得通常比作物幼苗快,比如播完种没几天,要是有一些小苗长得特别 “冒尖”,比周围其他小苗高一大截,那大概率就是野草。另外,还可以看生长位置,咱们播种的时候都是按行或者按穴种的,要是在行列之外或者没播种的地方冒出小苗,基本就是野草啦。
要是种的面积不大,比如自家小花园、小菜园,手动拔草的时候有啥要注意的,才能把草除得干净点啊?手动拔草关键就是要把草的根给拔出来,不然过不了几天就又会长出来。拔草的时候,最好选在雨后或者浇完水之后,这时候土壤比较湿润,草根容易从土里带出来,不用太费劲。拔的时候,用手捏住草的根部附近,尽量往深处抓一点,然后轻轻往上提,别太用力把草扯断了,要是草长得比较大,根部比较粗,可以用小铲子或者小锄头在草的周围挖一下,把土壤松一松,再把草连根拔起。拔完之后,别把野草随便扔在地里,尤其是那些已经结了种子的野草,要把它们集中起来,要么带回家烧掉,要么装在袋子里扔掉,防止种子掉在土里,下次又长出新的草。
除了手动拔草,还有没有其他不用农药的除草方法啊,毕竟有的朋友不想用农药,担心有残留?当然有啦,比如覆盖除草法就挺好用的。可以找一些废旧的报纸、 cardboard(硬纸板),或者专门的除草布,铺在作物周围的土壤上,把土壤盖严实,不让阳光照到土壤表面。这样一来,野草的种子因为见不到阳光就没法发芽,已经长出来的小野草也会因为缺光而慢慢枯萎。不过要注意,铺的时候别把作物的茎和叶盖住了,不然会影响作物生长,而且像报纸、硬纸板这些,时间长了会腐烂,还能变成肥料,给土壤增加养分,一举两得。另外,还可以用深耕的方法,在播种或者移栽之前,把土壤深耕一遍,把土里的野草种子翻到土壤深层,让它们在深层土壤里没法发芽,同时把已经长出来的野草的根翻到地表,让太阳把它们晒死,不过深耕的时候要注意别伤到作物的根系哦。
那要是种的面积比较大,比如田里种了大片的庄稼,手动除草和物理除草都太费劲了,用除草剂的话,该怎么选才能既有效又不容易伤到作物啊?选除草剂首先得搞清楚自己种的是什么作物,还有田里主要是哪些野草,因为不同的除草剂针对的作物和野草不一样。比如有的除草剂专门用于小麦田,有的专门用于水稻田,要是用错了,很可能会把作物也弄死。然后要看除草剂的类型,有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咱们种庄稼的时候一般选选择性除草剂,这种除草剂只对特定的野草有效,对作物的伤害比较小;灭生性除草剂就比较 “厉害” 了,不管是野草还是作物,喷到了都会死,一般是在田里还没种作物的时候,或者清理田埂、路边的野草时用。另外,买除草剂的时候一定要看说明书,上面会写清楚适用作物、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和用量,千万别随便加大用量,不然很容易造成作物药害,要是自己拿不准,还可以问问卖农药的店家或者有经验的农户。
用除草剂的时候,有没有啥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问题啊,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环境?肯定有的,安全第一嘛!首先,配药和喷药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上手套、口罩,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别让药液碰到皮肤和吸到鼻子里,要是不小心碰到了,要赶紧用清水冲洗干净。配药的时候,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来,别用手直接搅拌药液,最好用木棍或者专用的搅拌工具,配药的容器也别用平时装食物或者喝水的杯子、瓶子,用完之后要清洗干净,放在小孩和宠物碰不到的地方。然后,喷药的时候要注意天气,别在刮风的时候喷,不然药液会被风吹到旁边的作物上,造成药害,也别在下雨前喷,不然雨水会把药液冲掉,起不到除草效果,最好选在晴天、无风或者微风的时候喷。另外,喷药的时候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别让药液喷到池塘、河流里,不然会污染水源,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也别喷到桑园、果园里正在开花的植物上,以免影响蜜蜂等授粉昆虫。喷完药之后,要及时把身上的衣服换下来清洗,把手、脸等部位也彻底清洗干净,剩下的药液和空药瓶要妥善处理,别随便倒掉或者扔掉,空药瓶可以交给专门的废品回收机构处理。
要是用了除草剂之后,不小心让作物出现了药害,比如叶子发黄、卷曲,该怎么补救才能减少损失啊?首先要赶紧停止使用造成药害的除草剂,然后根据药害的轻重程度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如果药害比较轻,只是少数叶片有点发黄,可以先给作物浇一遍清水,把叶片和土壤表面残留的药液冲掉,降低药液的浓度。然后可以给作物施一些速效肥,比如尿素、磷酸二氢钾,或者喷一些叶面肥,像氨基酸叶面肥、腐殖酸叶面肥,这些肥料能给作物补充养分,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如果药害比较严重,叶片大面积卷曲、枯萎,甚至茎秆也出现了问题,除了浇水和施肥之外,还可以喷一些缓解药害的药剂,比如芸苔素内酯、赤霉素等,这些药剂能调节作物的生长,减轻药害的影响。另外,还要注意加强田间管理,比如及时清除已经受害严重、没法恢复的植株,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防止病虫害趁机发生,要是药害特别严重,作物基本没法恢复了,那可能就得考虑补种或者改种其他对这种除草剂不敏感的作物了,不过补种之前最好先把土壤翻耕一下,减少土壤中药液的残留。
有些朋友会问,能不能在种作物之前,就提前做好预防,让田里少长点野草啊?当然可以啦,提前预防比等野草长出来再除要省事多了。首先,在播种或者移栽作物之前,要把田里已经长出来的野草彻底清除干净,可以用手动拔草、深耕或者用灭生性除草剂的方法。然后,在播种的时候,可以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让作物长得比较整齐、茂密,这样作物长大后就能占据田间的空间,遮挡阳光,抑制野草的生长,比如种玉米、大豆的时候,按照合适的株距和行距播种,作物封垄之后,田里的野草就很难长起来了。另外,还可以采用轮作的方式,不同的作物对野草的抑制作用不一样,比如种完水稻之后再种小麦,或者种完蔬菜之后种豆类作物,这样可以改变田间的环境,减少特定野草的滋生,比如一些喜欢在水稻田里生长的野草,在小麦田里可能就长得不好。还有,平时要注意清理田间的杂草种子来源,比如田埂、路边的野草要及时清除,别让它们的种子掉到田里,收获作物的时候,要把作物秸秆上的杂草种子清理干净,别把它们带到田里。
那像家里种的盆栽植物,盆里长了野草该怎么处理啊,跟田里除草的方法一样吗?盆栽里除草跟田里还是有点不一样的,因为盆栽的土壤比较少,空间也小,更要注意别伤到盆栽的根系。首先,盆栽里的野草一般长得不会太多,手动拔草是最方便也最安全的方法。拔草的时候,先用小镊子或者小铲子把盆栽土壤表面的土轻轻扒开一点,找到野草的根部,然后小心地把根部从土壤里夹出来或者挖出来,别用力过猛把盆栽的根也带出来了。拔完之后,再把土壤轻轻压实,浇一点水,让土壤恢复原状。如果盆栽里的野草长得比较多,手动拔太费劲,也可以用少量的选择性除草剂,但一定要选对除草剂,而且用量要特别少,最好先在一小片土壤上试试,看看会不会对盆栽造成伤害,喷的时候也要小心,别喷到盆栽的叶片和茎上。另外,为了防止盆栽里长野草,在给盆栽换土或者添加新土的时候,可以先把土壤放在太阳下晒几天,或者用开水烫一下,杀死土壤里的野草种子,这样就能减少野草生长的几率了。
咱们平时除完草之后,有没有啥办法能让野草长得慢一点,不用频繁除草啊?当然有啦,关键是要破坏野草生长的条件。比如除完草之后,可以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厚厚的覆盖物,像碎木屑、稻壳、松针,或者专门的园艺覆盖物,这些覆盖物不仅能阻止野草种子发芽,还能保持土壤湿润,调节土壤温度,而且时间长了还能分解成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质量。不过要注意,覆盖物不能铺得太厚,尤其是对于一些根系比较浅的作物,铺得太厚会影响土壤透气,导致作物根系缺氧,一般铺 3 – 5 厘米厚就差不多了。另外,除完草之后,要及时给作物补充养分,让作物长得更健壮,作物长得好了,就能更好地和野草争夺生长空间和资源,从而抑制野草的生长。还有,平时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有新的野草长出来,就赶紧把它们清除掉,别等它们长大、结种子,不然下次就会有更多的野草长出来,这样就能减少除草的频率了。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是不是所有的野草都一无是处,除了造成草害就没别的用了啊?其实也不是这样的,有些野草还是有一定用处的,只是要看它们长在什么地方。比如像蒲公英,它的叶子可以当野菜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根还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还有马齿苋,也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口感清爽,而且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适合凉拌或者炒菜吃。另外,有些野草在生态环境中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开花的时候还能为蜜蜂、蝴蝶等昆虫提供花蜜和花粉,促进生态平衡。不过要注意,这些有用的野草如果长在咱们种作物或者花卉的地方,还是会造成草害的,所以可以把它们移栽到专门的地方种植,或者在它们还没对作物造成影响的时候及时采摘利用,这样既能发挥它们的作用,又不会影响咱们种植的植物生长。
最后再跟大家确认一下,咱们平时应对草害,最关键的是不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啊?对的,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不同的种植场景、不同的作物、不同的野草种类,适合的除草方法都不一样。比如种几盆花,手动拔草就够了;种一亩地的蔬菜,可能就需要用覆盖除草或者选择性除草剂;而清理路边的野草,用灭生性除草剂可能更高效。而且在除草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安全,不管是手动除草、物理除草还是化学除草,都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另外,还要有耐心和细心,草害不是一次就能彻底解决的,需要定期观察、及时处理,这样才能让咱们种的植物长得越来越好,减少草害带来的损失。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