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常逛商场,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条街上的奶茶店总在悄悄较劲,有的打价格战,有的拼新品,还有的靠第二杯半价吸引顾客。其实不只是奶茶店,从手机品牌到连锁超市,几乎所有生意都在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影响着。这股力量,就可以用波特五力模型来拆解。说它是 “商业显微镜” 一点不夸张,不管是想创业开店,还是单纯好奇某家公司为啥总搞促销,用它一分析,很多门道就能看得明明白白。
可能有人会觉得,“模型” 这俩字听着就像课本里的东西,肯定很枯燥。但其实它特别接地气,就像帮你理清生意里的 “人际关系”—— 比如你开家早餐店,要考虑旁边包子铺的竞争,要琢磨面粉供应商会不会涨价,还要担心顾客会不会突然不想吃早餐改喝豆浆。这些看似零散的问题,用波特五力模型一归类,就能变成清晰的分析框架,帮你搞懂自己的生意到底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先说说最直观的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 吧。就拿我们常买的运动鞋来说,你能说出多少个品牌?耐克、阿迪、李宁、安踏,还有各种小众潮牌。这么多玩家挤在一个市场里,难免要互相 “抢生意”。有的品牌会请明星代言,靠流量吸引年轻人;有的会主打性价比,用低价拉拢学生党;还有的会搞限量发售,营造稀缺感让消费者抢购。这种竞争不仅让品牌们不敢懈怠,还会倒逼它们不断创新,比如研发更轻便的鞋底材料,或者推出更时尚的设计。不过对消费者来说,这种竞争可是好事,毕竟有更多选择,还能时不时赶上打折促销。
再聊聊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这就像你开餐馆,得从菜市场进货,要是某个季节只有一家批发商有新鲜的小龙虾,那批发商就有底气跟你抬价,因为你不买就没别的地方可进,总不能让菜单上的 “招牌小龙虾” 下架吧?反过来,如果菜市场里有十几家都卖小龙虾,你就可以货比三家,哪家便宜新鲜就买哪家,这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就弱了。在商业世界里也是如此,比如手机厂商依赖芯片供应商,如果全球只有几家公司能生产高端芯片,那芯片供应商就能掌握定价权,手机厂商要么接受高价,要么就得花大价钱自己研发芯片。但如果是生产手机外壳的供应商,因为门槛低、竞争者多,手机厂商就能轻松找到替代者,这时供应商就没那么 “强势” 了。
接下来是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简单说就是消费者有没有能力跟商家 “讲价”。比如你买一支笔,大概率不会跟文具店老板讨价还价,因为一支笔没多少钱,而且你不买这家的,换一家也差不多价格,这时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就弱。但如果是公司采购,比如要给几百名员工买办公电脑,情况就不一样了。采购人员可以跟电脑品牌商谈判,说 “我一次性买两百台,你得给我个折扣,不然我就找你们竞争对手买”,这时品牌商为了拿下大订单,往往会让步,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就变强了。还有现在很火的团购,也是利用了购买者的集体力量,大家一起买,就能跟商家争取到更低的价格,这其实就是提升了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然后是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意思是会不会有新的玩家闯进这个市场,分走一杯羹。比如开一家普通的小面馆,门槛就很低,只要有几万块启动资金,租个小门面,找个师傅学做面,就能开门营业,这时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就很大,可能隔几个月就有新的面馆在你旁边开张。但如果是开一家连锁咖啡店,情况就不同了。要做连锁,得有成熟的供应链、品牌知名度、专业的运营团队,还得投入大量资金,这些门槛会把很多想进入的人挡在外面,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就小很多。还有一些行业,比如医药行业,需要获得国家批准的生产资质,研发新药还得经过漫长的临床试验,这些高门槛让潜在进入者很难轻易进入,现有企业就能相对安稳地经营。
最后是 “替代品的威胁”,也就是有没有其他产品能替代你正在卖的东西。比如以前大家出门都用相机拍照,后来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很多人就不再买相机了,这时智能手机就是相机的替代品,对相机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还有方便面,以前是很多人加班、旅行时的首选,但现在外卖越来越方便,各种速食粥、自热米饭也层出不穷,大家有了更多选择,方便面的销量就受到了影响,这些速食产品就是方便面的替代品。反过来,如果一个产品没有明显的替代品,比如水电,不管价格涨一点还是跌一点,大家都得用,这时替代品的威胁就很小,企业的经营也会更稳定。
把这五力放在一起看,就像给生意做了一次全面的 “体检”。比如你想加盟一家奶茶店,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一下:周围已经有三四家奶茶店了,现有竞争很激烈;原材料供应商有很多家,议价能力弱;消费者买奶茶时会对比好几家的口味和价格,议价能力不算弱;开奶茶店的门槛不算高,可能会有新的品牌进来;而且现在还有果茶、酸奶饮等替代品,威胁也不小。这么一看,你就能清楚知道开这家奶茶店要面对哪些挑战,提前做好准备,比如研发独特的口味避开竞争,或者跟供应商谈长期合作降低成本。
其实波特五力模型不是只能用在商业决策上,平时我们购物、选行业,甚至找工作,都能用到它的思路。比如找工作时,你可以分析一下这个行业的竞争程度 —— 是不是很多人都想进,岗位竞争激烈吗?行业的供应商(比如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和购买者(比如行业的客户)有没有很强的话语权,会影响行业的发展吗?有没有其他行业的岗位会成为这个岗位的替代品,比如现在很多传统行业的岗位会受到互联网行业的冲击?想清楚这些问题,你就能更理性地做出选择,不管是创业、投资还是找工作,都能少走一些弯路。
当然,波特五力模型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个分析工具,最终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比如在互联网时代,很多行业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今天还是热门的生意,可能明天就会被新的模式颠覆。但不管怎么变,理解这五种力量的逻辑,就能帮你看透生意背后的本质,不会被表面的热闹或者冷清迷惑。下次再看到某家公司推出新活动,或者某个行业突然火起来,你不妨试着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一下,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毕竟,不管是做生意还是过日子,看得越清楚,心里就越有底,你觉得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