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边境线上,父女两代人的红色传承_边境通信保障

1.边境通信保障
图为李晓禹 满洲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供图 中新网满洲里3月28日电 题:边境线上,父女两代人的红色传承 作者 李爱平 李发春 晨光熹微,朝暾初露3月28日凌晨6时许,满洲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民警正在国门管理区进行巡逻,人群中的李晓禹身躯笔直、眼神锐利,紧密观察着边境上的动态。
2.通话边境
戍守在祖国北疆的李晓禹是一名“边二代”,她的父亲李兵曾经是一位24年的“老边防”,李晓禹是听着父辈守边疆的故事长大的踏着父亲曾立足的土地,李晓禹的思绪越飘越远,脑海中老一辈戍边人的身影逐渐清晰…… 风雪中的守望
3.边防通信
时光闪回至2004年2月,内蒙古满洲里迎来了一场罕见特大暴风雪,大雪持续一周,牧场的房屋几近掩埋,很多牛羊也不知所踪,李兵迅速同战友们一同赶往牧区救援 大风雪天气下,车辆能见度只有三五米,救援车辆多次陷入雪中,李兵带着官兵们兵分两路,一批人在前面开路,另一批人在后面推车,原本30分钟的车程硬是走了2个小时。
4.边境消息
几经周折赶到现场后,眼前的场景却是让官兵们犯了难大雪一直在下,房屋已经完全被大雪掩盖,丝毫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拿铁锹挖!”人群中不知是谁蓦地大喊一声,唤醒了正在发呆的官兵 经过连续两天不间断的挖掘与寻找,被掩埋的房屋终于全部露出,牲畜也大部分被找回,但是还有几只羊还不知踪影。
5.边疆通讯
在极端天气下,官兵们体能已接近极限,身上已经出现冻伤,但所有人还是坚持去找,他们拖着沉重的步伐,在雪地里趟出了一排排深坑最终在一个偏僻的空旷地带找到了落单的几只羊,这时好多官兵已经累倒在雪窝之中,可他们心里却很踏实。
6.边境通道
烈火下的责任 提到“草原”一词,浮现在人们脑海里的往往是苍茫大地的美丽景象然而毗邻蒙古国的边境地区因被大量草原覆盖,且缓冲区域无人管辖,时常会发生草原火灾,对我国边境造成严重威胁 2012年春季,蒙古国边境一侧突发火情,火借风势,迅速蔓延至我方边境。
7.边境线上的较量
获悉后,李兵第一时间带领救援官兵携灭火救援器材赶赴火场进行扑救 “那时候实在是太紧迫,稍有懈怠大火就会迅速蔓延”现场浓烟滚滚,风向变幻莫测,视线受阻,火情险象环生全体官兵来不及担心个人安危,迅速冲入火海。
8.边境通缉犯
经过几天几夜的扑救,火势终于得到控制 顾不上庆祝,官兵们喘着粗气,顶着满脸黑尘,瘫坐在草地上,仿佛泄掉了所有的力气 “又烧起来了,快上!” 随着火场气温回升,风力加大,刚刚熄灭的火场竟再次复燃尽管他们长时间没休息,身上被汗水浸透,嗓子干得说不出话来,脚磨烂、手烫伤,但大家依然奋不顾身……。
9.边防通信站
“火势一旦得不到控制,势必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对牧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当时心里想的全是能多挽回一点是一点,能多快控制住就多快控制住,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累不累”李兵如是说道 边境上的传承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李晓禹懂得了责任与坚守,决定像父亲一样,把一生献给边防事业。
10.边境电话什么意思
18岁那年,她放弃了已经报考的地方院校,毅然选择成为一名边防战士,后考入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毕业被分配至满洲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终于像父亲那样,守在边疆、守在国门 虽是女孩子,李晓禹身上却不见半点拖沓和娇弱,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她总是冲锋在前,多次在查验工作中发现可疑线索,逐渐成长为执勤队独当一面的工作能手。
传承着父辈戍边为国的情怀,李晓禹还发挥着自己擅长写作的特长,常常用镜头笔触记录下身边战友的感人瞬间,入警以来,她经手撰写的宣传稿件已有200余篇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李晓禹荣获个人嘉奖一次,并多次被边检站评为优秀公务员。
“想起那些绿色身影冲锋陷阵的瞬间,再看到现在朝气蓬勃、一身正气的你们,其实红色传承一直没有断过,我们身上都流淌着守边人的血液”李兵说,希望这种红色记忆能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从部队到警营、从军人到移民管理警察,安宁的边境线见证了这对父女和所有国门卫士的赤胆忠心。
任凭称谓如何改变、职能如何并归,守边戍边的精神始终历久弥新、催人奋进(完)
以上就是关于《通讯:边境线上,父女两代人的红色传承_边境通信保障》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10226.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