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定制英特尔酷睿!苹果MacBookPro2019款深度体验评测-macbookpro19款i7
笔记本电脑作为个人电脑中重要的一个分支,从诞生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笔记本电脑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便是先驱厂商发现了用户对移动办公,商务应用方面的极大需求。而这几十年来,笔记本电脑从最原始的以满足文字与表格处理为主的工作设备,逐渐发展为生产力应用,商务办公,游戏电竞,设计创作等多种类型,以满足更多元化的用户需求。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商务精英的要求一再提升。他们需要超越常人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抗压能力;他们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在苛刻的内外部资源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同时他们往往具备多种能力,注重推陈出新,并且追求品质。这些特性使得现代商务精英们在选择笔记本电脑时,会显得尤为谨慎。他们对笔记本电脑的售价可能并不敏感,却对其是否能满足全方位的需求极为关注。PC如人,他们会如同对待自己那样,对笔记本电脑的选择也极为严格,甚至严酷。

个人电脑作为工具,可看做是人类思维的延展,是创意与灵感的舞台。笔记本电脑因为其与使用者之间的亲密接触,以及可不借助外设而独立工作的特性,使得我们对其要求远远大于普通桌面个人电脑。一台优秀的商务型笔记本,不仅仅需要高规格的配置,更需要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全面耐久的工作能力,以及更完善的人机交互考量。

Macbook产品历来是设计师最钟爱的笔记本产品之一,其主要定位就为便携办公图像设计,用户用熟悉的手势就能轻松掌控笔记本触控栏,极大提升创意设计时的生产力,配合其搭载的原彩显示视网膜显示屏可为设计师提供出色的设计体验。

以上是苹果MBP13笔记本电脑的笔记本配置情况。从中不难看出,苹果厂商在尽所能采用高规格的配件,以确保其性能表现,苹果与Intel合作使用了专属规格i7-8569U,可拥有更高的频率,性能与低功耗优势。
为了保证更低的整机功耗,苹果都采用了LPDDR3内存。在存储方面,苹果MBP 13 2019都可选择最大2TB容量的固态硬盘。一方面可获得更好的性能,另一方面对于容量有需求的用户也不用担心。对于它们在工作中的能力,我们都认为不是问题。这一次我们更多的希望通过不同角度的体验,来考察这款巅峰产品的不同应用表现。
这一次的体验对比我们会突破传统以性能测试为主的方式,而是从生产力节点的角度出发,将这款产品分别从视觉、听觉、体感,用感以及心理感受这五个方向来进行测试或体验。希望从更深层次的领域,探究商务笔记本在实际使用中的感受。

测品简介
苹果MacBook Pro 13 2019
在以Wintel联盟为主的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中,苹果被认为是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它以独特的生态系统自成一派,超然于传统“PC”之外。MacBook Pro 13是苹果笔记本中销量最高,用户接受度最广的系列产品。其外观设计与内部结构历经数年基本保持一直,只是每一代新款都在规格,细节,配置上进行提升。

2019款的MBP 13仍旧采用Intel定制处理器——酷睿i7-8569U,核显型号为Iris Plus Graphics 655。与自身基准双核版MacBook Pro相比,苹果认为19款的MBP 13在众多生产力应用中有着高达40-90%的提升。近几年来,多核多线程应用在生产力工具领域已越发完善。无论MAC或PC平台,多核在视频编解码,3D建模渲染,分布式计算,图形图像制作等领域都有着长足的进步。
视觉
我们曾经质疑过小尺寸的商务笔记本是否需要高分辨率显示屏。一方面高分辨率面板势必增加笔记本的采购成本,另一方面若点对点设置则字体或图标过小。然而高端用户对价格并不敏感却对效果颇为关注,同时随着苹果推出Retina显示技术,以及Windows10中缩放效果的日益完善,选择优秀的高分屏不但成为可能,也逐渐成为各厂商的共识。
此次我们体验的苹果MacBook Pro 13则延续了前代配置,其采用了一片13.3英寸,分辨率为2560*1600的IPS广视角面板,具有500尼特亮度,支持P3广色域
色域测试
可以说,苹果MacBook Pro 13使用了时下最为优秀的显示屏面板。以下我们首先通过Spyder X Elite进行校色,以期获得笔记本最佳显示效果。同时针对其表现,在色域,ΔE值,亮度等方面进行测试。

从色域测试来看,在色彩显示范围方面,苹果MacBook Pro 13达到了100%sRGB支持的能力。但是对于更高要求,特别是影视后期,图形图像制作方面来说,DCI-P3具有更广的覆盖范围,在这其中,苹果MacBook Pro 13 为100% P3色域。

ΔE值达表示色彩还原的准确性,得分越低,表示显示器的色彩真实还原,而得分越高则表示色彩失真。测试结果中,苹果MBP 13得分非常棒。

我们采用一张4K分辨率测试样图,对苹果MBP 13的显示效果进行对比测试。

在4K高清图片测试中,我们使用全画幅2400万像素微单相机记录显示结果,苹果MBP 13在全图模式下仅能显示测试图的部分而非全部,这也是更高分辨率显示屏带来的优势之一。其次,笔记本在进行全图显示的时候,因并非点对点而是拉升输出,细小及复杂字体相对模糊。
随着现代商务人士的多元化需求不断提升,他们对笔记本的显示要求也越发多样性。传统的商务笔记本只需应对文字,而如今的产品却要在影音娱乐,视频剪辑,图像制作等多个方面发力。在我们的测试中不难发现,更高分辨率,更高亮度以及更准确及饱满的色彩,是各大厂商为旗下笔记本所赋予的新内涵。
听感
曾经我们对商务笔记本的要求仅在于性能,续航等方面。而随着多媒体应用的发展,个人影音娱乐以及更高层次商务会议让用户对影音方面的需求逐年提升。高端用户群体对商务笔记本的声音表现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对扬声器以及麦克风的表现能力方面。

早期轻薄笔记本因为内部元器件体积较大的原因,在传统设计中扬声器往往会让位于其他配件,特别是电池。现如今随着制作工艺的提升,再轻薄的笔记本内都保证了立体声双扬声器的存在。

同时在如今的商务应用领域,视频通话,视频会议是绝对的“刚性需求”。优秀的商务笔记本可替代传统的会议电话系统,或通过微信语音,在线视频通话软件等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对于笔记本的麦克风收音及降噪方面,现代商务用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Part,我们将通过多种测试来考察四款笔记本的扬声器,收音等方面的能力。
音量输出
许多人在购买笔记本时,往往会忽视笔记本的音频输出能力。大多数人对于放音的默认需求仅在“可以正常发出声音”的阶段。但现代商务人士的需求绝没有那么简单,他们需要更清晰,高还原的画面表现,也需要清澈,富有层次感的音频输出。
从总体来说,MBP 13扬声器的表现非常出色。这一代商务笔记本已经完全摒弃了早期产品“只求出声”的理念,而是具备了全方位的追求。其实无论影音娱乐,还是商务活动,对于笔记本的音质都有一定的要求。
从Adobe AU的波形来看,苹果MBP 13 2019贴合源文件波形的表现,试听中较为接近原生。
麦克风收音
与手机上一样,越来越多厂商关注麦克风效果,原本单麦克风满足可收音的需求,如今也纷纷采用多麦克风,一方面麦克风阵列可达到更好的收音音质,另一方面部分麦克风也可被用于降噪。我们使用MBP13笔记本自己的麦克风录制同一音乐播放的音乐片段。之后通过Adobe AU对比他们的收音以及抗噪能力。
在各笔记本常规状态,即无系统或软件使用的状态下,此时本体噪音几乎无法察觉,但各笔记本的表现差异非常之大。苹果MBP 13 2019的收音效果极佳,没有偏音也不会出现收音不足的情况。
接着我们测试当笔记本在运行高负载软件,此时本机散热系统全开,风扇高速旋转情况下的录音效果对比。从中不难看出,苹果MBP 13 2019的噪音较大但比较平顺,本体风扇的噪音几乎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工作。
在听感测试这一部分,我们模拟了一个商务用户所需的多种使用场景。包括多人视频电话会议的放音效果,扬声器音频还原的能力;麦克风在本体不同负载下的收音,抗噪情况等等。这些都是许多人有需求,但在选购时缺乏关注或无法当场测试的部分。
体感
散热系统
不要认为如今的轻薄本在性能上不够强劲,即便我们体验的MBP13采用了的是Intel低电压i7-8569U处理器,其满载表现可与当年台式版本的i7-6700K战得有来有回。而对于许多需要处理大量照片,高清视频的用户来说,此时处理器的高发热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
面对这种情况,任何一款笔记本都采取了主动散热的方式来应对。可此时又有新的问题摆上桌面。高速运转的风扇能快速带走热量,但噪音却严重干扰我们的工作,影响我们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厂商也力争在性能输出与降低噪音之间寻找平衡。
散热测试——桌面使用
商务笔记本最常见的应用所在仍旧为桌面,且绝大多数情况下为插电使用。此时笔记本的默认设置中,往往以性能输出为第一位。我们在室温约26℃的评测实验室中对笔记本两种状态分别进行了测试:桌面静止状态以及高负载应用状态。
在桌面静止状态中,各笔记本开启,停留在各自桌面上不运行任何程序。这种测试考察笔记本对处理器等元器件的需求调用能力,观察其在基本无负载状态下,笔记本的最低发热情况。同时,笔记本作为一个整体,我们不仅要测试中央(键盘C面中心)温度,亦要观察最高发热区域情况,在测试中可以清楚得看到苹果的外壳散热策略使其温度差距不大,较为稳定。
而在高负载模式测试中,我们使用笔记本运行CineBench R20,可以完全调用笔记本发挥最大表现。这里我们就能更清楚的观察厂商对散热的理解与设计的不同,苹果中心温度较高达到37.1℃,最高温度50.5℃看似美好。但其问题是本体积热区域范围较大,且时间较长。用户若此时使用键盘如同长时间摸着一只“暖宝宝”。
更好的散热提供了更稳定持久的工作环境,无论对笔记本电脑还是对使用者来说都是如此。更快带走热量,使得笔记本能提供更稳定的高性能输出;而更静音的工作环境让创作者们不再受噪音的干扰。
轻薄瘦身
为商务人士办公使用的轻薄本,精英人士对于笔记本的厚度当然尤为关心。笔记本越轻薄除了具有易于携带优势之外,更是提升了笔记本的整体颜值,减少了其厚重的视觉观感,而对于用户的品味同样有着不少的提升。
在实际厚度测量中,苹果MBP 13 2019最薄处在14.52mm左右。
苹果MBP 13 2019最厚处为14.64mm。
旅行重量
一款随身携带的办公笔记本,除了要具备“薄”特点之外,同时还需要具备“轻”特点。毕竟对于常年奔波在外的商务人士来说,“疲惫”二字紧跟身边,更轻的重量,减少出行的负赘,无疑会将远行的路途变得更为舒适。
在官方提供的数据中,苹果MBP 13 2019重量为1.37Kg 。
实际测试中在我们单位为g的称量仪器中,苹果MBP 13 2019为1.367Kg
当携带电源之后,苹果MBP 13重量为1.630Kg,苹果标配61W电源。在保证最大瓦数电源的同时,还是比较轻的。
我们追求轻量化,也追求实用性。厂商的努力让我们能减轻背负的压力,背包可以容纳更多其它需要的设备或文档。而在此情况下,新时代的精英商务本同样努力保证性能的输出。让我们可鱼与熊掌兼得。
开合角度
我们平时经常要拿着笔记本行走于各种不同的使用场合,例如在与客户或同事交流的时候,或者面临在高铁上使用这种典型的狭小的使用场景时,笔记本的开合角度也是让人头疼的事情,因为目前绝大多数笔记本还保持着传统的转轴式设计
在测试中我们发现苹果MBP13的最大开合角度可达135度,能够适应多数工作场景。
体感测试或总结项目中,我们体验该笔记本的发热情况,便携情况以及开合角度等项目。笔记本经常会接触我们的身体,因此这些项目能让我们更好得了解这款产品是否更具“亲和力”。
用感
输入体验
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因为机身厚度的关系,往往是最为妥协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各厂商体现设计能力与对产品理解的部分,正所谓细节见真章,键体方面苹果采用蝴蝶式。
在按键体验中,苹果MBP 13 2019键程最短,按键偏硬,需要一定时间习惯。
在触控板操作方面。苹果MBP 13 2019支持其系统下的特殊手势及功能,在日常使用方面,苹果MBP 13 2019触控板均较大,使用手势操作更为方便。
及时响应
曾经的笔记本电脑,因为性能低下,往往在我们需要紧急处理公务时仍需长时间等待。等待开机,等待唤醒或等待各类应用的启动。而我们如今体验的高端商务精英笔记本们,都采用了Intel最新“8.5”代酷睿i7平台。
苹果MBP 13 2019采用了读取信息更快的按压式指纹接收器。只需轻轻触按指纹模块,即可瞬间唤醒笔记本电脑并完成验证,进入系统等一系列操作。这样的体验与时下中高端手机类似,其响应时间达到了毫秒级。我们甚至无法感觉到任何延迟,便能立刻投入到工作之中。
接口对比
对各款笔记本厚度等方面进行说明的时候,我们提到了笔记本的厚度与所能提供的接口规格与数量有一定关系。理论上来说,更厚的笔记本能提供更多,更完善的接口,但这也不绝对,用户拿到的配置还是取决于各厂商不同的设计思路。‘
苹果MBP 13 2019考虑笔记本侧边一体性,提供最强接口,若需要更多扩展则需用户自行转接。
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于USB Type-A接口的需求仍旧很大。包括接驳各类键盘鼠标,移动存储设备等等。而更优秀的雷电3/USB 3.1 Gen2 Type-C自然也必不可少。一个全功能版的雷电3/Type-C接口可提供更大工作带宽,完整的供电与视频输出能力(DP或HDMI接口)。
苹果MBP 13 2019若需要使用USB鼠标等设备,很可能就需要通过雷电3/Type-C转USB Type-A接口的转接线,或使用扩展坞等外设。如果你确有更多USB外设,或其它所需接口,我们更推荐使用接口丰富的笔记本电脑。
用心感受:品味和设计
一款笔记本是否优秀,我们往往首先会其外观及所使用的材质进行判断。毋庸置疑的是,优秀的高档商务笔记本,一般都会采用时下最好的材料进行打造。一方面我们希望材料足够轻巧,另一方面有需要其坚固耐用以满足东奔西走的移动需要。
在新一代的商务笔记本中,对于材料的使用可谓是百花齐放。苹果依旧保持着整体铝切割CNC工艺,一体化成型效果更佳。但也因此在体重上无法控制得更好。
贴心设计
可能一般用户对笔记本上的摄像头需求不大。而对于商务人士来说,他们经常需要通过摄像头进行视频会议,与外地或身在国外的同事,家人进行沟通。因此笔记本摄像头的表现依旧重要。
苹果MBP 13 2019正面搭载高清摄像头,不支持人脸识别。
编辑总结
苹果凭借着一体化(Unibody)设计与独特的生态圈,也是如今个人电脑产业线中重要的一支力量。许多有制图,视频制作,音频制作的高阶用户会优先选择苹果电脑。这款MBP 13 2019款延续了苹果的一贯风格,最有趣的便是其键盘上方的TouchBar。这个设计对于许多用户来说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同时软件也需要对TouchBar进行适配。但这个巧妙的设计让用户获得更为方便的操作,也是苹果的灵性设计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独家定制英特尔酷睿!苹果MacBookPro2019款深度体验评测-macbookpro19款i7》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16550.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