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杜海龙入选河南省“最美志愿者”—— 学习雷锋四十载 志愿服务铸新篇-南阳杜勇新任职情况简介
“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省里给了我‘最美志愿者’这个荣誉,但我感到自己距离真正的雷锋还差得很远。下一步,我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雷锋精神传承好发扬好,让雷锋精神走进千万家,让千万家走出更多雷锋。”昨日,2022年度河南省“最美志愿者”获得者、方城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杜海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2022年度河南省“最美志愿者”评选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联合省直多部门组织开展,共评选出22名河南省“最美志愿者”。发布仪式通过播放事迹短片、歌舞表演、现场颁奖等环节,大力宣传最美志愿者的先进事迹,营造致敬先进的浓厚氛围。

杜海龙在颁奖现场。
实现从军梦想 做雷锋式的好战士
杜海龙,共产党员,方城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党建办公室主任。他1979年参军,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革命事业,青春在军营中闪光,精神在奉献中升华,辉煌在拼搏中铸就。在部队服役期间,他7次受嘉奖,是学习雷锋先进标兵。退役后,他初心不忘,使命不改,责任不卸,精神不散,传统不丢,本色不变,步伐不停,用满腔的热血继续书写灿烂的人生。
杜海龙1986年退役到粮食系统工作后,曾被评选为全国及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全国爱故乡人物,河南省“科技创新优秀人物”,是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县“道德模范”“最美退役军人”“优秀志愿者”“文明使者”。新华社曾以《河南好司机杜海龙37年如一日乐施善举弘扬榜样力量》为题,在《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栏目作了报道。人民网等以《老兵杜海龙40年红色梦报国情》为题,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栏目展播。他创办的家庭红色文化馆被省市县发改委、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会、妇联等行业部门辟为红色教育基地,被评为南阳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杜海龙受家庭、学校、社会的革命传统教育影响,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1979年10月,他如愿参军入伍,在英雄部队70师,激发了他做合格军人、雷锋式战士的自觉性。他为战友缝洗被褥,替战友写家信、站岗,把自己的探亲假让给家里有急事的战友,协助后勤人员种菜、养猪、养兔、帮厨做饭、杀猪腌酸菜、制作汽水。退役后,他用在部队掌握的制作汽水的技术,为单位职工开拓就业门路,受到省粮食厅的表彰。他制作百宝箱,为部队官兵理发,为营房修修补补,组织人员到驻地做好事,开展军民共建活动。
走好奋斗之路 做勇于担当的好职工
1986年,杜海龙从部队退役。他在粮食部门工作36年,保持军人本色,带好头,干在前,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护粮保粮。
为了做好绿色储粮工作,减少药物防治虫粮的污染危害,杜海龙学习科学知识,牵头成立螨虫项目研究攻关组,研究储粮害虫的绿色防治。研发出仓库防漏剂、诱杀粮虫灯等国家发明专利、科技成果8项,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工程出了力。
2003年,杜海龙专职督导8个单位的小麦出口,昼夜跟班督导,确保小麦商检出口质量标准,完成300万公斤小麦的首次出口任务。事后,省市县领导赞叹说,如果再晚几天装船,“非典”突发,小麦堵在码头过夏,损失将无法估量。杜海龙所在单位因此一跃成为省市县的先进典型,连年被评为全省“四无粮仓”先进单位,杜海龙被评为全省优秀职工,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赓续红色血脉 做革命事业的传承者
杜海龙平时酷爱阅读和收集各种书籍、报刊、资料。从在部队担任连队广播员开始,收集历史资料,持之以恒剪辑文章,分门别类归纳整理,丰富了官兵的军营文化生活。2013年,他婉言谢绝众多收藏家的高价收藏要求,将剪辑了30多年的剪报、藏书,以及珍贵文献2800多册和800多本连环画,捐给了南阳师范学院,被学院图书馆授予“荣誉馆员”称号。
他创办家庭红色文化馆,打造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传承红色基因,先后接待省内外参观者5万余人,传播正能量。杜海龙除了在馆内给参观者作讲解,还应邀去学校给师生讲课,先后在省市县巡回宣讲3次,义务帮助建起“老兵之家”等15个红色场馆,17次组织重走长征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普及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为传承红色精神作出了突出成绩。
与此同时,杜海龙积极投身公益事业。2014年,他首先发起组织公益志愿队伍,建立“北上广”爱心传递站,关爱大山里的39名学生,照顾聋哑家庭杨跃五全家至今。深入乡村、社区志愿服务,奉献爱心,到学校、社区,开展“五防”安全教育,先后被10多所学校聘为学雷锋校外辅导员。倡导全国志愿者在江湖河坝树立防护杆,方便救援溺水者。为了传承先烈精神,慰藉烈士遗属对亲人魂牵梦绕的思念,杜海龙不顾手术后腿里还有钢板,拄着双拐和志愿者一起寻访,先后将10多名革命烈士遗骸迁葬回乡或魂安烈士陵园。西安科技大学讲师李敏加入爱心队伍8年,不但自己扶贫济困义务奉献,还将黑龙江老家的母亲拉进了河南的志愿者队伍,参加爱心活动。李敏说:“是河南省杜大哥正能量的志愿服务精神,感染了全国的志愿者,我们要永远和他一起走下去。”
采访中,当记者问到杜海龙有什么梦想时,他深有感触地说,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退役30多年,杜海龙始终保持部队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的好作风。在开车途中,只要看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群众,他都会顺带一程,遇到抛锚的司机会主动帮忙修车救援。不管在什么地方,遇到搭车的人,尤其是对学生,他会拿出共产党员证、军人退伍证,让人放心搭乘顺风车。他希望人们在接受河南老兵的关爱时,进而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为文明社会增添亮丽的风景。
全媒体记者 温宪 张玲 文/图
以上就是关于《南阳市杜海龙入选河南省“最美志愿者”—— 学习雷锋四十载 志愿服务铸新篇-南阳杜勇新任职情况简介》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18894.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