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 | 4500字看懂「吉利雷神智擎Hi·X混动系统」
如果说2021年搭载「比亚迪DM-i混动系统」的车型是混动汽车市场最热门的车型,那2021年底上市的吉利「星越L Hi·X」则是年末的重磅炸弹。

「星越L Hi·X」作为搭载了吉利汽车最新一代混动系统的车型,可谓意义重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吉利汽车的混动系统。
「雷神动力平台」:战略明确,『节能』+『纯电』并行

将时间拨回到2个月前,2021年10月31日吉利汽车发布了核心为『智能吉利2025九大龙湾行动』战略,其中「雷神动力平台」引起了我的重点关注,该平台包括四大模块:
「高效引擎」模块指的是一套高度平台化、通用化、经济性高且动力强劲的「发动机」产品矩阵,包括1.5TD/2.0TD系列「发动机」;「高效传动」模块指的是基于7DCT(7速双离合变速器)平台推出的高扭矩、高效率和高性能的「变速器」产品矩阵;「E驱」模块则是基于400V和800V纯电架构所打造的一套高效、可靠的定制产品和工程解决方案;「雷神智擎Hi·X」模块则是我们本系列最为关注的混动系统,其包含「DHE15」(1.5TD混动专用发动机)和「DHE20」(2.0TD混动专用发动机),以及「DHT」(1挡混动专用变速器)和「DHT Pro」(3挡混动专用变速器)。
该混动系统可覆盖A0级至C级的全部车型,并支持HEV、PHEV、REEV等多种混动架构。而文首所提到的「星越L Hi·X」则是搭载了「雷神智擎Hi·X」混动动力总成(「DHT Pro」+「DHE15」),后文我们会展开分析。

总之,「雷神动力平台」的四大模块从『极致节油的内燃机』到『更高效的传动变速器』,从『更为智能的混动平台』到『智能高效的纯电解决方案』,走得是从『节能』到『纯电』的路线,延用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并行、递进发展逻辑。优点是步步为营,缺点就是前期投入的巨大,这里我们不展开谈行业和成本,本文主要聚焦在「雷神智擎Hi·X」的混动技术上。
「DHE15」混动专用发动机:广告法根本拦不住

吉利汽车的「雷神智擎Hi·X」来势汹汹,首当其冲的就是这枚由全球近500人的工程团队历时5年打造的「DHE15」(1.5TD混动专用发动机)。从官方给到的参数数据来看,「发动机」最高热效率达到了惊人的43.32%,超过了先前刚打破记录的「比亚迪骁云发动机」(1.5L)系列的43.04%。「DHE15」在5500rpm达到最高功率110kw,在2500~4000rpm转速区间可持续达到225N·m的峰值扭矩。采用13:1的高压缩比,实现『深度米勒循环』。

而这枚「混动专用发动机」之所以能突破广告法,拿下多项『第一』的原因在于其采用了『高压直喷』、『增压中冷』、『深度米勒循环』和『低压EGR』等技术,我们举其中的几个点解释一下:



除此之外,「DHE」系列还拥有17L电控可变排量「机油泵」、电子「水泵」,电子「真空泵」等电气化附件,相比传统复杂迟缓的机械附件,在混合系统中可以进行全面升级,无论在响应速度、控制精度上和热管理上进一步优化,提升「燃烧系统」效率和控制环境。总之,从官方给到的资料上看,我们只看到一个字——强!
「DHT Pro」:3挡「混动专用变速器」

而「DHT Pro」作为「雷神智擎Hi·X」另一大核心,则是首个量产的3挡「混动专用变速器」,「DHT Pro」的基本结构是将两个「电机」、「变速器」和「电控制器」等组件高度集成,重量为120kg,官方宣称「DHT Pro」的最大输出扭矩可达到4920N·m!换算为『扭质比』为41N·m/kg。

从目前拿到的资料来分析「DHT Pro」,我们可以确认几点:
「DHT Pro」与「本田i-MMD混动系统」这类的定轴式混动系统不属于一类;


「DHT Pro」与其他「混动专用变速器」一样——纯电、串联、并联和动能回收的『老四样』工作模式必不可少,而其最大的结构特点便是『3挡变速』。目前还没有特别准确的官方资料,等有了资料,我一定为大家补上原创图片。不过,「DHT Pro」的结构特点也带来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功能特性,比如:

总结起来一句话:「DHT Pro」的设计核心方向是『全速域全场景的并联』。通过「DHT Pro」长期保持「DHE」(「发动机」)在高效区间工作,并扩大「发动机」在整套系统中的作用。

由于「雷神智擎Hi·X」的部分部件参数数据尚未透露,我也没有切实地体验过(通常是拆解)这套混动系统,所以,想要进一步了解的朋友,可以关注这个专栏,我们会持续更新。就目前的所获得的信息来看,「雷神智擎Hi·X」绝对算是走在了混动技术的前列,我觉得吉利汽车2022年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产能』。
『GHS』:我们的爱,过了就不在回来?
关注本专栏的朋友是否还记得,我们在『Px电机架构』中的「P2.5电机架构」中,曾提到过的吉利汽车的另一套混动系统——「吉利GHS1.0混动系统」(又被成为「吉利ePro混动系统」),这套系统在2018年首次亮相,并首先搭载在「缤越」、「星越」、 「嘉际」、「博瑞」和「帝豪GL」等车型上。此后,领克家族同样搭载了「吉利GHS1.0混动系统」。

「吉利GHS1.0混动系统」最显著的结构特点是将「电机」则直接布置在控制偶数挡位的「C2离合器」与「变速齿轮」之间。故此,「C1离合器」控制1、3、5、7奇数挡位,「C2离合器」负责控制R、2、4、6偶数挡位,从而实现了多种驱动形式,属于比较纯正的「P2.5电机架构」。

其实「雷神智擎Hi·X」也可被称为『吉利GHS2.0混动系统』,只是与「吉利GHS1.0混动系统」相比,两者在结构上却有着本质的架构区别:
「吉利GHS1.0混动系统」属于「定轴式机电耦合系统」(单电机+7DCTH);「雷神智擎Hi·X」却走上了「行星齿轮式机电耦合系统」的混动技术路线(双电机+行星齿轮组』)。或许你会问,为什么吉利汽车会在两种混动架构上摇摆,那就要追溯一下这段历史了:
2005年~2007,吉利开始研发混动技术,暂定研究方向是MHEV;2007~2009年,吉利探索PHEV混动技术,首先涉及的是「定轴式机电耦合系统」和「单电机架构」;2009~2011年,吉利继续探索PHEV混动技术,并开始涉及研究「行星齿轮式机电耦合系统」;纵观吉利汽车在混动方面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划分为这样四个阶段:
2005~2009年,技术观察和探索期;2010~2018年,与沃尔沃进行「定轴式机电耦合系统」的开发,成果是「吉利ePro混动系统」);2014~2018年,与科力远进行「行星齿轮式机电耦合系统」的开发,成果是「CHS混动系统」);2018年至今,尝试新一代混动系统的自研开发,成果是「雷神智擎Hi·X」。从混动架构和技术的角度,吉利汽车显然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但在命名时就有些尴尬了。由于『GHS』代表着『吉利混动系统』(Geely Hybird System),而与沃尔沃合作研发的「吉利ePro混动系统」却获得了作为第一代批量装载的待遇。所以,当吉利退出GHS后,混动系统的名字就成了难题,好在吉利也是一家很会取名字的主机厂,于是『雷神』来了!
最后
本来想用上面那一段轶事来结尾,不过思前想后,还是来一个正经的结尾。说实话,吉利汽车在混动技术的探索历程与其他几家自主品牌非常相似,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但随着「雷神动力平台」的发布,我们可以看到吉利汽车在混动技术领域厚积薄发的气势,愿我们的自主品牌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化身为翅膀,逆风翱翔。
以上就是关于《浅析 | 4500字看懂「吉利雷神智擎Hi·X混动系统」》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24838.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