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沙野言论让欧洲破防,无需过度解读,法国需要认清台湾问题现实

2023-05-10 18:07:08

 

本文大约2000字,阅读需要3分钟,欢迎评论和转发

最近卢沙野大使接受法国电视台专访,并就一些国际局势的关键问题做了表述和回答,不料电视节目播出之后,卢沙野大使的言论让整个欧洲都“破防”了。

如今80名欧洲议员联名要求驱逐卢沙野大使,那么卢沙野大使到底说什么了?

在细读这段采访之前,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卢沙野大使。

据采访过卢沙野大使的环球时报新闻记者白云怡描述,卢沙野的发言向来以“大胆坦诚和开放”而著称。

一般高级别的,尤其是负责对外关系的官员,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前,都会提前审阅新闻记者要提出的问题,这一点法国政坛也不例外。

如果任何一家电视台的记者要采访马克龙,事先不提交“要提问的问题”也是不可能的。

这既是为了避免问题“太过敏感”,也是为了让回答者有机会“提前准备”。

然而卢沙野大使向来以不提前看问题而著称,这一点证明大使非常“开放”。

在采访结束之后,如果有什么不妥之处,有些被采访人会要求修改采访稿件。然而记者白云怡称,卢沙野大使从来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要求。

她也只是拿回稿件之后,按照机构的内部审核走流程。

这样的“风范”,这次恰好赶上了法国的电视节目的一贯风格,自然也就擦出了这样的“火花”。

什么风格呢?法国电视台经常会提出一些很有“对抗性”的问题。

比如这次节目中,主持人就提出了两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大陆为什么要威胁台湾?克里米亚到底是谁的?

在整个交谈的过程当中,法国主持人全程都带有很强烈的立场。

当看到卢沙野大使在这两个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是,主持人的态度一会是“轻蔑”、一会又是“难以置信”,这似乎和倡导“平等”、“自由”、“博爱”的法国精神不太吻合。

在西方国家,“自由表达”是一种政治正确,法国主持人的“刁难”和“情绪失控”,背后的用意就是想说服大使符合法国人当下流行的观点。

法国人的观点又是什么呢?就是台湾不应回归大陆、俄罗斯强占了克里米亚,克里米亚不属于俄罗斯。

对于卢沙野大使而言,这两个问题其实都已经“超纲了”,什么意思呢?

卢沙野大使的主要研究方向并非台湾问题和俄乌问题,他是驻法大使,中法问题才是他最擅长的。

他在这两个问题上的回答,不免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色彩,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卢沙野大使是在表达个人看法。

这一点从事后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发言人的谈话中就能看出,我发言人强调,“卢沙野大使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表态不是政策宣示,而是在电视辩论中的个人观点表达”。

实际上,中国在台湾问题和俄乌冲突问题上有大量的官方表述,相信不管是法国电视台的主持人还是法国官方都是“非常清楚”的。

这些中国官方发布的大量文件已经对这些问题构成了“完整的表述”,根本不需要让大使再啰嗦一次。

简而言之,卢沙野大使个人很崇尚“自由表达”,这在法国应该是受到欢迎的行为。采访中记者问的又不是大使的“专业”,大使这种表达更倾向于个人言论而非官方表述,不应过度解读。

那么现在回到问题本身,卢沙野大使回答问题的表述“有问题吗”,答案是“完全没有”。

当法国记者问到:“大陆为什么要威胁台湾”时,其自带的预设立场非常强。

法国记者把“中国”和“台湾”并称,全程充斥着“侵略”、“威胁”这样的字眼,想表达什么已经写在脸上了。

大使的回答是“我们才是受威胁的一方,因为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正在遭受台独、西方国家的威胁”。

眼见说不过,法国记者又问到,“不该是台湾人决定自己的命运吗?,也就是人民自决的权利”。

大使的回答是,“中国人决定台湾的命运”。“如果和平统一无法实现,就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

法国记者又问到,“台湾为什么不能像乌克兰人一样有人民自决权?”

大使的回答是“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都是中国人。”

换言之,台湾不可能有“民族”,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什么“台湾族”,有的只是“中国人”。

乌克兰问题是乌克兰民族和俄罗斯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与两岸问题毫无可比性。

同样这个问题,李敖先生也曾回答过。

当年一名台湾女生在电视节目中询问,“台湾2300万人为什么不能投票决定自己呢”?

李敖先生说,投票可以,但是必须“获得承认”。

如果要投票,那也应该是全体中国人投票来决定“台湾的未来”。

因为台湾是中国人的,大陆是中国人,岛内也是中国人。

“台湾怎么办”,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如果要投票,就应该全体中国人来投票。

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岛内不可能都是“台独分子”,就算全是,2300万票也决定不了“台湾独立”,因为还有14亿人一定会投“台独”的反对票。

法国记者随后又问到,“对你来说,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吗?”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注意这个前提。

既然法国记者问的是“对你来说”,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能代表中国官方的立场。

克里米亚到底归属于谁,卢沙野大使说的非常明确:“取决于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克里米亚问题有其历史原因,历史上克里米亚就是俄罗斯的,曾有一段时间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但是2014年时克里米亚就是否脱乌入俄进行全民公投。

克里米亚议会最终宣布,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脱离乌克兰独立。随后俄罗斯宣布接管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

这场投票,一直不被西方大多数国家所认可,法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一直从“国际法”的角度去讨论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而其最终目标,就是让卢沙野大使认可“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

然而,这里至少有三点证据,说明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

第一,历史上俄罗斯和乌克兰同属于苏联,俄罗斯联邦将克里米亚交给乌克兰,在当时并非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转让关系,完全是一国内政。

第二,俄乌后来签署协议,俄罗斯承认了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然而早在1992年时,克里米亚就曾发起过一次“脱乌入俄”独立的投票。克里米亚的“脱乌”倾向一直都没有断过,只是俄罗斯不愿意接收克里米亚。

第三,克里米亚的全民公投已经发生了,克里米亚已经实质性的加入到了俄罗斯联邦。至于西方国家到底承认还是不承认,他们的看法不可能也不应该决定克里米亚人民自己的看法和命运。

总而言之,卢沙野大使的发言是不存在问题的。外界不应该过度解读。

西方国家的破防,已经显示出他们的立场存在问题。

在此,我们奉劝法国认清台湾问题的现实,不要继续在台湾问题上“执迷不悟”。


以上就是关于《卢沙野言论让欧洲破防,无需过度解读,法国需要认清台湾问题现实》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1677.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