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六笔记】老六到底是个什么人-老六是什么鬼
今天是周六,正好我还是老六,所以就聊一聊老六到底是个什么人?
老六和大家传统印象中的证券公司上班的人不太一样,老六是一个闲云野鹤惯了的人,本来写的做盘笔记就是给自己看的,但是今年的一些金融圈饭局有点刺激到了我,上到大佬,下到鱼虾,基本上话题都是再聊怎么割韭菜,各种花样,层出不穷,这一点是让老六瞠目结舌的,因为很多大佬级人物明明靠着交易很容易成功,而且也已经成功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去做,或者说人都喜欢简单的事物?包括这两年很多的杀猪盘大家觉得背后的黑手都是谁?
我回去想了三天,才想清楚这种生态环境的根本原因——我国基本上没有投资者教育这个领域。
无论你在券商,还是在银行,还是看报纸看电视看任何的所谓投资者教育,你有什么真正的收获吗?这里边别说帮助你学会稳定盈利,连不被骗都很难,原因很简单,你去券商抓一个业务员,甚至抓一个产品经理,或者你去银行把大堂经理抓出来,你问问这些人真的懂二级市场交易吗?他们的金融水平有多高呢?你问问他们是不是股票软件的功能都没有搞全,什么是星空图?什么是波段之星?什么是闪电图?什么是回头波攻击波?我曾经做过测试,能接住老六五个问题的基本上是0,但是这些在专业游资、私募经理这个金字塔圈子里很多内容就和一加一一样,是常识!那么这样的信息不对称你告诉我散户怎样去对抗?怎样去赚钱呢?我认为没有可能。
劝所有的人退市吗?没有任何意义,也劝不动,那么没人做的事儿,我来做。
我为什么叫老六呢?不知道年龄大一点的朋友有没有看过我国史上最牛商战剧《大染坊》,里边的主人公陈寿亭是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天才商人,老六做不到他那么伟大、做不到他那么聪明,但是老六做得到他那么性情,我不希望这个行业沦为纯粹的割韭集中营,我的初衷就是想弥补我国目前没有完善的投资者教育这个行业的弊端,为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仅此而已。
老六其实是一个文艺青年。
我总喜欢把生活中遇到的,见到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也一直都有写日记的习惯,昨天晚上翻箱倒柜,找到了2006年自己的股市日记,页面已经泛黄了,那时候写东西,总喜欢用笔来记录,就怕电脑记录的不小心电脑坏了找不到了就麻烦了。是不是和老六一样可爱。
刚触碰股市的时候,那时候股票少之又少。
因为爱听相声,当年还把所有的股票编成了顺口溜,做一个贯口。好遥远的事情,现在想起来满满都是回忆。
这么多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社会在变化,市场也在变化,交易风格更是一直都在变化。如果用最原始的交易模式根本跟不上现在的形势。就像以前有现在的20%吗?没有,那么当市场出现不公平起跑线的时候,交易生态还能完全按照原有的思路去做吗?当然不能,穷则变,变则通。吃亏吃多了就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当然隔三差五的学习,最主要不是学习别人对市场的理解。而是进化自己。
很多人都听过单田芳的小说,不管是白眉大侠还是童林传,一个人在行走江湖之前都会有自己的绝学。而且师傅在教徒弟的时候也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状态来传授一样武器。传授的同时也会让其了解江湖中其他门派的武器,招数和脉门。
你可以不去运用,但是别人运用的时候你知道怎么应付,你的看的懂。而且并不是师傅用什么武器,徒弟就用什么武器。
好比童林用的是子母鸡爪鸳鸯钺,老师何道源尚道明用的就是剑。而且最终的结果童林还别开天地另创一家,武功远远高于师傅。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老六不敢自称老师。对于做股票,就是喜欢,发自内心的喜欢。喜欢那种不见硝烟的博弈,复盘到两三点是常事,感觉看K线的走势,真的像一部精彩的电视剧一样。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理解。
不爱喝酒的人,永远不能理解李白在喜得佳酿之后的诗情画意。
不爱音乐的人,永远不能体会子期和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情深意浓。
不爱下棋的人,永远不能体会柯洁在和阿尔法狗智斗输掉的痛哭流涕。
不爱画画的人,永远不能感受到梵高画出“向日葵”后那种炽烈的情感。
而老六看见K线,就像黄钟公看见《广陵散》,黑白子看见《呕血谱》秃笔翁看见《率意贴》丹青生看见《溪山行旅图》
做股票,(赚或亏)钱是只是结果。而在复盘,选股,体会市场,寻找标的,盘中分析,静态选股,动态出手,从买入到卖出,无论是止盈还是止损,还是交易规则的完善,和交易心态的培养,包括仓位管理,市场定义,情绪分析。还有去体会和理解市场上其他流派的风格,学习和验证,直到武装和进化自己的东西。
这其中的体会和感觉,只能用一个字:爽。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希望能够和大家一同走得更远。
以上就是关于《【老六笔记】老六到底是个什么人-老六是什么鬼》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4761.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