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所以更要镇静地去面对风风雨雨(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经历挫折)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得意也好,失意也罢,我们都要镇静地去面对,而不是大惊小怪,不知所措。

《道德经》有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说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凡事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纵观历史,多少迁客骚人就是因为缺少这样一种心态,因环境变迁而怀忧丧志,最终丧失掉豪情壮志。

唐朝的李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因深受打击而整天抑郁不安,仅27岁就消失于中唐诗坛。孟子云:“士穷不离义,达不离道。”这才是人生最正确的态度,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的一生就像几滴露水,露水蒸发后就无影无踪。
因此,你何必为眼前的芝麻小事大动干戈或伤心劳神呢?
王某的一个朋友,几年前跟人合伙做生意,运货的船突遇风浪,翻了,他们所有的财产和梦想也随之坠人了海底。他经不起这个打击,从此变得萎靡不振、神思恍惚。

当他看到另一个跟他一起遭遇变故的人居然活得有滋有味时,就去问他。那人对他说:“你咒骂,你伤心,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你快活,你欢乐,日子一天天地过去。那就要看你如何选择了?”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当你以一种豁达、乐观向上的心态去构筑未来时,你的眼前就会呈现出一片光明;反之,当你将思维囿于忧伤的牢笼里,你的未来也就变得暗淡无光了。长此下去,不仅会将起码的信念和拼搏的勇气泯灭,还会失去身边那些最近、最真的欢乐。
对每个人来说,那些如空气一样充塞在身边的欢乐才是最重要的,它组成我们生命之链上最真实可靠的一环,你一节一节地让它松落了,那么欢笑又如何向下延续呢?

有一首诗写道:“你知道,你爱惜,花儿努力地开;你不识,你厌恶,花儿努力地开。”是的,花儿总是在努力地开,美好的日子也一天天地在流逝,你是欣喜地度过每一天还是痛苦地挨过每一日,全靠你来选择。
这就是所谓的人生,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得到也好,错过也罢,当现实来到面前时,我们腰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镇定地去面对,而不是大惊小怪、不知所措或者是抱怨世事的不公平。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

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后悔不迭:眼前是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棵棵兰花憔悴不堪,狼藉遍地。
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侯,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后,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态依然是那样平静安详。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在场的弟子们听后,肃然起之余,更如醍酮灌顶,大彻大悟。
这位禅师说得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暗藏了多少为人处世的玄机,又蕴含了多少人生智慧,同时也体现出他宽大的胸襟。范仲淹也曾用这样宽阔的胸襟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凡是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超越。

以上就是关于《人生,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所以更要镇静地去面对风风雨雨(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经历挫折)》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38732.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