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孩子,怎样练习缩句?(三年级缩句子)
让孩子学会缩句,更能明白为什么这么缩句。会考试技巧,更要打好语文基础。之前给学生做过专项训练,今天把教案部分内容拿出来分享给大家。
一.缩句是干什么?
我们可以先想办法让孩子明白“缩句”是要让孩子干什么?
缩句就是要孩子砍树,把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树枝全部砍掉,只保留这棵树的主杆。(扩句刚好相反),去掉句子中的附件成分,保留主干,使句子简明。
一句话总结:把长句子变成短句子,但是要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那现在已经知道缩句是干什么了,那具体要怎么缩呢?有技巧和方法。
二. 缩句具体技巧
1.删掉“的”前面的形容词
缩句的时候我们要去掉形容词,一般形容词后面都会加“的”,所以缩句先找“的”。
举2个例子:
可爱的小白兔啃着红萝卜。
可爱的小白兔啃着大大的红萝卜。我们找到句子中的“的”,第一句话有1个,第二句话有2个,找到之后把“的”前面的“可爱”和“大大”删掉,我们得到的答案是:小白兔啃着红萝卜。
再来3个例子:
大雁的飞行能力惊人。
慈祥的爷爷在钓鱼。
宽阔的操场上有人散步。同样的方法,我们先在每个句子中找到“的”,然后找到它前面的“大雁”、“慈祥”、“宽阔”,删掉!
所以答案是:飞行能力惊人。爷爷在钓鱼。操场上有人散步。
(当然实际考试和作业中要比我举例复杂,我是给每一种情况不添加其他干扰,这等我们把每个分类学完,咱再练复杂的)
2.删掉“地”前面的副词
在长复杂句子中,“地”前面经常是表示程度的副词,这些在缩句中都可以删掉!
举例:
目光齐刷刷地望着他。
人群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他。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只不过第二个句子略微复杂一点,刚好给大家示范缩句时多出砍树的情况。
先找第一句话中“地”,然后再找到它前面“齐刷刷”,删掉!得到答案是:目光望着他。
第二个句子稍微复杂一点,包括我们第一点讲的情况,那么同时找“的”和“地”,然后找到它们前面的“人群”和“齐刷刷”删掉!得到的答案依然是:目光望着他。
再举例:
苹果树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甘露。
可爱的乐乐在认真地看有趣的书。第一个句子,我们先找“地”和“的”,然后找到它们前面的“贪婪”、“春天”,删掉!于是得到答案:
第二个句子,难度更大了哟,数数看,有两个“的”和一个“地”,我们逐一找到它们前面的“可爱”、“认真”、“有趣”,得到的答案是:乐乐在看书。
3. 删掉“得”后补充说明的成分
在复杂句子中,“得”后面一般是补充说明的补语,是可以删掉的。
举例:
乐乐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乐乐兴奋得满屋跑。我们先找到“得”,再确定它后面对程度的说明,第一句话中“眼泪都出来了”,第二句话中“满屋跑”,删掉!
于是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乐乐笑,乐乐兴奋。
再举几个例子:
夏天的天气热得像火烤。
冬天的天气冷得像在冰窖。
河里的水静得像不流动一样。第一步,我们先找三个句子中“的”、“得”,然后找到“的”前面的“夏天”、“冬天”、“河里”,删掉!于是我们得到新句子是:天气热得像火烤。天气冷得像在冰窖。水静得像不流动一样。
第二步,在新句子里找到“得”后面的内容,“像火烤”、“在冰窖”、“不流动一样”,删掉!
于是我们得到答案:天气热。天气冷。水静。
4. 删掉表示数量的词(数词、量词、数量词)
一群、一批、一刹那、成千上万等等表示数量的词语都要删掉!
举例:
鲜艳的花朵吸引力成百上千只蜜蜂。
千万盏灯照亮了广场的建筑。第一步先找句子里的“的”,因为这一步最简单,确定它前面的词句“鲜艳”、“广场”,删掉!我们得到两个新句子:花朵吸引力成百上千只蜜蜂。千万盏灯照亮了建筑。
第二步找到表示数量的词“成百上千只”、“千万盏”,删掉!
最终得到答案:花朵吸引蜜蜂。灯照亮建筑。
5. 删掉表示时间的词
举例:
一刹那,天黑地像深夜。
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
爸爸在周末勤劳的工作。第一步我们先找每个句子里“的”,确定他们前面的词语“火辣辣”、“高高”、“勤劳”;以及“地”和它后面的“像深夜”,删掉!
我们得到三个新句子,分别是:一刹那,天黑。夏天,太阳挂在天空。爸爸在周末工作。
第二步,我们找表示时间的词语。“一刹那”、“夏天”、“周末”,删掉!
最终得到答案:天黑。太阳挂在天空。爸爸在工作。
6. 删掉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
举例:
乐乐在辽阔的草原上奔跑。我们找到作状语的方位词组“在辽阔的草原上”,全部删掉!
所以我们得到答案:乐乐奔跑。
以及“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7. 注意:谓语后的“着、了、过”是表示时态的助词不能删!
这些和时态相关,如果省去则会引起句子语义不明,或者产生歧义。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举例:
她的旧衣服里装着很多钱。我们先来看缩句的思路,找到“的”,和它前面的“她”,删掉!新句子:旧衣服里装着很多钱。再来看表示程度的“很多”删掉,(其实这句相当于“很多的钱”),这样就得到:旧衣服里装着钱。
到这里孩子可以会有疑问,到底要不要“着”?要的!要的!为了语义更清晰,时态更明了,我们要把“着”加上。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同理,在缩句里都要保存下来。
三、缩句要遵守的原则
1.缩句原则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
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2.什么不能缩?哪些一定要保留?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
例如:不能把“大熊猫”缩成“熊猫”,不能把“吃着竹叶”缩成“吃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避免歧义要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如:不能把“先进学生”、“后进学生”、“贫困学生”缩为“学生”,保留了“先进”“后进”“贫困”等附加成分,就能避免歧义,使句子清晰明了。
3. 必要的否定词“不、无、没有”等不删
例如:不能把“XX不能低下头”缩成“XX低下头”,意思会完全相反。
4. “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
例如:
大大的树叶把苹果挡住了。
缩写成“树叶把苹果挡住了”,不能是“树叶挡住了”。5.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例如:冬天,孩子们都爱到结冰的河里玩耍。
先找到“的”和它前面的“结冰”,删掉。"冬天"是表示时间的"状语",删掉。
主语是“孩子们","爱好做什么,谓语是“爱好”,"爱玩耍"不能缩为"玩耍", "到河里"和"玩耍"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
所以答案是:孩子们爱到河里玩耍。
四、缩句建立在基本语文知识上
不管是缩句还是扩句,都要求对句子成分有一定的掌握。
1.了解或掌握句子成分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讲特别复杂的语法,不是很好理解,所以要简单介绍一下,或者家长可以先了解一下。
主要的句子成分有:主谓宾;附属成分有:定状补。
主语: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举例:
我是学生。
战士们英勇就义。
回家的感觉不知不觉涌上心头。“我”、“战士们”、“回家的感觉”就是主语。
谓语: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短语也能充当。
举例:
我是学生。
战士们英勇就义“是”、“英勇就义”就是谓语。
宾语: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名词和代词充当。
举例:
我喜欢游泳。
他吃苹果。“游泳”、“苹果”就是宾语。
定语:名词中心词的修饰成分,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短语(词)都能充当。
举例:
皎洁的月光照着大地。“皎洁的”就是修饰名词中心词“月光”的。
定语有一个标志就是【的】!
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词的修饰成分,由副词、形容词和表示时间、处所的短语充当。
举例:
火车在一望无际的轨道上慢慢地前进。我们找到状语的标志——【地】。
补语: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词补充说明的。【得】是补语的标志。
举例:
我的手疼得像针扎一样。<像针扎一样>来说明手疼的程度。
2.了解句子成分的位置
我们认识了句子成分之后,可以给孩子总结一下句子成分常在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按照位置进行缩句。
一般先找到句子的“主、谓、宾”,再找出“定、状、补”,而“定、状、补”就是缩句时删除的部分!
所以知道它们的位置之后,做缩句就简单了很多。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的】、【地】、【得】去找“定、状、补”。
定语:
位置有两处:一是在主语的前头,二是在宾语的前头。举例:
俏皮的乐乐偷偷地吃了又大又圆的苹果。“乐乐”为主语,“苹果“为宾语,那么“俏皮”、“又大又圆”分别为这个句子的定语。
状语:
位置也有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前头,另一处在句子之首。举例:
俏皮的乐乐偷偷地吃了又大又圆的苹果。偷偷地吃,“吃”是谓语,“偷偷”那就是状语,这个状语就在谓语的前头。
另一种在句首的情况,比如表示时间和处所的。
补语:
位置有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后头,一处是在宾语的后头。在谓语后面,表示程度和结果。
举例:
她难过得哭起来。“哭起来”就是补语。
在宾语的后头,表示补充说明。
举例:
她踢了我五下。“五下”就是补语,补充说明她踢我的程度。
对于这个题目,在第一二部分先和孩子讲清楚缩句是要干什么?考试和作业中有哪些技巧?三四部分其实是想让孩子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掌握牢固的语文基础知识。
如果孩子听不懂,可先为孩子点赞收藏,大一些再看。如果我的回答对各位家长有帮助,欢迎关注
以上就是关于《小学三年级孩子,怎样练习缩句?(三年级缩句子)》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42760.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