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小满等三方平台提现困难:银行存款也“爆雷”,下一个P2P?

2023-06-26 18:08:01

 

在媒体集中报道后的一周后,自4月始的“河南村镇银行无法取款“一事终于开始更新。

6月14日,多家媒体报道,多位赴河南取款的储户在扫码填报个人信息后,其场所码或豫康码显示为“红码”,“赋码原因”为,“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医学隔离观察的入境人员”等;但同行赴郑州的非储户人员健康码则未受影响。此外,还有多位未前往郑州的储户在填报信息后被赋为“红码”。

“银行存款无法取现”原本只在涉事储户间传播,媒体关注不大。但经由健康码“离奇”变红,一举登上各大媒体头条。6月18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官网发布公告称,禹州新民生等村镇银行线上交易系统被河南新财富集团操控和利用的犯罪事实已初步查明,相关资金情况正在排查。

语焉不详的一纸公告,经由各大媒体发布后,被储户担忧为正常的存款行为可能会被定性为理财。媒体报道较新的数字,涉及397亿的资金,这背后,是无数个焦虑的老百姓。

被认为100%安全的银行存款,为何不能正常取现?储户在第三方平台购买的存款,还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吗?

村镇银行存款取不出来,是因为线上交易系统被控制?那储户的钱跟谁要?

6月20日,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拓城黄淮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在官网首页发布公告,从即日起开展线上客户资金信息登记工作。

翘首以盼的储户似乎盼来了一个进展,可此事件带来的涟漪效应,仍在持续发酵:老百姓用脚投票,提前取现区域银行的存款产品。

精准赋红

据南方都市报、财新等多家持牌媒体报道,多位接受采访的储户称,在扫码填报个人信息后,其场所码或豫康码显示为“红码”,“赋码原因”为,“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医学隔离观察的入境人员”等;但同行赴郑州的非储户人员健康码则未受影响。此外,还有多位未前往郑州的储户在填报信息后被赋为“红码”。

针对储户所疑问的“红码”情况,郑州市12345热线6月13日晚回应称:目前没有接到“外地来郑州一律赴红码”通知,如果被赋“红码”,建议先联系信息排查专班了解赋码原因。目前低风险地区来郑州只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示行程码和健康码。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神奇红码,到底是怎么回事?请看“送你一朵小红花”的报道。

在红码热之后,两月余来的储户焦虑,终于被监管关注到。

前述6月18日公告显示:针对近期个别村镇银行线上服务渠道关闭问题,河南银保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6月18日表示,各级金融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禹州新民生等村镇银行线上交易系统被河南新财富集团操控和利用的犯罪事实已初步查明,相关资金情况正在排查。

同在6月18日,许昌市公安局发布公告称,2022年4月19日,许昌市公安机关依法对河南新财富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涉嫌重大犯罪立案侦查。现初步查明,2011年以来,以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吕某为首的犯罪团伙涉嫌利用村镇银行实施系列严重犯罪。目前,案件侦办取得积极进展,公安机关已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依法查封、扣押、冻结一批涉案资金、资产。

两份公告指:几家村镇银行涉嫌被犯罪团队控制,实施犯罪。所以,银行在这里被定义为受害人。

这让一些储户担心会像P2P一样,进入漫长的赔偿等待期。“我是买的存款产品,利息也是当年小银行比较正常的年化4点多,咋不提存款保险可以赔我呢?”

事件缘起

在网上银行如此发达的今天,储户为何要到河南线下取款?难道通过网上银行不能操作吗?是的。

4月18日起,柘城黄淮村镇银行等多家村镇银行发布公告称对系统进行升级,随即用户发现在第三方平台上,无法进行提现、转账甚至查询余额等操作。

这里的第三方平台,指的是度小满(2018年4月,百度宣布旗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正式完成拆分融资协议签署,拆分后百度金融将启用全新品牌“度小满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平台。

在6月20日村镇银行发布的《村镇银行客户信息登记》表中,可以看到,除手机银行、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网上银行4个官方渠道外,还包括30多家第三方渠道。这其中,有小米金融、携程金融、度小满、滴滴金融、零钱plus(爱奇艺)等知名第三方互联网平台,oppo钱包、vivio钱包等手机客户端,羚羊财富(拍拍贷)、挖财、58金融等过往售卖P2P理财为主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据了解,彼时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银行合作开展互联网存款产品业务时,银行需向平台支付“导流费”,一般根据平台日均存款余额的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三向平台支付手续费,按月或按季进行结算。这也是第三方平台会在各自渠道主力营销的原因。

这些第三方平台是否知情?

一位储户告诉笔者,其在度小满上购买了拓城黄淮村镇银行的定期理财,5月份在看到相关新闻报道后、咨询客服为何不能提现,客服只是机械地回答:您好,目前我们接到的消息,银行只是系统升级维护,而且居民存款受国家存款保险制度保护,资金是安全的,请您放心。

第三方平台真的不知情?

吊诡的是,4月25日,度小满金融进行了一次董监高和法人变更,李彦宏从董监高“消失”,度小满CEO朱光并不担任法人。

变更前为董监高李彦宏、梁志祥(最近的一次媒体活动中,梁的身份为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总法律顾问)、万涛,变更后为葛新、胡玮玮、李硕、吕文颖、孙云丰、万涛、张苗。法定代表人由梁志祥变更为新加入董监高的孙云丰(度小满CRO、首席风险官)。

老百姓为何要在第三方平台买存款?

一位通过度小满存款的储户告诉笔者,“第三方平台挺方便,可以管理多家银行的存款产品。然后小银行比大银行能多一些利息,而且存款是受国家保护的呀。”页面标注的是“存款”且有明显标示:居民存款受国家存款保险制度保护。 上述银行的多款存款产品在介绍页面强调“本金保障、受国家监管·执行50万内100%赔付、可提前支取”。

监管错位

既然有存款保险,为何储户仍然会担心取不到钱?

针对突出存款保险保障的宣传,2020年11月,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曾在21世纪经济报道撰写专栏文章《孙天琦专栏丨线上平台存款:数字金融和金融监管的一个产品案例》,提出,互联网平台销售的存款产品都会在显著位置向客户强调相关产品在50万限额内受到存款保险全额保障。暗示无论哪种类型银行、在哪个区域,存款产品利率如何,都将由存款保险兜底。在这种“零风险”导向下,消费者倾向于简单根据利率高低选择产品,使得本应根据机构区位、类型、规模、风险等因素形成的利率溢价机制受到歪曲。

孙天琦表示,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此类金融业务,属“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也应纳入金融监管范围。应严格规范互联网、APP等数字平台涉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各类行为;对从事金融活动的互联网平台,必须持牌经营,不可“无照驾驶”;要设立业务准入门槛,纳入相应金融监管范围。

在目前仍在销售互联网存款产品的平台中,有两大风险点值得关注。一是地方法人银行突破了地域限制,存款业务已拓展至全国;二是有意突出存款保险保障的宣传,暗示“零风险、高收益”,便于用较高利率吸引储户。

这些“擦边球”的营销方式,在P2P爆雷后缺乏高利率吸客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是常见的操作。

比如华通银行,一位购买了华通银行的客户王潇(化名)告诉笔者,在看到村镇银行取款难的新闻后,他从京东金融APP上取现了华通银行当日系列产品(目前已下架不能购买),很快,王潇接到华通银行电话客服营销。在询问为何取现后,华通银行客服跟王潇说:河南村镇银行的新闻我们也看到了。但请您放心,第一,我们是由永辉超市等发起的民营银行,实力雄厚;第二,我们是正规的有牌照的银行,您的存款受存款保险政策保护,随时可以在线开立存款证明。(在客户取现后,也接到华通银行短信,短信也有类似存款保险字样的叙述)。

客服告诉王潇,可以通过APP、微信银行重新注册账户(第三方平台开通的电子账户,可以在APP上查看,但不能在APP上共用,比如购买产品),并且可以购买到收益较高的存款产品,最高可以达到2.25%+2.2%(福贝补贴)。“虽然不能在第三方平台购买,但是仍然可以在银行APP、微信银行上购买。这个购买行为不会受到跨区域吸储的影响。”

但是,王潇还是不放心,把华通银行的钱全部取了出来。

一场对银行、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不信任刚刚开始。


以上就是关于《度小满等三方平台提现困难:银行存款也“爆雷”,下一个P2P?》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47638.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