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鸟”在航修舞台创造不凡业绩:建成首个全自动油液颗粒检测系统
工匠名片:凌曦,女,1983年出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油料检验技师。成都市装备制造系统油液分析工技术能手、成都市装备制造系统油液分析工比赛第三名、成都市“百佳职工创客明星”。
工匠语录: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2022年以来,成都锚定“建圈强链、制造强市”等目标频频落子,这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油料检验技师凌曦来说,十分振奋,“‘制造强市’等不来、喊不来,一定是靠我们拼出来、干出来的。”
作为一名“航三代”,凌曦扎根发动机附件修理一线18年,尽职尽责,始终在细节的完善上下苦功夫,力求有新突破,用心干好每一项工作。
“百灵鸟”变航修人
曾经一度不被同事肯定
从呱呱坠地那天起,飞机发动机试车的轰鸣声就一直伴随着凌曦的成长。作为家中独女,长辈们希望她能女承父业当个航修人,而凌曦从小却有着一个属于音乐的舞台梦。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之后,在长辈的无限期待中,她很不情愿地走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5719工厂,成为了家里的第三代航修人。
进厂后,她被安排在附件电器修理班实习,是厂里的文艺骨干。班组师傅们悉心指导她干活,还很喜欢听她唱歌,开玩笑称她是班组的“百灵鸟”。“但我每天面对着一个个原件、一组组电线,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盘丝洞’,千头万绪、疲于应付,那时的我非常渴望能够回到舞台。”凌曦回忆道。
直到有一天,检验员邢阿姨在车间里对着凌曦的师傅大喊,“彭师傅,快来看,你徒弟做的啥子活路。”
凌曦坦言,邢阿姨的话让她仿佛站在了聚光灯下的舞台,但却是一个丢脸的舞台。不光丢了师傅的脸,也输了长辈们那一份份荣誉与骄傲。
好强的她暗下决心,利用工余时间不断地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取得了机电技术应用本科文凭,技能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把电线当钢琴弹”
突破航修难点成了班组骨干
于细微之处见匠心,在细节之间显水平。那时,凌曦所在的工厂正在争创全国唯一能够实现全套发动机附件修理的单位,点火附件修理却是短板。
“点火附件只有书本大小,维修位置上层层缠绕着近百根线路,还紧紧包裹着两个有辐射的放电管,完全拆开来修的话,要1个月的时间。但如果不拆的话,就犹如火中取栗,十分困难。”凌曦说,她每天下班后,就利用报废的附件,把每根线拆下来、编上号、绘成图,拆了装、装了拆。3个多月的时间,经过上百次拆装,上千次焊接,终于有了突破点:用左手的5根手指,加上右手无名指小指,轻轻地将上面的十几根线路悬空拨起,再用剩下的三根手指握着经过自己改造的烙铁,从只有1厘米多宽的缝隙里伸进去,一点一点地完成了最关键点的精准焊接,一下子将修理周期缩短了3/4。
车间主任闻讯赶来,看到以后高兴地说:“凌曦,你真的是把电线当钢琴在弹啊!”对啊,电线和烙铁就是乐器,航修一样可以成为舞台,凌曦心里对航修事业更加坚定了。
从那时开始,连续六年,凌曦疯狂学习,终于成为了班组骨干,当选电器班班长,建立了全厂首个精密偶件自动测量系统,还发明了十余件小工装,为工厂创造经济价值数百万元,电器班也被命名为“凌曦电器班”。终于,她在航修事业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给发动机“验血”
建成全国首个自动检测系统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2016年,战训任务陡增,发动机油液检测成为了制约装备交付的瓶颈,专职油液检验工人手不够,凌曦被抽调到检测科救急。面对新任务、新挑战,她在新岗位上一如既往,靠实干“出圈”。
初到检测科,送油样的、检测油液的、查询报告的……来来往往、吵吵嚷嚷,把几平方米的试验室闹了个“天翻地覆”。“我们每个检验员每天要完成100多个批次的油液检测,长时间的油液接触和加班,把我的手侵蚀得伤痕累累,还住进了医院。女儿心疼地拉着手问,‘你的手以后还能教我弹琴吗’?”凌曦说,那时的她,根本顾不上回答女儿的问题。躺在病床上,满脑子里想的都是怎样才能让油液检测形成一个闭环。
这时,恰巧凌曦的爱人拿着验血报告单走进来,说:“这个验血的自助报告机真是方便,报告单自动就打出来了,不用排队。”这句话一下子激发了凌曦的灵感,“验血?我们不就是在给发动机验血吗?是不是可以建一个自动检测油液的系统,将检测结果直接推送到各个岗位呢?”
说干就干,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凌曦率领项目团队开始了系统的建设,通过反复的比对模拟试验,她在油液检测观察窗前增加了一个像暖气片一样的螺纹横管,使油液颗粒能自觉排队,大大降低重叠率,检测精度成倍提升。同时,凌曦团队重构了油液检测全流程,植入了核心算法,经过两年的时间,30多万次试验验证、200多万次数据对比分析,终于建成了全国首个全自动化的信息共享油液颗粒检测系统,既保证了检测结果的高精度,还实现了500多个相关工序“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检测结果。
不仅如此,凌曦还将绝技绝活的油液颗粒度信息化检测技术进行了厂内外技艺传承,导师带徒10余名,累积培训授课150余人。先后对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多名行业内技术人员开展绝技授课,获得了广泛好评和认同,多家单位正在引入该技术。除此之外,她还大量参与动控部各级技术改进创新,入选创新工作室核心成员,联合进行了精密偶件自动化测量等多项重难点技术攻关。
劳动创造幸福,技能成就梦想。从“音乐人”到“航修人”,凌曦深刻地体会到了“技能报国”这四个字的意义。“现在,我作为制造业的一员,站上了这个崭新的舞台,我一定会用自己的双手为成都‘制造强市’建设弹奏出更加动人的乐章。”凌曦坚定地说。
来源:成都市总工会
以上就是关于《“百灵鸟”在航修舞台创造不凡业绩:建成首个全自动油液颗粒检测系统》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48038.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