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定期的“5不要”

2023-07-15 03:08:19

 

引言: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80.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2%。经历了三年的疫情,越来越多的居民意识到存款的重要性,所以近期我国的存款总量一直保持持续增加的趋势。

大部分居民的存款方式就是存放在银行中。银行的各类存款业务中,定期存款的利率相对较高,所以绝大部分居民会将资金存在定期中。但其实将钱存在银行定期也需要留意五个方面。

1

不要轻易选择长期存款

很多居民到银行存款时,问的第一句话是利率多少?决定存款时间的最大因素也是利率,因此很多人都会选择定期存款而不是活期存款。

而定期存款中,长周期存款比短周期存款的利率更高。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长周期定期存款成为大家眼中的最佳选择。2年定期存款和5年定期存款相比,更多人会选择5年。

但只追求高利率真的是更好的选择吗?

其实不然。因为长期存款的时间太长,在这段时间中我们没办法预示到会有什么突发事件的发生。

一些选择长期存款的居民们可能当下没有急需用钱的地方,但是未来几年时间中却无法保证。一旦把资金存到定期存款中,就不会像活期那样存取方便。

所以,在选择长期定期存款前一定要将资金合理分配

2

不要轻易选择自动转存

很多居民们将资金存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后,就不再关心,认为所有事情银行都会完成,只有到用钱时才会再次打开账户。所以大多数居民们在首次存定期存款时,就会选择存款到期后直接自动转存。

这确实是一件方便的事,但同时也会出现两种问题。

一是银行可能会将该笔存款转为活期存款;二是自动转存的利率基本是不会改动的,如果利率上调的话将不会享受上调后的利润。

3

不要轻易选择理财产品

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分为储蓄类和投资类。相比于储蓄类产品,投资类产品的收益率会更高,但是要注意的是,收益与风险是相辅相成的。

很多居民去银行办理业务时,听到某些产品的收益率较高,就直接购买了相关产品。但是理财产品并不是定期存款,本金可能会有损失。

所以,应当多了解各个产品的利率与风险,再进行理财产品的选购。

4

不要轻易泄露私人信息

很多居民都认为去银行存款,只是办理相关业务,不会遇到私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但其实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在您办理业务时,就已经盯上了你,如果不小心将自己的信息泄露出去,比如: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等,那可能会让自己的资金陷入困境之中。

所以在存款过程前中后,都应当将个人信息保护好。

5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我们所听到的最常见易懂的经济学知识,但是运用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

通常我们为了省事省时,都会将资金存在同一个银行账户中,但是应当尽可能地将资金存在不同银行。在我国,银行破产的可能性很低,但是硅谷银行的暴雷也给我们敲了警钟。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一家银行破产,居民们的资金将会受到保护,但是赔付范围在50万元以内。所以如果在一家银行中的存款超过50万元,那么超出部分则不会得到赔偿。

因此,在存款过程中尽量不要将所有的资金都存放在一家银行中。

结语:在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时,应当注意个人资金的使用情况,不能根据利率高低来选择存款时限。除了办理银行业务之外,在各种场合都应当留意不要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从而保护自己的资金以及人身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银行存定期的“5不要”》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52208.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