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椅的由来-交椅的历史
原标题:交椅的由来
汉魏以前,不管是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是席地而坐的,自然也就不存在椅子了。到了西汉,随着汉朝与西域各国的频繁交流,打破了以往各国之间相对隔离的状态,到了东汉末年,一种形如马扎的坐具开始传入我国北方,并迅速在中原地带盛行,成为中国古典家具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这种形如马扎的坐具是从西域传入的,故当时的人称这种坐具为“胡床”,就是后来的“交椅”。
胡床
交椅具有体轻、便于携带的特点,因此,交椅不仅可以陈设室内,外出时也可携带。宋、元、明、清几代的皇室人员和巨商富豪外出游猎都会携带交椅。宋朝的士宦都戴头巾,有一次,秦桧坐在有靠背的交椅上向后舒坦地偃仰时,轻薄的头巾坠落地下,令他大失威仪。临安知府吴渊为了巴结他,立马命人制作了四十枚“荷叶托首”,装在宰相可能休憩的交椅搭脑上。秦桧当时正位居太师,故当时人们就称这种荷叶交椅为“太师椅”,也叫“太师交椅”,后来就简称太师椅。
在等级深严的封建社会里,交椅只有皇室人员、达官显贵能坐,因此坐交椅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故而后来“坐第一把交椅”成了首领的代名词。
交椅结构图
交椅要被经常折叠搬动,比起一般的家具更容易损坏,这也是其存世量极少的原因之圆后背交椅的结构是服从它的折叠需要而制成的。为了折叠交椅的扶手与下面的构件(鹅脖及联帮棍)相交,交椅的扶手只能是由安在后腿上端的、弯转向前探伸的构件来支撑,为了提高黄花梨木圆后背交椅的坚固性,雅韵红木在制作中采取了如下诸多方法:
1、各连接部件均采用科学合理的榫卯结构,椅圈特别采用了模钉榫连接,以达到坚实牢固的目的。
2、在扶手和后腿弯转处加装了金属立柱支撑,削弱了因承重而对后腿和弯转部分的不利影响。同时形体纤细、结构坚实的金属立柱巧妙地分隔了椅圈下部的空间,给人美感。
3、在转角处安了脚牙。这不仅起到垫塞空间的作用,也起到了一定的装饰效果。
4、接榫处用金属叶片包裹,起加固和防止磨损的作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就是关于《交椅的由来-交椅的历史》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56642.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