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兔迎春 云博观兔-卯迎旭日九州春打-肖
卯兔迎春 云博观兔
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的动物形象之一。自古以来,无论是造型艺术、文学作品,还是民间传说、社会风俗,都能够发现兔子的影迹。
兔在十二生肖之中位列第四,地支为卯。卯兔对应的原因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万物的观察总结与智慧升华:一种说法认为卯时为清晨5时至7时,又名日始、破晓、旭日、日出等,这个时间内太阳缓缓升起而月光逐渐褪却,因此古人由物喻事,玉兔指代月亮,遂有卯兔一说;此外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卯时恰值兔子出窝吃带有晨露青草的时间。生肖还人们赋予诸多文化意义,从动物上升到神格,接受尊崇和膜拜。
与人类相伴而生的兔
目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已知最早的兔类动物化石,是于蒙古国发现的生活在距今约5500万年前的钉齿兽,经过漫长的演化后扩散至世界各地,多见于荒漠、草原和森林。人们常说的兔子,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兔形目,兔科,共有11属61种,其中又包括野兔属、穴兔属,和棉尾兔属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兔的国家之一,先民爱兔、养兔、猎兔,将兔的形象描绘在生活器物之上,使之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漆木壶

西汉
高22.6里米 径10厘米
昆明官渡羊甫头出土
壶直颈,溜肩、腹壁较直,平底。通体用棕红色漆分段绘网纹、兔纹、蛇纹等。
国内的考古遗存也显露出了中国人和兔的紧密联系。殷墟出土了商代野兔的头骨上下颚和肢骨,实证当时野兔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之中,甲骨卜辞上也记载了诸多有关时人猎兔的文字。千百年来,中国人与兔相伴而行,共生共存,兔子作为家畜、宠物、食物以及皮毛兽,与中国人生命财富的联系愈加密切,日益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叠鼓形狩猎场面铜贮贝器



西汉
高65.8厘米 底径45.2厘米
晋宁石寨山出土
这件贮贝器由两鼓上下重叠焊铸而成,上鼓器盖单独制作,以活扣与鼓身相连,其中器盖上铸有一只小巧的脱兔,并被巧妙地设计为一个器盖的插销。该贮贝器的足部为各种动物相互争斗的情景,其中一组便是猛兽追逐兔子,兔子正奋力逃跑的精彩瞬间。
赋有文化寓意的兔
兔在古代中国一直被认为是瑞兽,不仅出现在历代典籍及诗词作品中,也彰显在各类与兔相关的文物遗存中,并且被赋予了很多吉祥的寓意。
立兔铜杖头


西汉
高10厘米 銎径1.5厘米
晋宁石寨山出土
滇国墓葬中发现过数量较多的木杖遗迹,这些杖是权利的象征。杖的上端均有圆雕铜饰,其中有人物、动物、飞禽、鱼蛇等,制作十分精致。这件杖头的造型是一只兔子蹲踞在铜鼓上,鼓足向下延伸为圆柱形的銎。这只兔子瘦而不弱,肌肉线条优美,看起来矫健有力。双眼瞪圆,长耳竖直打开,尾巴上翘,神情紧张,一副随时准备起身避险的姿态。
在月宫里负责捣药的玉兔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传播最广的兔形象,它源于古人对于月亮上阴影的无边想象,因此常把兔和月联系在一起,传说中玉兔捣制着不死之药,并且化身为“兔儿爷”成为治病去灾的药神,所以也被视为健康长寿的象征。
二兔蝙蝠铜扣饰

西汉
长6.5厘米 宽4厘米
晋宁石寨山出土
出土于晋宁石寨山墓地。这件扣饰为两只兔子欲向一左一右奔去,身子还有部分交叉,在二兔中间,有一只展翅飞翔的蝙蝠,画面动感。三只动物下方,被一条蛇围住,蛇咬住右边兔子的腿。
兔子属于双子宫哺乳动物,一年能够生产多胎,令其成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兔还象征着机敏聪慧,因此有“狡兔三窟”“动如脱兔”等夸赞性的成语;卯象开门之形,因而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开天门、迎万物的吉祥之意;在佛家讲义中,兔作为佛陀本生,同样也具有重要的文化寓意;出于对兔的喜爱和崇拜,人们还将它列入了十二生肖之中,生肖兔也由此成为维系中华民族情感和文化的纽带。
饰兔铜斧


西汉
长14厘米 宽8.8厘米
晋宁石寨山出土
铜斧斧身细长,单面弧刃,三角形銎。銎饰弦纹、兽头纹、云纹、太阳纹组合图案。銎背雕铸1只蹲踞的兔子,目视前方,神态自若。兔子身上的毛纹清晰可见,显得温顺可爱。
艺术创作中的兔
基于人们对兔子的喜爱、崇拜及吉祥长寿的美好寓意,兔子的形象备受世人青睐,成为民间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景德镇窑变釉玉兔

现代
高27里米 宽11厘米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不但海内擅声,而且海外亦广为流誉。窑变主要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具有一种“意外之美”。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把握传统民间形象内在精神特质的同时,通过对民间审美的再创造,将各式各样的流行元素与兔的形象融汇在一起,不断赋予兔子新的艺术造型及文化内涵,与当代审美形成意趣共鸣,使兔文化生生不息、恒久流传。
素胎陶兔
现代
高7厘米 重72克
“素陶”是指陶瓷在制作过程中未上彩绘及釉料的土陶,以装饰简单、朴素的单色陶为主。
金虎随冬去 玉兔踏春来
岁月流转,时序更新,值此兔年来临之际,愿一切美好的期盼,都能随着暖暖春意,伴您安康如意、吉祥顺遂!
撰稿:叶之声 摄影:杨成书
文物资料提供:平力 陈亮 罗剑波
编辑:陈金珊 校对:杨雯玥 审核:邢毅
以上就是关于《卯兔迎春 云博观兔-卯迎旭日九州春打-肖》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77760.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