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老王的人,十个里有九个会说他 “折腾”。这人今年五十六,头发半白却总扎个小揪,穿冲锋衣配帆布鞋,口袋里永远揣着颗水果糖,见人就笑眯眯递一颗,活像个没长大的老小孩。不过你可别被他这副随和模样骗了,他这辈子干的事儿,搁别人身上可能一件都撑不下来。
老王年轻时候在国营厂当电工,手艺好到什么程度?车间里最老的机器,别人对着电路图查半天找不出毛病,他耳朵凑过去听两分钟,再用螺丝刀敲敲外壳,准能指出问题在哪儿。那时候厂里姑娘都爱找他修收音机,他也不推辞,每次都顺便带包自己炒的瓜子,修完机器跟人唠会儿家常,日子过得也算安稳。可谁也没料到,三十岁那年,他突然递了辞职信,说要去学做面包。

当时家里人差点没跟他急眼。他媳妇拿着户口本拍在桌上,说你放着铁饭碗不端,去跟一堆面粉较劲,是不是疯了?老王也不辩解,每天天不亮就骑着二八大杠去培训班,晚上回来还在自家厨房支起小烤箱琢磨配方。刚开始烤出来的面包要么硬得能砸核桃,要么发不起来像小饼,他自己吃得直咧嘴,却还往邻居家送。有次楼下张奶奶尝了一口,差点把假牙粘住,他还嘿嘿笑:“下次改进,下次改进。”
就这么折腾了大半年,老王的面包终于有了模样。他在菜市场租了个小摊位,每天凌晨三点起来揉面,六点准时出摊。刚开始生意不好,他就搞试吃,还免费给旁边卖菜的阿姨送早餐。慢慢的,越来越多人知道这个 “电工转行的面包师傅”,他的摊位前也排起了长队。最火的时候,有人专门从郊区坐公交来买他的蔓越莓吐司,说比市里大面包房的还好吃。
本以为老王会就此安稳做面包生意,没成想五年后他又突然把摊位盘了出去,说要去学摄影。这下不仅家里人反对,连老顾客都觉得可惜。有个阿姨拉着他的手说:“老王啊,你这面包做得好好的,瞎折腾啥呀?” 他却晃了晃刚买的相机:“就是想试试,拍点咱们老百姓的生活。”
刚开始学摄影的时候,老王闹了不少笑话。把快门当变焦按,拍出来的照片要么模糊要么缺角,还总忘了关闪光灯,有次在公园里拍鸽子,闪光灯一亮,把鸽子吓得扑棱棱飞了一群,还差点撞到路过的大爷。但他一点不气馁,每天背着相机在街头巷尾转悠,看见有意思的场景就拍下来。早上菜市场的烟火气,傍晚老人们在广场下棋的模样,甚至路边小狗打盹的样子,他都拍得津津有味。
为了提高技术,老王还报了线上课程,每天晚上对着电脑听课,记满了好几本笔记。有次他为了拍日出,凌晨四点就爬到山顶,结果遇上大雾,等了三个小时也没看着太阳,冻得瑟瑟发抖却还笑着说:“下次提前看天气预报。” 就这么坚持了两年,老王的照片渐渐有了起色,还在社区举办了自己的摄影展。展出那天,好多老街坊都来捧场,看着照片里熟悉的场景,有人笑着笑着就红了眼眶。
去年夏天,我在小区里碰到老王,他正蹲在花坛边给一只流浪猫拍照。夕阳照在他花白的头发上,显得格外温柔。我问他接下来还有什么打算,他挠了挠头说:“想学着剪视频,把拍的照片做成短片,给咱们小区做个纪录片。” 我笑着说:“您这可真是停不下来啊。” 他嘿嘿一笑,从口袋里掏出颗水果糖递给我:“活着嘛,不就是多试试,多看看嘛。”
现在老王每天还是忙忙碌碌,早上可能在公园拍晨练的老人,下午又在社区给孩子们教摄影,晚上还对着电脑剪视频。有人说他这么大年纪还折腾,图啥呢?可每次看到他眼里的光,我就明白,他图的不是什么名利,而是对生活的那股子热爱。就像他常说的,人生没有什么固定的活法,想做就去做,哪怕做得不完美,也比老了后悔强。
你说,等老王把小区纪录片剪出来,会不会又想着去学点别的新东西?说不定下次见到他,他又背着新的工具,兴高采烈地跟你分享他的新计划呢。毕竟对他来说,生活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书,每一页都值得用心去书写,每一个新尝试都是最有趣的篇章。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老王的 “不务正业” 人生手册 https://www.7ca.cn/zsbk/zt/61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