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加班到九点,饥肠辘辘冲进楼下便利店,盯着货架上的速食便当发呆三分钟 —— 不是纠结吃日式咖喱还是台式卤肉,是突然发现这些包装精致的米饭,居然没一粒带着我妈煮饭前 “啪嗒” 甩在灶台上的锅巴香。这种没来由的矫情来得比晚高峰的地铁还猝不及防,害我站在冷柜前对着一盒速冻饺子傻笑,店员小姑娘估计以为我饿出了什么精神障碍,默默递来一张满减券。
后来抱着便当蹲在路边吃,嚼着软塌塌的青菜突然想起,我爸当年为了让我多吃口蔬菜,能把西兰花雕成奥特曼的形状,虽然最后成品更像被踩扁的绿蘑菇。有次我嫌胡萝卜难吃,他趁我不注意把胡萝卜丁混进炒饭,结果自己吃的时候嚼到脆生生的颗粒,当场表演 “人类早期驯服味蕾珍贵影像”,捂着嘴半天憋出一句 “这土豆怎么叛逆期提前了”。现在想想,那些被我挑挑拣拣剩在碗里的饭菜,原来都是爸妈偷偷藏在饭粒里的小把戏,可惜那时候光顾着跟青椒肉丝怄气,没尝出里面裹着的温柔。
说到吃,就不得不提小区门口王大爷的煎饼摊。那大爷手艺不算顶好,但特别会唠嗑,摊饼的时候能从国际局势聊到隔壁单元谁家的猫又怀孕了。我上高中那会总赖床,每天踩着早读铃冲进校门,王大爷总能提前把裹着双蛋双肠的煎饼递过来,还不忘往我兜里塞颗糖:“丫头慢点跑,别把早饭跑成午饭了。” 去年过年回家,我特意绕到小区门口,煎饼摊换成了卖奶茶的,老板娘说王大爷跟着儿子去南方带孙子了,临走前还念叨着以前有个总迟到的丫头。
在外漂泊这些年,我学会了自己换灯泡、修水管,能对着客户的刁难笑脸相迎,可唯独在某些瞬间会突然破防。有次感冒发烧,昏昏沉沉煮了碗泡面,拆开调料包才发现没有我妈常备的那罐自制辣椒油 —— 她总说外面的调料太辣,会把我的胃 “欺负” 哭,所以每年都会装满满两大罐,让我揣着 “家乡牌防护盾” 闯江湖。还有次跟同事去吃火锅,服务员端上一盘冻豆腐,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冬天,我妈总把豆腐切成小块冻在阳台,煮火锅的时候扔进去,吸满汤汁的冻豆腐咬一口能烫得直跳脚,却还是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前几天整理旧物,翻出高中时的日记本,某一页歪歪扭扭写着:“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大城市,再也不用吃我妈做的青椒炒肉丝。” 现在看着这句话,真想穿越回去敲敲当时的自己:“傻丫头,你以后会想念到哭的。” 上个月视频通话,我妈举着手机给我看阳台上新种的小葱,说等我下次回家,要给我做葱油面,还抱怨我爸总偷偷拔葱炒菜,害得她不得不每天数一遍葱叶数量。我笑着笑着就红了眼眶,原来所谓思乡,不过是想念那些有人为你计较葱叶数量、为你把胡萝卜雕成奥特曼、为你提前备好辣椒油的日子。
有次跟朋友聊起家乡,她说最想念老家巷口的桂花树,每年秋天整条巷子都飘着甜香。我突然发现,每个人的乡愁都带着专属的味道 —— 可能是煎饼摊的烟火气,可能是冻豆腐的豆香,也可能是妈妈牌辣椒油的香辣。这些味道像一个个小钩子,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就把你从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悄悄拉回那个飘着饭菜香的老厨房。
现在我也学着在出租屋里折腾,阳台种了几盆小葱,冰箱里常备冻豆腐,甚至尝试着自己熬辣椒油,虽然总熬不出我妈那股独特的香味。但每次做饭的时候,看着锅里咕嘟咕嘟冒泡的汤汁,就好像能透过蒸汽,看到老家厨房里那个忙碌的身影。原来乡愁从来不是沉重的牵挂,而是藏在柴米油盐里的小确幸,是让你在异乡也能笑着做饭、认真生活的力量。
前几天加班回家,路过一家卖手工馒头的小店,刚出锅的馒头带着麦香,跟我妈蒸的一模一样。我买了两个揣在怀里,走在晚风里咬着温热的馒头,突然觉得好像没那么孤单了。原来家乡从未远离,它藏在你吃过的每一口饭里,藏在你想念的每一个人身上,藏在你努力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里。就像此刻,我咬着馒头,仿佛能听到我妈在厨房喊:“丫头,洗手吃饭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的胃比我先想家 https://www.7ca.cn/zsbk/zt/6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