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的修鞋摊摆在巷口第三棵梧桐树下,铁制的工具箱磨得发亮,里面整齐码着十几把大小不一的锥子和线轴。每天清晨他都比隔壁的包子铺醒得早,搬开沉重的铁皮柜时,链条总会发出 “吱呀” 一声响,像在给这条还没睡醒的巷子打招呼。有次我拿着磨破底的皮鞋找他,他戴上老花镜,手指在鞋帮上轻轻按了按,说:“姑娘这鞋底子还能救,换个牛筋底,再走两年没问题。”
说话间他已经穿好了针线,顶针在阳光下泛着淡金色的光。银针穿过皮革时发出轻微的 “噗” 声,线头在鞋底绕了个圈,打了个结实的结。我注意到他左手食指第二节有个深深的茧子,边缘泛着浅褐色,那是几十年握锥子磨出来的印记。“年轻时在国营鞋厂当师傅,后来厂子散了,就自己出来摆摊。” 他手上没停,嘴里慢慢说着,“修鞋这活儿,讲究的是一针一线都要实在,不能糊弄人。”
巷尾的张婶开了家早餐铺,蒸笼里的肉包总冒着白花花的热气。每天早上六点,铺子前就排起了长队,有背着书包的学生,也有穿着工装的工人。张婶的手很巧,捏出来的包子褶子又匀又密,咬一口满是汤汁。有次我起晚了,赶到铺子时已经快八点,蒸笼里只剩下最后两个包子。“姑娘快拿着,这是特意给你留的。” 张婶笑着把包子递给我,手上还沾着面粉。
后来我才知道,张婶每天都会多蒸一笼包子,留给那些因为赶时间没吃上早饭的人。有个经常来买包子的小男孩,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跟着奶奶生活。张婶知道后,每天都会给小男孩留一个热乎乎的肉包,还时常塞给他一些水果。小男孩每次来买包子,都会甜甜地喊一声 “张奶奶”,那声音像小铃铛一样清脆。
去年冬天,巷子里来了一位支教老师,姓林。林老师刚从大学毕业,脸上还带着青涩的笑容。她住的地方就在巷子深处的一间小屋里,屋里简单地摆着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书架。每天早上,林老师都会早早地起床,去巷口的早餐铺买两个包子,然后匆匆赶往学校。学校在郊区,离巷子很远,林老师每天都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才能到。
有次我在公交车上遇到了林老师,她正低头批改着学生的作业,笔尖在作业本上快速地移动着。“这些孩子都很懂事,就是基础有点差,得多花点时间帮他们补补。” 林老师抬起头,眼里满是温柔。她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这些孩子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为了这个愿望,她放弃了城市里的工作机会,毅然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小镇。
林老师不仅在课堂上认真教学,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学生家里家访。有个学生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一个年迈的爷爷。林老师知道后,经常去帮那个学生辅导功课,还给他带一些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有一次,那个学生生病了,林老师冒着大雨把他送到了医院,还垫付了医药费。学生的爷爷感动得热泪盈眶,拉着林老师的手不停地道谢。
巷子里的人都很善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身边的人。老周修鞋从不漫天要价,遇到家庭困难的人,还会免费帮忙修补;张婶的早餐铺总是充满了烟火气,她的笑容像冬日里的阳光,让人心里暖暖的;林老师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用知识点亮了孩子们的梦想。他们就像巷陌里的星光,虽然微弱,却能在黑暗中照亮前行的道路。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加班到很晚才回家。巷子里的路灯坏了,到处黑漆漆的。就在我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时,突然看到前面有一束微弱的光。走近一看,原来是老周拿着手电筒在帮我照路。“姑娘,天黑路滑,慢点走。” 老周的声音很温和,手电筒的光在地面上投下一个小小的光圈。那一刻,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觉得这条漆黑的巷子也变得温暖起来。
还有一次,张婶的早餐铺不小心着了火,虽然火势很快被扑灭了,但铺子还是受到了不小的损坏。巷子里的人知道后,都主动过来帮忙。有人帮忙清理废墟,有人帮忙联系装修师傅,还有人给张婶送来了食物和水。张婶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没过多久,张婶的早餐铺就重新开张了,那天早上,巷子里的人都来捧场,铺子前又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林老师在小镇支教已经快一年了,她教的学生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个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林老师就像我们的姐姐一样,她不仅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以后也要像林老师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看到这篇作文,林老师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
巷子里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温暖和感动。这些平凡的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善良和担当。他们就像一颗颗不起眼的小石子,却铺就了一条充满爱和温暖的道路。
每当我走过这条巷子,看到老周专注修鞋的身影,闻到张婶早餐铺里飘来的香味,想到林老师在课堂上认真教学的样子,心里就会充满力量。我不知道这条巷子里还会发生多少故事,也不知道这些平凡的人还会带来多少感动,但我知道,他们会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这条巷子,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我们,也会在这些温暖的故事中,慢慢学会如何去爱,如何去付出,如何成为一个温暖的人。
常见问答
- 文中老周的修鞋摊有什么特点?
文中老周的修鞋摊摆在巷口第三棵梧桐树下,有一个磨得发亮的铁制工具箱,里面整齐码着十几把大小不一的锥子和线轴。老周修鞋讲究一针一线都实在,不糊弄人,遇到家庭困难的人还会免费帮忙修补。
- 张婶为什么每天会多蒸一笼包子?
张婶每天多蒸一笼包子,是为了留给那些因为赶时间没吃上早饭的人。而且她还会特意给父母在外地打工、跟着奶奶生活的小男孩留包子,有时还会塞给小男孩水果。
- 林老师为什么放弃城市工作机会来到偏远小镇支教?
林老师放弃城市工作机会来到偏远小镇支教,是因为她最大的愿望是能让小镇的孩子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她希望用知识点亮孩子们的梦想。
- 巷子里的路灯坏了那天,老周是怎么帮助 “我” 的?
那天巷子里的路灯坏了,“我” 加班晚归,在漆黑的巷子里小心翼翼前行时,老周拿着手电筒过来帮 “我” 照路,并叮嘱 “我” 天黑路滑慢点走,手电筒的光在地面投下小光圈,给 “我” 带来了温暖和安全感。
- 张婶的早餐铺着火后,巷子里的人做了什么?
张婶的早餐铺着火且受到不小损坏后,巷子里的人都主动帮忙,有人清理废墟,有人联系装修师傅,还有人给张婶送食物和水,在大家的帮助下,张婶的早餐铺没过多久就重新开张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巷陌里的星光 https://www.7ca.cn/zsbk/zt/61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