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 行动的追问:在选择与践行中探寻存在的意义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桌面,有人起身整理行囊准备出发,有人静坐桌前翻开书页,有人拿起工具开始一天的劳作。这些看似寻常的举动,构成了人类生活最基本的样貌,却也暗藏着哲学领域中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命题 —— 行动哲学。行动哲学并非悬浮于现实之上的抽象思辨,而是扎根于人类日常实践,试图解答 “人为何行动”“行动如何产生意义”“意图与行为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 等根本…

    杂谈 2025年10月21日
  • 分配正义:社会公平的基石与实践路径

    分配正义作为社会伦理与政治哲学的核心议题,始终关乎个体权利的实现与社会秩序的稳定。它探讨的并非简单的资源划分方式,而是如何在特定社会结构中,让财富、机会、权利等核心价值要素的配置符合公平原则,确保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与其贡献、需求或身份相匹配的待遇。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 “分配正义” 与 “矫正正义” 的区分,到现代社会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追求,分配正义…

    杂谈 2025年10月21日
  • 古钟里的光阴密码

    巷口的修表铺挂着块褪色木牌,“周记修表” 四个字被岁月磨得只剩浅淡轮廓。老周坐在玻璃柜台后时,总爱把老花镜推到额角,指尖摩挲着柜面上那只缺了指针的黄铜古钟 —— 那是他三十年前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宝贝,也是他修表生涯里唯一没修好的物件。 古钟的钟身刻着缠枝莲纹,钟摆早已不知所踪,唯有钟面上 “光绪二十年” 的字样还清晰可辨。老周第一次见到它时,钟体布满铜绿,机芯…

    杂谈 2025年10月21日
  • 法兰克福学派:一群把批判当 “脱口秀” 的哲学大佬

    要是把哲学界比作一场热闹的派对,那法兰克福学派绝对是角落里最特立独行的 “吐槽组”。这群诞生于 20 世纪初德国的学者,既不像存在主义者那样整天琢磨 “人要不要活下去” 的终极 emo 命题,也不像分析哲学家那样抱着逻辑符号啃得满脸严肃,反而像拿着放大镜的 “生活观察员”,专挑现代社会里那些藏在光鲜外表下的 “小别扭” 开涮。他们的理论听起来满是 “学术黑话…

    杂谈 2025年10月21日
  • 哲学藏在文化的烟火里

    傍晚路过巷口的老茶馆,总能看见几位大爷围着竹桌喝茶下棋。有人举着棋子半天不落,嘴里念叨 “再想想,这步走了可就回不来了”;有人落子干脆,笑着说 “输了就再来一局,多大点事儿”。后来读庄子才发现,这不就是两种生活态度的碰撞嘛 —— 有人像 “慎独” 的儒家,凡事求稳求全;有人像 “顺其自然” 的道家,更在意当下的自在。其实哲学从来不是书架上蒙尘的厚书,它早就在…

    杂谈 2025年10月21日
  • 巷尾的暖阳与掌心的糖

    老巷深处飘来烤红薯的甜香时,我总忍不住放慢脚步。木质推车旁的铁皮桶里,焦褐色的薯块正滋滋冒着热气,摊主阿婆用粗布手套捏起一块递给我,指尖的温度透过纸袋渗过来,烫得人指尖发麻,却又舍不得立刻撒手。咬下第一口时,绵密的薯肉裹着焦糖的焦香在舌尖化开,甜意顺着喉咙往下滑,连带着胸腔里都暖融融的。原来快乐有时就像这样,藏在市井烟火里,不需要刻意寻找,只需顺着鼻尖的指引…

    杂谈 2025年10月21日
  • 探寻世界的本质:物理主义的视角与解读

    物理主义作为当代哲学领域中极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始终致力于解答一个根本性问题 —— 世界的本质究竟由什么构成。它并非简单地将世界等同于我们日常所见的物质,而是试图从更严谨的哲学层面,为宇宙中各类现象的存在与运行寻找统一的解释框架。在这一理论视角下,无论是山川河流等可直接感知的实体,还是思想、情感这类抽象的心理活动,都被认为与物理层面的存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杂谈 2025年10月21日
  • 审美标准:这届人类的眼光比翻书还快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朋友圈里晒自拍的姿势突然统一成了 “托腮歪头杀”,商场里最火的衣服颜色从 “莫兰迪高级灰” 变成了 “多巴胺炸裂粉”,连小区楼下晒太阳的大爷都开始点评隔壁阿姨的烫发:“这卷儿太老气,现在流行‘高层次摩根烫’!” 审美这东西,就像夏天的天气,前一秒还晴空万里说 “白幼瘦 yyds”,下一秒就狂风暴雨喊 “美黑肌肉才够飒”,谁要是跟不上节奏,分…

    杂谈 2025年10月21日
  • 聊聊那些藏在生活里的小道德

    可能有人觉得 “道德” 这俩字特虚,像课本里的大道理,离日常挺远。其实真不是这样,咱们每天吃饭、上班、逛超市,到处都能碰到跟道德搭边的事儿,只不过大多时候没特意往这俩字上想而已。就拿早上买早餐来说吧,要是前面有人忘了拿找零就走,你会喊住对方不?还有坐公交时,看到老人或者抱着小孩的人上来,会不会主动往旁边挪挪让个座?这些看着不起眼的小事,其实都是道德在悄悄发挥…

    杂谈 2025年10月21日
  •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深度与当代现实映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自诞生以来始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它并非静止的教条,而是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致观察,通过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建起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阐释。其理论体系涵盖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相互支撑、有机统一,共同构成理解现代社会运行逻辑的重要思想工具。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杂谈 2025年10月21日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