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柜最底层压着一件米白色的旧毛衣,领口和袖口都起了球,右侧衣襟还有一道浅浅的缝补痕迹。每次整理衣物时指尖触到它,心里总会泛起一阵柔软的痒,像被阳光晒过的棉花,轻轻裹着那些散落在岁月里的细碎回忆。这件毛衣是母亲二十年前织的,针脚不算特别整齐,甚至能看出几处不小心织错又拆了重织的痕迹,但就是这样一件不完美的毛衣,却陪我走过了整个青春里最需要温暖的日子。
那时候母亲在工厂上班,每天要站八个小时组装零件,回家后还要忙着做饭、洗衣,可即便再累,她总能挤出时间坐在台灯下织毛衣。我至今记得她坐在沙发上的模样,左手绕着毛线团,右手握着织针,银亮的针脚在她指间翻飞,偶尔停下来揉一揉发酸的肩膀,抬头看见我盯着她,还会笑着递过一块刚剥好的橘子。有一次半夜醒来,客厅里还亮着微弱的灯光,我揉着眼睛走过去,发现母亲正借着台灯的光织毛衣,眼镜滑到了鼻尖上,她却浑然不觉,只专注地盯着手里的毛线,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贝。
这件米白色毛衣织好的时候是深冬,那天母亲把毛衣递到我手里时,指尖还带着刚从热水里洗过的温度。我迫不及待地套在身上,柔软的毛线贴在皮肤上,像被母亲的怀抱轻轻裹住,连带着心里的角落都变得暖暖的。那天上学路上,寒风刮得脸颊生疼,可穿着这件毛衣,却一点都不觉得冷,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毛线纤维里藏着的温度,那是母亲一针一线织进去的牵挂,比任何羽绒服都要温暖。
后来我慢慢长大,个子一年比一年高,这件毛衣也渐渐变得短小,袖口遮不住手腕,衣摆也只能盖到腰际。母亲看着我穿着不合身的毛衣,笑着说要再给我织一件新的,可我却执意要留着这件旧的,哪怕只能在家当家居服穿。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毛衣勾破了一道口子,看着裂开的毛线,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母亲却笑着安慰我,拿出针线坐在沙发上,像当年织毛衣时一样,一针一线地把破口缝补好。她缝补的时候,我坐在旁边看着,发现她的头发里已经多了好几根白发,手指也不如从前灵活,穿针时甚至要眯着眼睛试好几次,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母亲已经不再年轻,而那些被毛衣温暖的时光,也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溜走了。
去年冬天,我带着这件旧毛衣回了家,母亲看到毛衣时,眼神里满是怀念,她伸手摸了摸毛衣的毛线,轻声说:“时间过得真快,当年给你织这件毛衣的时候,你还才到我腰这么高呢。” 我把毛衣拿起来,套在身上,虽然依旧不合身,可贴在皮肤上的触感却和当年一样柔软,那些藏在毛线里的回忆,也瞬间涌了上来 —— 深夜里母亲织毛衣的灯光、递到手里时带着温度的毛衣、缝补破口时专注的眼神…… 每一个片段都像电影画面一样在眼前回放,心里又暖又酸。
现在这件毛衣依旧压在衣柜最底层,我很少再穿它,却舍不得丢掉。它就像一个时光的容器,装着母亲的爱,装着青春里的温暖,也装着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母亲坐在台灯下织毛衣的模样,想起穿着毛衣走在寒风里的温暖,想起那些被毛线裹着的日子。或许在别人眼里,它只是一件破旧的旧毛衣,可在我心里,它是最珍贵的宝贝,因为它藏着母亲最纯粹的爱,藏着岁月里最温暖的回忆,哪怕时光流逝,毛线起了球,颜色也渐渐暗淡,可那些藏在毛衣里的温暖,却永远不会褪色。
如今母亲已经不再织毛衣了,她的眼睛不如从前好,手指也常常会酸痛,可每次我回家,她还是会像当年一样,给我准备热腾腾的饭菜,在我出门时叮嘱我多穿点衣服。那些曾经藏在毛衣里的牵挂,如今变成了饭桌上的唠叨,变成了出门前的叮嘱,变成了无数个平凡日子里的细碎关怀,依旧温暖着我的生活。而那件旧毛衣,也成了我心里最柔软的念想,提醒着我,无论走多远,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总有一份温暖在原地等着我,那是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光。
不知道多年以后,当我也渐渐老去,再看到这件旧毛衣时,会不会想起更多藏在时光里的细节?会不会像母亲当年一样,对着毛衣怀念那些旧时光?而那些被毛衣温暖过的日子,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在记忆里继续发光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