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中央政府 官职最高的重庆人 凭什么是他?-重庆籍最大官员前20名

2023-04-23 17:24:04

 

蹇义的画像
天官府外的门头

□陈猷华

2008年初,重庆市民在渝北区大竹林镇发现了一块古碑。那碑立在一处新建公路旁,碑下尚有龟座,碑上文字部分还可辨识。经重庆市文物局和市文物考古所确认,此碑是蹇义墓地的神道碑。

蹇义何许人也?此人其实也是重庆人的骄傲,他生前相当显赫,当过多年的吏部尚书(正二品),享有荣誉官职“少师”(从一品),而且有段时间身兼好几个部的部长,还是五朝元老,可以说是古代在中央政府官职最高的重庆人。这位高官在重庆城内留下了很多遗迹,比如在渝中区通远门与南纪门之间的半山坡上,曾有一座宣德皇帝赐给蹇义的府第,因“吏部”又称“天官”,这座府第便被称为“天官府”;又因其规模宏大,百姓们直呼其为“蹇半城”。这座豪华气派的天官府直到20世纪40年代还在使用,国民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就曾入驻,郭沫若在重庆期间全家也住在这里。蹇义家族在渝中区还留下了太师坊、莲花池(原蹇家的花园)、天官街、蹇家桥、蹇家巷等地名。

他是朱元璋秘书

朱元璋给他赐名

蹇义是重庆府巴县人,生于1364年,初名瑢。据说他生下来就面相奇特,额头高高隆起。算命先生跟蹇瑢的父母说,你儿子面相贵不可言,日后当成为国家栋梁。蹇瑢这小子确实非常聪明,读书过目不忘。朱元璋洪武十八年(1385年),21岁的蹇瑢考中进士,被朝廷授予中书舍人之职。

中书舍人,从七品,掌缮写诏敕等事,相当于公文秘书。中书舍人一职虽然官位不高,但能够接近皇帝,前程远大。话说有次朱元璋批阅完奏章,大约是看到全国形势一派大好,心情就很放松,嘴角也有了点笑意。碰巧此时在皇帝身边服待的就是蹇瑢,朱元璋见他小心翼翼地,觉得好玩,就随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蹇瑢恭敬地回答说姓蹇名瑢。姓什么?姓蹇?这可是不寻常的姓氏哦。朱皇帝这下来了精神,正可以卖弄一下学问,便再徐徐问道,你是蹇叔的后人吧?蹇瑢是进士出身,当然知道蹇叔是何许人。骞叔在春秋时代是很有名的贤臣,曾劝阻秦穆公出兵伐郑,准确预见秦军必在崤山遭到晋军伏击。蹇叔时代距明朝初年已经2000年了,哪里还搞得清族系呢?蹇瑢于是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不知道是不是。朱元璋拈着胡须呵呵笑了,觉得这个小秘书单纯可爱。就说,你为人朴实,干脆改名“义”吧。说罢,朱皇帝乘兴挥毫,在一条素帛上书写了“蹇义”二字赐给他。骞义的大名就此叫响。

明史上说,蹇义所写的公文很称朱元璋的意,加上服务态度好,朱皇帝竟舍不得他离开。按照规定,蹇义当满三年中书舍人,就该升迁,由于皇帝不放他走,居然就一直当“从七品”官职的中书舍人,而且一直干了三任,整整九年。明史记载:“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

他升官后明哲保身

躲过永乐帝的杀戮

蹇义考中进士走上仕途13年后,他才有了实质性的升迁。公元1398年,洪武皇帝朱皇帝“驾崩”,长孙朱允炆即位,改年号建文,随即越级擢升蹇义为吏部右侍郎(吏部第二副部长)。各部侍郎的级别是正三品,蹇义一下子就蹿升了好几级,而且吏部还是六部之首(吏部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组织部加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建文皇帝如此重用蹇义,按照常理,蹇义应该知恩图报,尽职尽责,但实际恰恰相反,蹇义在吏部侍郎这个重要的岗位上,大多是有事做事,按时上下班,从来不搞什么建言献策,更没有什么创造。当时朝廷正大搞改革,对外削弱各地藩王的势力,对内整改制度,一时轰轰烈烈,朝野震动。蹇义居然就坐得住,对此不说好孬,不参与也不抵制。言官们觉得蹇义有点尸位素餐,国子博士王绅就看不过,专门写信责备他说:你身为吏部副部长,处在这个大变革时代,总得为朝廷做点什么吧!怎么就没有看见你有什么行动呢?明史说:蹇义不能答。大约蹇义本人也觉得难堪,不好回答。

建文帝改革年代的蹇义,真说不准是绝顶聪明还是非常平庸。他的不建言不献策,反倒成了身家清白的证明,躲过了紧接而来的大灾难,没有跟那些“改革派”一起成为建文帝的殉葬品,没有被新皇帝朱棣屠杀。朱棣坐上龙椅后,“改革派”领头人齐泰、黄子澄等人被诛杀九族,大儒方孝孺被诛十族,数万官吏及其家属受牵连。在这恐怖的日子里,蹇义却安安隐隐,甚至升了官,从吏部右侍郎升为左侍郎,成了吏部第一副部长。没有几个月,朱棣又扶他转了正,当了正部长(吏部尚书)。当时取消了丞相职位,吏部为各部之首,吏部尚书就是朝廷里最大的官了。

为永乐帝建言献策

是太子党中流砥柱

蹇义在建文一朝,面对改革大政,不发一言。但到了永乐朝,居然敢于直言了。

一天早朝议事时,朱棣要求大臣们严查,看还有什么典章制度被建文帝朱允炆改变了,现在一定要恢复原貌。这时候吏部尚书蹇义出列跪奏道:皇上,建文数典忘祖,确实引起了天下大乱,乱改的制度一定要恢复,但我们也不宜搞一刀切,要有所鉴别。有些是合乎实际的改革,应该让它们保留下来,会更有益于朝廷。

永乐帝恼怒了,你说有哪些是建文改好了的?朝臣们都捏着一把汗,为蹇义这个厚道人担心。蹇义却把脖子一拧,列举出了建文朝制定的好几条有益于国家安定的财政措施。比如减少了江南的过度的土地税,尤其是减少了富庶的苏州和松江这两个府的土地重税,有利于生产发展。又比如:有人申诉南直隶和浙江等地区赋税不公,建文帝就下令统一土地税的标准,每亩地都收取一石粮……蹇义还想继续讲,永乐帝把手一挥,说,行了,这几条就保留吧。

永乐帝朱棣责备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数典忘祖,那是政治斗争的需要,他其实并不真正认为祖先的东西就不能改。比如建文帝最大的改革,就是为了巩固和加强中央集

权,大刀阔斧削弱各地亲王的权势。朱棣坐上了龙椅,也必须巩固政权,仍得步建文帝后尘继续削蕃。

在永乐帝要推翻建文帝所有政策时,在建文朝从不提建议的蹇义一反常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行动大出人们意料之外,显示出蹇义有些时候还是敢于说公道话的。

蹇义的最大功绩,还应数他是太子党的中坚之一。

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是个大胖子,腿还有点瘸,可以说其貎不扬。朱棣的次子朱高煦,身高体健,相貌堂堂,不但相貌类似父皇,而且性格也像,勇武果断。朱棣当然也更喜欢像“类己”的朱高煦。按朱棣的意愿,是想立朱高煦当太子的,但结果是长子朱高炽立为了太子。

那么,朱高炽仅仅是凭长子的身份就坐上了太子的位置吗?其实也未必尽然。朱高炽身体虽有残疾,但却有一颗仁爱之心,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天下奇才。比如当时的文坛旗手、内阁首辅解缙,比如明初最杰出的政治家“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俱为内阁大学士),还有最好的行政管家蹇义和夏元吉(户部尚书)都是朱高炽的“死党”。

蹇义尽管贡献不及杨士奇和杨荣,但在朱高炽当太子的漫长20年中,在血腥而险恶的储君保卫战中,却也不曾变节和退缩,一直是太子党的中坚和最高领导。他贡献的是忠心,是严谨有序地处理政务,虽不能力挽狂澜,却也为内部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惜仁宗朱高炽还未当满一年皇帝即驾崩,但他就在这短短的10个月时间里,在蹇义、杨士奇等贤臣辅佐下,施行了很多仁政,为明朝盛世“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

一生历经明代五朝

明史评说为人朴实

宣宗朱瞻基即位,对蹇义倚重更甚,重要大事都听取他的意见。十年后英宗朱祁镇接任皇帝,未满一月,蹇义在斋戒值夜班时受凉得病,没过几天就去世了,时年73岁。英宗追赠蹇义为太师,谥号“忠定”。

蹇义一生历仕明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等六位皇帝,是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等五朝元老(英宗即位后还未改年号蹇义就去世了),特别是在永乐至宣德年间成为朝中重臣,曾经同时担任几个部的一把手。他仕途的显赫,不仅仅是因为熟悉典章制度,协调处理政务能力突出,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处理人际关系的高手,所以深得皇帝信任,同僚称赞。

内阁大学士杨荣曾经说蹇义的坏话,皇帝听到后,认为杨荣不厚道。当皇帝问蹇义对这事的看法时,蹇义却叩头说:“杨荣是不会这样说的,可能是他的手下人传话传走了样吧?希望陛下慎重考察。”皇帝只好掩饰道:“我本来就没有相信啊。”杨荣知道这事后,感到惭愧,从此与蹇义成了好朋友。后来蹇义逝世,他的墓志铭就是由这位朝廷重臣、“台阁体”代表作家之一的杨荣撰写的。

所以明史评价说:蹇义为人朴实正直,对待父母兄弟孝顺友爱,善于与同僚朋友相处,从没有一句话伤害别人。杨士奇常常说:“张咏不以身外玩物矫饰自己,傅尧俞待人以诚信,范景仁待人不设心机,这些优点蹇义都同时具备了。”

杨荣撰写的墓志,就镌刻在最近渝北区大竹林镇发现的那块蹇义神道碑上。莫要说墓主人蹇义生前是明朝一品大员,单就是这块由杨荣撰文的神道碑,就是很宝贵的文物了。

(作者系重庆南岸区作协常务副主席 图片由作者提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在中央政府 官职最高的重庆人 凭什么是他?-重庆籍最大官员前20名》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18099.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